寒假阅读积累,为什么别的同学只看了一两本书,仍比你看几十本书的效率高……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平时很注重孩子的阅读练习,寒假更是陪读,参加各类阅读打卡的活动,为什么一到做阅读理解还是答题不准确呢?而且明明孩子语文基础并不差,一个寒假能阅读几十本书,可是作文也写不好。是家长的教育辅导投入不够还是孩子的学习天赋有限?阅读成了语文学习道路上一只“拦路虎”,不少家长颇为头疼,干脆一到放假就把孩子送到阅读辅导班去,交给老师来辅导,更专业,家长还放心,总算在教育投入上,自己可以免责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寒假阅读,别人看一两本的学习效率,为什么比你看几十本要高呢?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阅读的要求,有精读和泛读的区别,同步阅读和课文都是需要精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文章的结构,写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就算是课本里的略读课文,也要求同学们来精读,所以阅读的积累,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就是需要精读。孩子平时的阅读积累没有精读,所以一到阅读理解的解题部分就不会,写作文也写不出来,不清楚语文阅读的要求,把精读和泛读混为一谈了。同步阅读的技巧也没有掌握,家长更不知道同步阅读到底读什么?每到寒假,追着老师要书单,但是真正能明白,各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看什么书的家长很少,所以小岛老师想从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些寒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1、精读练习,对知识点的梳理要系统性
一说到精读,不少家长就理解为,是要语文老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来分析阅读。那么在寒假,家长哪有时间呢?又或者把带领阅读学习的责任分摊给家长,家长是不愿意的。可是如果我们不清楚孩子的阅读能力,不知道每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对孩子的语文阅读的学习目标,家长是做不好辅导的。光凭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课,也很难帮孩子做好阅读积累。寒假是最好的阅读时间,错过了,以后就很难再补起来。随着课业任务越来越多,必然会挤占阅读时间,精读练习就变得更为重要了,梳理好知识点,把词语的意思、修辞手法、句型分析等零散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的构建。
精读练习的目标都在课本中的单元阅读训练中,有明确的要求。除了词语的解释、修辞的手法、句子的结构、作者的情感,这些知识点,我们要在精读中去建立一个练习系统。每读一篇文章,都按照这个训练目标来完成,这是精读的目的。旧课本和新课本中的语文园地,还有交流天地,这些单元练习的重点,都有对阅读的能力要求,把握这些要求,再去读一读,就能明白我们做精读的积累,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了。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点,把这些能力要求和学习目标都串起来,通过1-2本书的阅读,你的阅读能力提高就很快了。不能理解精读的意义,阅读了几十本也参不透其中的奥妙。
2、泛读培养兴趣,精读建立考试技能
我们家长在阅读习惯培养这件事上,是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常把泛读和精读混为一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泛读培养的是阅读的兴趣,精读建立的是考试的技能。我们在寒假看的那些书,严格来讲,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都是泛读。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为了兴趣,为了面子,为了充实寒假的生活,这些原因引导下,我们要求孩子去被动阅读,都很难达成通过阅读去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成绩。泛读最大的学习作用,就是积累和拓展知识储备量,培养语感,提高文学素养。这个阅读结果,很难界定我们在考试中遇到的概率,全凭运气。所以想通过寒假阅读,去提高语文成绩,还是需要建立精读的习惯。
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在寒假阅读,都抱着不切实际的学习目标,希望孩子完成语文学习的诸多练习和任务,充实寒假生活,却极少关注阅读和课文之间的联系,甚至是同步阅读也完成不好。真正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靠寒假阅读去积累,包括写作能力,还是需要精读同步阅读和类文阅读。什么才是最好的寒假书单?那些从课文内容延伸出去的课外阅读内容,同一个作者写的同类文章、同一类的景色描写文章、同一类的文物描写故事,与课文的题材、结构、写法都一样的内容,都是我们寒假最好的阅读内容。
3、寒假需要积累的是同步阅读
寒假的阅读是需要积累的,同步阅读做好了,读一本书的效果和几十本一样,我们理解了单元阅读的训练目标和考试范围,就朝着这个目标去做阅读延伸,家长可以自己去搜集,也可以按照课文里作者的同类文章去阅读,实在不知道怎么找到寒假阅读内容的家长,再去问问老师。不知道家长朋友是否清楚了为什么别让寒假阅读白读了,阅读不是拿起书本看看书这么简单,一切和语文成绩车上关系的阅读积累,都需要方法的指导,还不清楚精读方法的家长,可以给我留言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