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从娃娃抓起了,因为京剧已经失去了辉煌的条件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的调查表明, 京剧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 “振兴京剧” 一度成为政府与专业人士共同的呼声, 文化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 组织了许多大型活动, 但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京剧的发展问题。振兴是与衰落相对而言的, 艺术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伏, 对京剧的兴衰也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按照京剧史研究者的分期, 京剧孕育形成于1790 ~ 1880 年间, 至1917 年左右趋于成熟, 1919 年以后步入鼎盛时期。照此看来, 京剧在北京城的兴盛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京剧以其综合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当时相对较少的大众娱乐形式中, 对社会各阶层保持着独一无二的强大吸引力;二是城市中有大量能够欣赏京剧的闲人。关于京剧的艺术特色, 已有众多专家的论述。就第二个方面来看,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都,在清代聚集了大批不事生产的人口。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 北京有70.5 万人, 其中八旗人口及官员、士绅、书吏、差役、兵勇共有27 万余人, 占全城人口的40 %。人口的职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消费性质, 戏曲、曲艺及其他娱乐行业,恰恰适应了京城悠闲自在的生活节奏。即使在普通劳动者中, 也有众多的戏曲、曲艺爱好者。民国十七年(1928 年)国都南迁,北平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并未动摇。

清代以迄民国, 旗人的悠闲、官员的富有、商贾的集中, 以及作为文化中心对各类文化人的吸引, 提供了北京娱乐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戏曲、曲艺尤其是京剧艺术, 在北京得到迅速发展, 以此为基地形成了对全国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众多流派, 演员以成为京朝派名角而自豪。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 推进了京剧的改进;而最近20 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的转变, 则使京剧承受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随着当代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 日益雅化的京剧和曲艺正在逐渐失去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经济、竞争充斥于社会和人们的头脑, 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大了人们的生存压力。票价过高, 交通不便, 也限制了普通观众进入剧场。戏曲的内容与形式, 也存在着需要推陈出新的问题。

新一代观众的培养对京剧的未来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考虑, 京剧界也像体育、教育行业一样, 提出要“从娃娃抓起” 。举办少儿京剧比赛、京剧走进学校等活动, 收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是, 从总体上分析, 时势已经不允许青少年再像从前那样喜爱京剧了。例如, 剧评家丁秉燧自幼喜欢听戏,“等到长大了能独立听戏以后, 更几乎是日无虚夕的听, 两个戏院之间赶场的听, 甚至从天津赶到北平去听”这样的事,现在的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即使热情依旧、费用充裕, 时间又从何而来? 对京剧爱好者来说, 优秀剧目的剧情早已尽人皆知, 但每次欣赏都能对唱腔、韵味有新的体会, 这正是京剧艺术的魅力所在。问题在于, 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原本非常紧张, 而计算机、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信息与传播媒介的发达, 为他们带来了充满新奇、刺激而又方便快捷、易于接受的游戏、娱乐。这样看来, 在学校的音乐课中, 适当增加一些京剧欣赏的内容, 以使学生了解关于民族艺术的基本知识, 在认识贝多芬、莫扎特的同时,也多少知道一点谭鑫培、梅兰芳, 这或许能够成为培养未来京剧观众的途径之一。

孙东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摘自孙东虎《历史地看待京剧的现状与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