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最小的儿子,深受乾隆帝的溺爱,为何年纪轻轻被气死?

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劳模皇帝”雍正帝虽然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工作上,但还是忙中偷闲生了10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正是果恭郡王爱新觉罗·弘曕(音同演)。乾隆帝在位期间,对幼弟弘曕非常溺爱。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富贵至极、无比幸运的王爷,最终却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结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雍正帝画像

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儿子,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十一年(1733年)生于圆明园,因此常被称为“圆明园阿哥”。虽然兄弟俩并非一母同胞,加之相差22岁,但乾隆帝对幼弟却非常疼爱,并特意请来大诗人沈德潜做他的老师。在名师的悉心教导下,弘曕在诗词创作方面进步神速,常被沈德潜赞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与此同时,弘曕还喜欢收藏书籍,书房可与怡王府的明善堂相媲美。

乾隆帝继位之初,叔父果郡王允礼尽心辅佐他治国,最终竟积劳成疾而死,时在乾隆三年(1738年)。由于允礼没有子嗣,因此悲伤至极的乾隆帝便让幼弟弘曕过继给叔父做养子,并特许他承袭果郡王的爵位。随着弘曕日渐长大,乾隆帝不断地对幼弟委以重任,先后命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造办处等事务,对其甚是器重。

允礼自画像

雍正帝生前对异母弟允礼甚是倚赖,特许他食双王的俸禄,等到弘曕袭爵后,继承的家产自然非常庞大,按照史书的说法是“俸饷之银,至充栋宇”。然而,富贵至极的弘曕并不满足,依旧挖空心思到处疯狂敛财,不仅私开煤矿与民夺利,而且在跟随乾隆帝南巡期间,经常利用郡王的身份对地方官员进行敲诈勒索、强卖民间物品。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两淮盐政高恒替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一案被踢爆,乾隆帝得知弘曕的种种丑行后,不禁勃然大怒。因此,当年刘谦妃举行寿辰的时候,乾隆帝并没有按照惯例加赐称祝,令弘曕极为不满。为了表达心中的不快,弘曕对乾隆帝出言讽刺,而皇帝则反唇相讥道:“你坐拥金山银山,却对待母妃非常吝啬,甚至常常向母妃索求财物,有这样做人子的吗?”

乾隆帝画像

虽然受到皇帝的申斥,但弘曕并没有就此学乖,而是依然我行我素。不久,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闻讯后,都迅速赶来救火,然而弘曕住处离的最近,却来的最晚。不仅如此,弘曕到达圆明园后,并没有参与救火,反而与皇子、王爷们嬉笑取闹,实在是毫无体统。乾隆帝见到这幅场面后,自然怒不可遏。

弘曕种种骄纵不法的行为令乾隆帝忍无可忍,最终,在一场看似无足轻重的家庭琐事上,皇帝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幼弟身上。乾隆二十八年(1765年)九月初四,弘曕跟五哥弘昼一起到皇太后宫中请安时,一个没留神竟然跪在乾隆帝平日跪坐的垫子上。如果放在普通人家,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在乾隆帝看来,却属于严重的僭越行为。

弘曕画像

为此,在皇太后面前“跪坐无状”的事件发生后,乾隆帝立刻颁布诏书,以极为严厉的措辞谴责弘曕,不仅将他的爵位由郡王降为贝勒,罢免他所有的职务,并且还命其缴纳罚银一万两。与此同时,弘昼也遭到乾隆帝的惩罚,虽然没有被降封罢职,但是被罚王俸三年,同样弄了个灰头土脸(详情见《清高宗实录》)。

弘曕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加之自幼骄纵惯了,哪里受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因此,弘曕自从被降封罢职后,整日气愤不平、闭门家居,情绪糟糕到极点。渐渐地,弘曕开始抱恙在身,仅仅过了1年时光,便发展到卧床不起的程度。乾隆帝不过是想给骄纵不法的弘曕一个教训,没想竟给幼弟带来如此沉重的打击,心中自然懊悔不已。

当得知幼弟大限将至的消息后,乾隆帝赶忙跑过去探视,弘曕看到皇帝来了,赶紧挣扎着在衾褥间叩首谢罪。乾隆帝被手足之情所感动,不禁呜咽失声,并拉着弘曕的手跟他道歉。事后,乾隆帝抱着“冲喜”的目的,下令恢复弘曕的郡王封爵,可惜于事无补。不久,弘曕撒手人寰,终年才33岁,时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初八。

弘曕年纪轻轻便被乾隆帝气死

弘曕死后,乾隆帝极为悔痛,不仅下令举行厚葬、赐谥号为恭,并且亲手为他制作寄托哀思的诗文,镌刻在其园寝的石碑上。与此同时,乾隆帝还特许弘曕的独生子永瑹承袭果郡王的爵位。不过,果郡王不属于“铁帽子王”,不能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每次袭封时都需递降一级。因此,等到弘曕的四世孙溥阎时,他的爵位已经降为奉恩辅国公,这也是后话了。

参考书目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官修史料:《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