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用甲骨文写作文,连批卷老师都看不懂,被破格录取后泯然众人
标新立异似乎是很多年轻人都想追求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身边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这是展现性格特色的大好时机。
有人会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来吸引目光,因为这样可以彰显自己的“独一无二”。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没必要费尽心思来证明。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有的人只是想要通过比较独特的方式“哗众取宠”而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事风格,有人为了“扬名立万”而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有人为夺人眼球用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就拿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高考来举例,每年都会有人因为高考时的“奇葩行径”走红网络,比如零分作文的作者,殴打同考场同学的考生等等。
在2009年,也有一篇轰动全国的高考作文,其作者因为这篇“甲骨文”作文而被重点大学破格录取。可是这名考生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轰动网络的“甲骨文作文”
我国最初发现甲骨文是在1899年,并且所有的甲骨文作品中,单字仅有4500个,翻译过来的仅仅只有2000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竟然用这2000个甲骨文,写出了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
这位考生就是黄蛉,一位“普普通通”的四川考生。这篇“甲骨文作文”在网络上走红之后,黄蛉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里面。
根据黄蛉同班同学的描述,黄蛉平时就有一点“怪异”,他很喜欢研究佛学和诗歌,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并且他的个性也很鲜明,平时在班级里面也很少和其他人打交道。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有时候还喜欢在教室里打坐,所以同学们都觉得黄蛉的行为有一些奇怪。
二、高级学府抛出橄榄枝
四川大学被人们称为西部第一学府,是很多学子心中的殿堂。当年黄蛉通过“甲骨文作文”走红之后,四川大学也关注到这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并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黄蛉可以来到四川大学继续深造。
黄蛉的“好运”也让很多考生都羡慕不已,因为四川大学作为985高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
而黄蛉当年的高考成绩仅仅只有428分,那一篇让众人为之赞叹的甲骨文作文,也才得到8分的分数。这个成绩在四川省,只能去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院校,可黄蛉却可以凭借一篇作文得到四川大学的破格录取。
其实这也是他努力的成果,毕竟他也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甲骨文,这确实让人倾佩。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黄蛉确实是一个知识储备较大的人才,所以四川大学才会向他抛出橄榄枝。
三、种种行径,让川大教授大失所望
因为黄蛉比较特殊,四川大学在他入学后,还专门找了一个教授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原本社会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学成之后会对古文字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黄蛉的所作所为让何崝教授大失所望,甚至一度想要向学校请辞,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教授黄蛉。后来学校才从何崝教授口中得知,黄蛉就是一个信口开河,狂妄自大的人。
他一直吹嘘自己看过很多书,即便是那些极其晦涩的书籍,他也说自己完全能够看懂。因此他并没有将何崝教授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向教授虚心请教了。
不得不说,这种狂妄自大的人根本不适合做学术研究,内心过于浮躁,甚至还目中无人。两年的“小班”教学,黄蛉没有丝毫长进,似乎觉得自己的“老本”能够啃上一辈子。
其实仔细想来,数量有限的甲骨文,怎么能够拼凑出一篇800字的作文呢?并且这篇作文翻译过来之后跑题严重,算不上什么好的作文。
当初四川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就是因为学校想要珍惜这样的特殊人才。可谁曾想到被破格录取后,他竟然是这样一个不虚心求教,甚至是固步自封的一个人呢?最终泯然众人。
结语
人最闪光的品质就是谦虚,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是深耕研究行业多年的教授呢?这对于黄蛉而言,本来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是他并不懂得珍惜,甚至还将事情做得特别难看。
即便是他有再大的成就,止步不前也不会有任何长进。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学习更加重要。国家需要潜心专研的人才,而不是心浮气躁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