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国扇

电影 《青蛇》开场,青白蛇姐妹俩初来人间,妖气未脱,想要模仿人间女子的模样。遂身披纱裙,一个白衣一个青衣,都手执一把团扇。
她们练习着用团扇遮面,美目流盼,那份妖气与欲望便被遮在扇后,宛若凡间温顺柔软的女子。
一把扇子,竟有此魅力,如衣给人以修饰,也不经意间温婉着女子的气质。好比最寻常的芭蕉扇,如邻家女孩素朴;玲珑团扇是淡雅如月的女子;还有潇洒自主的折扇,风香永存檀香扇......
扇如美人,可以是淡是雅是从容,也可以是净是华是风流。

团扇是美人心中的白月光。
中国最早的一种扇形,南北朝时期就已发展成熟,诗人言:“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竹子为骨,形若一轮明月,团团如圆,故而称为“团扇”,也唤作“纨(wán)扇”。
纨是一种细腻洁白的素娟,以此为面制成的团扇,“净如秋团月”,有如秋夜的月光,如水似乳。所以世人常用“纨素之质”,形容女子的举止言谈不俗,皎皎如月。
后有人作画与扇,笔尖轻轻,几笔野草闲花,几笔山水写意,半素半风景,不简亦不繁。那时的美人,除了用来扇风、玩乐扑流萤,还常用来掩面,“团扇,团扇,美人并遮面”。
半分含羞半旖旎,秀而不媚,倩而不俗,是这把千年团扇,也是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

到了明朝,折扇很是流行。折扇,古人称为“聚头扇”,以竹木为骨,夹以绫罗、韧纸为面,合起可拿在手上,别在腰间,也可藏入袖里,风流气质,触手可及。
但别看它小小巧巧地,展开后另有一番天地,文人常将自己喜欢的山水花木,以水墨勾勒,或赋诗其面,加以印章盖制。
合则藏,不彰于外,开则放,万千风景尽在眼前,一开一合间,执扇之人心中丘壑万千。
而女子执折扇,不再是含蓄内敛的女性之美。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敏,一身白衣束金冠,手执折扇。时而皓腕轻摇,清风阵起,时而收拢,谈笑晏晏。
一开一合间,娉婷娇柔的佳人,别有一番飒爽英姿。

在中国扇子的大家族中,和羽扇、纨扇、蒲扇等本土人士比起来,折扇这位外来移民子女,出现最晚,但却本土化得彻底,和其他艺术样式:书法、绘画、雕刻等等的结合,也最是紧密。

折扇后来居上,成为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扇子。无论是生活实用,戏曲舞台,说书表演,还是书画鉴赏,折扇都是不可缺少之物。

小小一把折扇,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典雅符号了。

倭扇

折扇的原产地,一般认为是韩国和日本。

日本折扇古称蝙蝠扇,传说是见蝙蝠双翼而触发的创造灵感。

战争时期,日本武将在战场上以折扇为军扇,一面绘日,一面绘月,指挥如意。

日本军扇

军扇虽已变形,日本折扇却在另外的领域流行开来。

日本平安时代,安享太平岁月四百年,贵族妇女的服饰踵事增华,于服饰的细节讲究到了极致,尤其讲究袖口的色彩装饰。

在怀袖间,一把鸦青色底、上绘金银粉图画的日本折扇,垂在仕女的袖口,扇面半掩,供贵族女性隐藏容貌,以勾起男性更多的幻想与爱慕。

手执折扇的日本艺伎

倭扇,无论是题材还是鸦青底上绘金银色的配色,都是典型的“大和绘”风格,鸦青纸色的灵感正来源于蝙蝠的黑色双翼。

深色纸上绘以亮丽的金银图案,这种沉重的华丽感,和日本漆器的“莳绘”正出自同一民族审美心理。

日式蝙蝠扇

这样的日本折扇,在中国北宋时期,通过入觐的朝鲜使臣,辗转来到中国士人手中。

北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高丽国使者私下拜会宋朝官员时,所赠的礼品,其中便有日本折扇。

苏轼的弟弟苏辙有一首《杨主簿日本扇》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宋代诗人华镇有一首《高丽扇》

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

何必月团裁尺素?自多清爽涤烦襟。

挥来振鹭全开羽,叠去栟榈未展心。

利用已宜勤赏重,更堪精制出鸡林。

从诗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折扇最初来自日本或者朝鲜。

苏辙将日本扇上升到空、风思辨的高度,而华镇主要从折叠巧思,清爽涤烦上,论说折扇的方便易用。

川扇

中国产折扇的中心,最早为四川的成都。自永乐年间开始,在成都仿制倭扇,以供宫廷使用。

成都本为天府之国,锦江水碧,蜀山竹青,这里盛产竹、木、牙、骨,又历来是各种彩色笺纸的制造中心,而这些正是中式折扇的原料。

明代的成都折扇是用竹和彩色纸支撑,呈半月形,折合后能装在匣中,方便携带,所以这种扇子又称为聚骨扇。

因为扇面是纸做的,又由于人们在制作的时候,在扇面上贴上了金箔或洒金,因此这种扇子又名“洒金川扇儿”。

洒金扇

从永乐到晚明的二百余年中,川扇是中国折扇的主流。四川贡扇常作为一种特殊的恩遇,被帝王赏赐给群臣。

嘉靖朝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严嵩便有一首《西苑赐川扇诗》:

太液池边暑气生,海榴英簇绛霞明。

蜀王新贡金花扇,御苑传呼赐礼卿。

到了万历中,四川贡扇不至,布政使等甚至俱被降调。崇祯即位后,锐意振兴朝局,曾下旨免四川贡扇三年。

小小一把川扇,也映射着北京紫禁城内王道纲常的兴废。

苏扇

随着晚明时节社会风气的变化,川扇的地位,开始逐渐让贤给产于苏州地区的吴扇。

川扇仅以材质见长,扇面多为洒金、片金、混金,一片辉煌,彰显富贵气象,扇面之上的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图案,华贵则华贵矣,却不免带了几分俗气。

而吴门纸扇,则走清雅路线。和川扇相比,苏扇是从朴素中追寻一种雅致之美。

同时,苏州折扇还以扇上的名家书画见重于士人。

苏州本为人文渊薮之地,吴门画派名重当时,“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诸辈,无不创作出大量扇面书画精品并流传至今。

明 文徵明《红杏湖石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崇尚雅致这种更高级的文化消费心态,在晚明时期的形成,折扇扇面上的书画,较之折扇本身,逐渐成为更受文士喜爱的审美对象。

明宣德,朱瞻基,山水人物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折扇书画蔚然成风,折扇扇面以其特殊的造型,在书画艺术形式中别开一洞天。举凡书画俊彦,无不有扇面作品。

旧时年轻士人出门游学,往往事先于师友名人中求书几把折扇,日后到了社交场中,别人见了这样的扇子,自会礼遇三分。

于是折扇也越来越脱离其实用价值,而变成一种装饰品和社交用具了。

影动半轮周,香生一握风。

清风在掌握,爽气满胸襟。

以扇吟人,以扇喻世。

传扇,至善。

扇哉!善哉!

木掌柜扇子作品鉴赏

(0)

相关推荐

  • 我是雕刻师,手工折扇与机制折扇的区别等专业折扇知识

    长久以来,三.五十元一把的扇子占据了折扇的主要市场,旅游区,小商品市场,地摊,以及电视剧里,继而渗透到千家万户.然而机器制作的折扇毕竟是机制的,与手工制作的折扇区别很大,今天就谈谈两者主要差别. 编辑 ...

  • 黄格胜《醉美中国》作品选欣赏!

    黄格胜 孙克领衔醉美中国创作组创作<醉美中国>作品选: 众志成城:363厘米,141厘米,46平尺 鸿福天下:260厘米,86厘米,20平尺 腾达四海:260厘米,86厘米,20平尺 五岳 ...

  • 醉美中国嫁衣,美醉了!

           王国维曾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也有人说"艺 ...

  • ●醉美中国嫁衣,美醉了!

    中国婚服始终是手工制造业.染绣工艺业最高水平的体现,如今,常见的中国婚服,或者称之为"喜褂"."嫁衣",一般分为由袄褂和马面裙组成的袄裙,融合了西式剪裁方式.相 ...

  • 醉美中国嫁衣

    中国最美嫁衣,美醉了! 广告40岁女主任提拔日记曝光,其中内容,令人膛目结舌! 广告43岁阿姨嫁给年轻小伙不到三个月,就进了医院,原因尴尬 广告姐姐从高梁地回来后,脸色苍白,说出实情后壮壮崩溃了! 广 ...

  • 醉美中国古典音乐200首合集(珍藏版)

    古 琴 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至少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我国古时就有"高山流水"的传说. 广陵散 管平湖 - 中国音乐大全 古 ...

  • 最美诗词解读最美非遗,这才是醉美中国!

    当先辈遗留下来的那些美好 随着岁月的冲蚀,日渐消瘦 非遗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当非遗遇上古诗词, 二者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珠算]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京剧] 梨园弦管各飞扬,赢得游人 ...

  • 倪利华参加醉美中国·浪涛沙--中国画作品展

    倪利华参加醉美中国浪涛沙中国画作品展,其中倪利华山水画国画异彩纷呈. 倪利华山水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美术学术方面有很大成就. 倪利华: 湖北天门人,毕业于湖北大学,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助 ...

  • 醉美中国,在秋天

    点击上方 来源  阅读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醉美贵州、遵义诵II侯蕴民(内蒙古)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醉美贵州.遵义诵☆ ☆侯蕴民(内蒙古) 天开亘古话沧桑,赤水奔流两岸芳. 昔日红军征战处,今朝绿野扮黔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