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便”三大常规史上最全解读!
还记得实习的那些年贴的检查单吗?检查单在临床医生的工作中起着基础作用,每一个医生都可以说得上是“阅单无数”。你是否会看、会解读这些检查单呢?不会?别慌,小编先手把手教你解读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体积(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参考值】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高:
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②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值】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值增多
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⑤肾癌,肾上腺肿瘤;
⑥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⑦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
红细胞计数值减少
①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中毒等所致的贫血;
②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重症寄生虫病等;
③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
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1%~5%(0.04~0.5)×109/L,
分叶核:50%~70%(2~7)×109/L。
嗜酸粒细胞:0.5%~5.0%(0.05~0.5)×109/L;
嗜碱粒细胞:0%~1%(0~0.1)×109/L;
淋巴细胞:20%~40%(0.2~0.4)×109/L;
单核细胞:3%~8%(0.08~0.8)×109/L。
注:前面是分类百分占比,后面是绝对值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嗜酸粒细胞: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减少见于多种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4)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5)嗜碱粒细胞:
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集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粘附聚合作用。
【参考值】
(100~280)×109/L;
男性:(108~273)×109/L;
女性:(148~257)×109/L;
平均值:190×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异:
健康人的血小板数比较稳定,在一日之间没有大的变动,亦无性别与年龄明显差别,有些妇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月经期)轻度下降。
(2)病理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脾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血小板显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髓转移(有溶骨性变化时),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
网织红细胞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该细胞内残存的核糖核酸经特殊染色后成“网状”结构。
【参考值】
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9/L;
新生儿:2.0%~6.0%,绝对值(144~336)×109/L。
【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恶性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比积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参考值】
男性:0.40~0.50(40~50vol%);
女性:0.37~0.48(37~48vol%);
新生儿:0.49~0.60(49~60vol%)。
【临床意义】
(1)增大:
①严重脱水(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
②大面积烧伤;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④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原病、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等)。
(2)减少:
①贫血或妊娠稀血症;
②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③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
④妊高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是间接计算得到,临床方便的计算公式是:平均红细胞体积(fL)=HCT/RBC×100。
【参考值】
手工法: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
【临床意义】
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的敏感指标,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临床价值更大:
(1)体积增大:见于大细胞性贫血。
(2)体积缩小: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生理学改变:
①升高: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
②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
①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苯巴比妥(叶酸代谢障碍),格鲁米特,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苯乙双胍(致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甲氨蝶呤,秋水仙碱(伴维生素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
②降低:双香豆素乙酯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理学改变:
①升高: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后,肠病,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病;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缺乏;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
②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铅中毒及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系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MCH=Hb含量/红细胞百万数,临床上用于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参考值】
手工法: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
新生儿:23-30pg(1.5-2.0fmol)。
【临床意义】
降低:即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见于缺铁,慢性失血,口炎性腹泻,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升高:常为大细胞性贫血,见于恶性贫血,叶酸缺乏,长期饥饿,网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即平均每1升血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克数,以g/L表示,计算公式如下: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克数(g/L)/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L/L)。
【参考值】
MCHC:32~36%(320~360g/L)。
【临床意义】
1、升高:高色素性贫血,严重呕吐,频繁腹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等。
2、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
【参考值】
<0.15(<15%),
RDW-CV11.5%~14.5%。
【临床意义】
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见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更是早期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2、缺血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均可见MCV下降,但前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而后者RDW正常,有助于鉴别。
3、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增大,而再生障碍性贫血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无变化。
注:由于检验方法或教科书版本不同,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不同,请大家以报告单的正常值为准。
尿液是排除和早期发现某些疾病最直接的标本,它同样被用来观察病程变化和治疗效果。肾脏和泌尿道疾病与尿液中某些成分相关,这些成分能被筛选试验敏感地诊断,假如结果阳性再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大多数肾脏和泌尿道疾病在病程中很少出现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时,疾病常常已到晚期。常见症状包括肾区疼痛、肾绞痛及水肿。依靠血清学检查,这些肾脏疾病也常要到晚期才被发现,因此尿常规又是最重要的诊断性检查[1]。
【参考值】
成人:(1.0-1.5)L/24h;
儿童(1-12岁):(0.3-1.5)L/24h。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多尿(>2.5L/24h)。
①生理性: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出汗少等;
②病理性: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高血压肾病等。
尿量减少:少尿(<0.4L/24h)和无尿(<0.1L/24h)。
①生理性:饮水过少、出汗多、高热、脱水等;
②病理性:各种肾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及肾后性疾病等。
【参考值】
淡黄色~深黄
【临床意义】
【参考值】
透明,新鲜尿久置可轻度浑浊
【临床意义】
尿液浑浊:脓尿、细菌尿、血尿、乳糜尿。
极度清晰透明尿:慢性肾衰等多尿者。
【参考值】
PH:5.0~7.0
【临床意义】
增高: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碱中毒等。
减低:糖尿病、通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参考值】
晨尿: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0。
【临床意义】
增高:高热、脱水等少尿者、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减低:尿崩症等多尿患者、各种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等。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泌尿生殖道炎症等。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糖尿病、甲亢、怀孕后期等。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糖尿病酮症算中毒、长期饥饿、怀孕剧吐等。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药物如吩噻嗪可假阳性。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为阴性,药物如磺胺类药、吩噻嗪等可假阳性;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假阴性。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结石及肾小球等病变。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肿瘤、结石、结核等。
【参考值】
红细胞<3/Hp;
白细胞<5/Hp;
肾小管上皮细胞偶见/Hp;
鳞状或移行上皮细胞偶见/Hp;
透明管型≤1/Lp;
结晶少量(非病理性结晶:磷酸盐、尿酸、草酸钙结晶等)。
【临床意义】
(1)红细胞(RBO)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结石性等疾病。如见到形态异常的红细胞为主,提示肾性疾病,但也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班狼疮等;以及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病、如痔疮、前列腺炎、盆腔炎等、药物如别嘌呤醇、抗凝剂、环磷酰胺,青霉素、磺胺类药等。
(2)白细胞(WBC)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尤其急性肾盂肾炎、炎症、结石,膀胱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3)上皮细胞增多:肾实质损害时,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多;泌尿系统炎症时,可见较多鳞状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
(4)管型(CAST)增多:出现管型表示肾脏实质损害,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衷竭等,红细跑管型提示肾性出血;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膀胱炎则无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提示肾疾病恶化或进入晚期;脂肪管型多见于肾病增合征、慢性肾炎等、药物如卡那霉素、两性霉素B、头孢菌素等可使尿出现管型[2]。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理学检查和粪便有形成分检查,可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状况。
【参考值】棕黄色
【临床意义】
粪便颜色变化可能的原因[4]。
【参考值】
成人排便次数为3次/周~2次/天,有形软便,其量约为100~200g(干重约为25~50g)。
【临床意义】
粪便性状变化的临床意义[5]。
【参考值】
正常粪便内的黏液与粪质是均匀混合的,故肉眼看不见。
【临床意义】
①透明胶状黏液附于粪便表面,提示痉挛性便秘或黏液性肠炎。
②血性黏液附于粪便表面,提示肿瘤或肠壁的炎症。
③黏液伴脓液和血液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憩室病和肠结核。
【参考值】正常人粪便中无寄生虫虫体。
【临床意义】肠道感染了寄生虫
【参考值】
正常人粪便中不见或偶见,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无白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偶见少数上皮细胞。
【临床用途】
(1)白细胞:
①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较少(<15/HP)。
②细菌性痢疾时,白细胞大量出现(>15/HP)。
③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还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同时伴夏科—雷登结晶。
(2)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炎症(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外伤、肿瘤、肠息肉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3)吞噬细胞:细菌性病疾、急性出血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
(4)上皮细胞:大量上皮细胞常见于伪膜性肠炎、慢性结肠炎、霍乱和坏死性肠炎等。
(5)肿瘤细胞:将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等。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可见少量植物细胞、肌肉纤维、结缔组织、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
【临床意义】
(1)淀粉颗粒增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2)脂肪小滴增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腹泻及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
(3)肌肉纤维增多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严重障碍等;
(4)结缔组织增多见于胃疾患而缺乏蛋白酶时;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增多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等[5]。
对于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会看二便常规,有助于及时发现机体异常如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及时进一步检查和做出对应治疗措施。以上小编总结了尿常规和粪便常规的详细解读,相信大家在认真学习后结合临床应用,一定能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