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细粒含量下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水气迁移特征与冻胀特性

在季节性冻土区,因传统冻胀理论认为细粒含量不大于15%的粗颗粒填料是不冻胀土[1],粗颗粒填料广泛应用于高铁路基基床底层。然而,已有季节性冻土区高铁路基出现了多处因粗颗粒填料冻胀导致的路基上拱问题[2-4],严重影响高速列车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通常处于非饱和状态,非饱和土较大且连通的孔隙在冻结过程中虽不利于液态水毛细上升,却为气态水迁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温度梯度作用下气态水迁移的现象早在农田土壤特性研究中得到证实[5]。通过对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寒区的公路路基进行现场监测,Eigenbrod 和Kennepohl[6]也发现适宜的温度梯度和孔隙特征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下碎石填料水分积聚的主要原因。这种温度梯度作用下土体封闭覆盖层下方含水量增大的现象被称之为“锅盖效应”[7]。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多位学者进一步证实了非饱和土体中的“锅盖效应”。Gao 等[8]认为在粗颗粒填料初始含水量较低时,气态水迁移导致的试样表面冻胀变形更为明显。Zhang 等[9]和He 等[10]分别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量、温度边界等因素对非饱和粉砂土和钙质砂水气迁移特征的影响,认为气态水迁移对土样中冰晶形成影响显著。Wang 等[11]和Zhang 等[12]采用荧光素示踪剂和毛细水隔断多孔板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量化了恒温和梯级温度冻结模式下初始含水量不同的粗颗粒填料试样中气态水迁移在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中的占比,认为气态水迁移在粗颗粒填料水气迁移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见,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气态水迁移对寒区高铁路基冻胀变形的重要贡献,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涉及细粒含量对粗颗粒填料水气迁移特征及冻胀发展的影响。

细粒含量是评价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冻胀敏感性的重要指标。控制细粒含量可以有效降低粗颗粒填料的冻胀敏感性[13-14],但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粗颗粒填料的压实效果。在寒区哈大和哈齐高铁建设前,冻胀率≤1%的粗颗粒填料即被认为是不冻胀填料,并以此为控制指标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寒区高铁路基中采用的粗颗粒填料中的细粒含量。石刚强等[15]通过室内试验分别确定了掺加5%,10%和15%细粒含量的哈大高铁填料达到1%冻胀率的临界含水率,提出通过同时控制细粒含量、含水率和压实度控制填料填筑质量。王天亮等[16]针对哈齐客专所用的细圆砾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提出了同时满足压实性能和冻胀率≤1%要求的细粒含量为9%。此外,学者们还针对细粒土中的黏土矿物成分[17-18]、粒径范围[18]和细粒含量[19-20]等因素对粗颗粒填料冻胀敏感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并评价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寒区高铁路基的工程建设。随着对寒区高铁路基冻胀变形机制认识的深入,2016 年发布的TB 10001—201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1]和2018 年发布的TB 10035—2018《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22]提出了严寒地区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中细粒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考虑到已建寒区高铁中细粒含量普遍超过5%,加之建设运营和反复冻融循环对填料细粒含量的影响,研究细粒含量对粗颗粒填料水分尤其是气态水迁移的影响和变化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解释粗颗粒填料冻胀变形发生发展规律。

本文以哈齐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发的水气迁移试验装置开展单向冻结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水气迁移特征与冻胀特性的影响,分析粗颗粒填料冻胀机理。

1 水气迁移试验装置

试验采用自行研发的水气迁移试验装置,如图1 所示。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为试样提供恒定的环境温度,箱体长5.5 m,宽5.0 m,高3.5 m。此外,试样装置主要包括试样筒、单向冻结控温系统、外界水补给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集约化规模舍饲是改善当今肉羊养殖现状,稳步提高肉羊养殖水平和羊肉产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饲料是肉羊发展由传统养殖向规模舍饲转型的瓶颈,对饲草组合及组合后其营养和饲喂价值进行研究,充分利用组合效益,将饲草、农作物秸秆、工农业副产物、精料及预混料等合理调配加工,生产出符合肉羊现代营养需要,且具有经济优势的全混合日粮(TMR)颗粒料十分迫切和必要。

图1 水气迁移试验装置示意图

试样筒为内径200 mm,外径220 mm,高200 mm 的有机玻璃筒,具有高强度、耐摩擦、高透光的特性,便于进行水分迁移高度追踪和图像采集。

单向冻结控温系统由上、下冷浴盘和NESLab低温恒温冷浴(精度为±0.1 ℃)组成,上、下冷浴盘分别置于试样的顶部和底部,可模拟现场工程的单向冻结模式。

公民的法律程序权益是公民法律权益的一种。轻视法律程序权益的结果往往是行政主体在追求实体权益的同时剥夺了公民的相关程序性权益。但如果仅追求最终的实体权益而忽视程序权益,实体权益将失去程序权益作保障,法律给予公民再多的实体权益都是无力的,尤其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在水行政过程中,水政监察机关充分遵循正当的执法程序,一方面是为了依法办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保障公民的程序权益。

外界水补给系统由马氏补水瓶和毛细水隔断多孔板组成,毛细水隔断多孔板包括与试样筒内壁密封相连的套环和安装于套环上且均匀设有若干个小孔的钢板组成[23],如图2 所示。毛细水隔断多孔板用于隔离外界液态水,加毛细水隔断多孔板,仅有气态水的迁移,不加毛细水隔断多孔板,可实现水气混合迁移,以此控制水分迁移模式。

图2 毛细水隔断多孔板

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工业相机和紫光灯,可实时追踪试样中荧光素示踪剂的位置。Wang 等[11]和Zhang 等[12]通过荧光素溶液蒸发冷凝试验发现玻璃盖板上的水珠在紫光灯照射下没有颜色,这表明荧光素仅能随液态水迁移,无法随着气态水迁移。因此,在工业相机和紫光灯的辅助下,马氏补水瓶中水掺加荧光素示踪剂可用于追踪外界液态水迁移高度的变化过程。其中,荧光素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200。

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分体式高精度位移计、DT80 数据采集仪和笔记本电脑,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为±0.1 ℃,位移计精度为±0.01 mm。

坑塘建设规划应服从农田水利规划、防汛抗旱规划、新农村规划和乡镇规划等,与水利、农业、环保等部分规划相协调。同时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2 单向冻结试验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哈齐高铁基床底层粗颗粒填料,颗粒分布特征如图3所示。粗颗粒填料不均匀系数Cu=28.025,曲率系数Cc=1.815,最大粒径小于20 mm、大于2 mm 的颗粒质量分数为52.85%,小于0.075 mm 的颗粒质量分数为8.29%,最优含水率为5.9%,最大干密度为2.258 g·cm-3,为级配良好的细角砾土,属于A2组铁路路基填料[21]。

图3 哈齐高铁基床底层粗颗粒填料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试验要求,去除粗颗粒填料中小于0.075 mm 的细粒土,并按照质量分数分别掺加5%和15%的细粒土,得到细粒含量分别为5%和15%的2 种粗颗粒填料,级配见表1。其中5%细粒含量的粗颗粒填料不均匀系数Cu=28.025,曲率系数Cc=1.815,最优含水率为5.9%,最大干密度为2.258 g·cm-3;15%细粒含量的粗颗粒填料不均匀系数Cu=47.44,曲率系数Cc=1.583,最优含水率为7.3%,最大干密度为2.297 g·cm-3,均为级配良好的铁路路基填料。

表1 细粒含量5%和15%的粗颗粒填料级配

粒径/mm 20.000 10.000 5.000 2.000 1.000 0.250 0.075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细粒含量5%填料100.00 80.24 62.85 47.14 27.34 15.38 5.00细粒含量15%填料100.00 82.32 66.76 52.70 34.99 24.29 15.00

2.2 试验方案

为研究粗颗粒填料中水气迁移特征及细粒含量的影响,设置以下4 组试验,试验初始条件及水分迁移模式见表2。其中,各试样的初始含水率均为最优含水率。

表2 粗颗粒填料水气迁移试验方案

试样编号F5L0 F15L0 F5L1 F15L1细粒含量/%5 15 5 15毛细水隔断多孔板设置情况不设置不设置设置设置水分迁移模式水气混合迁移气态水迁移

2.3 制样及试验过程

按照最优含水率配制土样并焖料24 h,使土样含水率均匀一致。将制备好的土样按压实系数0.95于试样筒中分5层击实,每层40 mm,击实过程中将温度传感器按设定高度埋置于土样中,并在试样顶部放置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损失。将上、下冷浴盘温度设为5 ℃并持续24 h,待试样内部温度恒定后,试样制备完毕,准备冻结试验。

按照图1 组装和调试试验装置,逐一对表2 所列各试样进行单向冻结试验。将上冷浴盘温度设为-10 ℃,下冷浴盘温度维持5 ℃,开启马氏补水瓶,试样以开放补水和单向冻结模式持续72 h。其中,未设置毛细水隔断多孔板时,调整马氏补水瓶水位与试样底部齐平;设置毛细水隔断多孔板时,调整马氏补水瓶水位与其中部齐平,并在钢板上铺砂防止土颗粒堵塞。通过测量马氏补水瓶水位的变化记录补给水分体积,取水的密度为1.0 g·ml-1,计算补水量的时程变化。

整个试验过程中,记录图像、温度、位移和水位等试验数据。试验结束后立即拆样,按20 mm间隔共取10 层,采用烘干法分层测定不同高度处含水量。

单看国内市场,其实不难发现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国内方面所能提供的上涨动力一直都不够强硬,更多的是为高价尿素提供支撑作用。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场与冻结深度

图4 为粗颗粒填料试样不同深度对应的温度时程曲线。以粗颗粒填料冻结温度-0.15°C 为冻结温度,可得到试样冻结深度的演化过程,如图5 所示。分析图4 和图5 可知,单向冻结模式下,粗颗粒填料试样温度场演化过程呈现3个阶段:0~8 h,冻结锋面快速向下移动,为快速冻结阶段;8~24 h,冻结速率减缓,为缓慢冻结阶段;24~72 h,冻结深度达到最大值,为稳定冻结阶段。由图5 可知:所有试样的最大冻结深度位于12.87~13.30 cm 处,这说明细粒含量和水分迁移模式对试样冻结过程和冻结深度的影响不显著。

此外,墩台液压翻模技术应用期间容易出现较大缝隙,并且在进行液压台提升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导致顶部混凝土因为受压,从而发生开裂情况,同时还存在套管倾斜幅度大、墩身尺寸相差大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缺陷。因此,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发现,在桥梁墩台施工中,墩台塔吊翻模技术与液压翻模技术相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更加可靠,并且安全性更高。同时,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在铁路、公路等结构相对较大的建筑中应用,而且也可以应用在一些狭小的施工环境中。

图4 试样F5L0不同深度温度时程曲线

图5 试样冻结深度时程曲线

3.2 外界补水量

图6 为冻结过程中粗颗粒填料试样外界补水量时程曲线。由图6可知:外界补水量亦呈现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但各阶段外界补水量发展均滞后于冻结深度的发展,由此可见,温度梯度变化是外界水源向粗颗粒填料试样内部补给的主要内在驱动力;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外界补水量随粗颗粒填料试样中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气态水迁移模式下,外界补水量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图6 试样外界补水量时程曲线

考虑到细粒含量相同的试样除水分迁移模式外,土样及外界条件完全相同,因此假定细粒含量相同时,水气混合迁移试样与气态水迁移试样中气态水迁移量相同,可得到气态水占外界补水量的百分比,见表3。由表3 可知:气态水占比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细粒土表面吸附能较大,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为液态水提供了良好的毛细迁移通道,因此较大的细粒含量更有利于液态水迁移,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态水迁移。

表3 试样外界补水量及气态水占比

试样编号F5L0 F5L1 F15L0 F15L1外界补水量/g 179.44 80.78 224.55 68.83气态水占比/%45.0 100.0 30.7 100.0

3.3 水分重分布

图7 为试验结束后试样最终总质量含水量分布,100%表示上冷浴盘表面附着的冰晶层。由图7 可知:在“锅盖效应”作用下,大量气态水可绕过冻结区孔隙冰不断向上迁移直至上冷浴盘,冷凝形成冰晶层(如图8 所示);气态水迁移使得冻结区上部(深度范围:0~8 cm)的含水量均低于初始含水量;冻深范围内(深度范围:0~13 cm),含水量沿深度方向呈现递增的趋势,并在冻结锋面处(深度约13 cm)达到最大值,且冻结锋面处的含水量均高于试样的初始含水量;对于未冻区(深度范围:13~20 cm),在气态水迁移模式下,含水量沿深度方向呈现递减的趋势,基本接近或低于初始含水量,在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液态水集聚,此区域的含水量均高于初始含水量。

智能锁节省了很多相关机械零配件的同时,增加了像ECU这样的技术密集型部件。从系统角度来说,可以帮助主机厂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提升车辆的整体科技含量。

图7 冻结结束后试样水分重分布情况

图8 上冷浴盘表面附着的冰晶层

冻结过程结束后,对于同一水分迁移模式而言,较高细粒含量试样的含水量均大于较低细粒含量试样的含水量,细粒含量的增加更有利水分在粗颗粒填料中迁移;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试样的含水量均高于气态水迁移模式下试样的含水量。

1.2 动物及动物分组 选用6个月龄SPF级健康昆明种小白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 g,购自右江民族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桂2012-0003)。动物适应性饲养5 d后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等3个实验小组,每组20只。

3.4 液态水迁移高度

冻结过程中采用工业相机采集土样图像,外界掺荧光素液态水迁移进土样后,此部分与其他土质在紫外线灯下图像呈现不同的颜色。图9为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试样F5L0 和F15L0 不同冻结时刻对液态水向上迁移的图像追踪。量测可得到液态水迁移高度时程曲线,如图10 所示。结合图9 及图10可知: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外界水向粗颗粒填料试样内部补给,在一定时间内液态水迁移至最大高度,而此时试样下方的水分仍持续向粗颗粒填料试样冻结区继续迁移;试样F15L0 的液态水迁移高度明显大于试样F5L0,液态水向上迁移的时间延长,较多的细粒土提升了粗颗粒填料试样的毛细作用,使得液态水更容易向上迁移;由于液态水重力势的阻碍作用,液态水迁移至一定高度后达到稳定状态。

我睁开一只眼,另一只眼好像黏住了,睁不开。威尔和艾尔坐在我右边;克里斯蒂娜坐在左边,她下巴上敷着冰袋。

图9 液态水迁移高度

图10 液态水迁移高度时程曲线

3.5 冻胀变形

图11 为粗颗粒填料试样冻胀变形时程曲线。由图11 可知:冻结初期粗颗粒填料试样冻胀变形快速发展,并在冻结4 h 后冻胀变形达到稳定状态;相同细粒含量下,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的冻胀变形均大于气态水迁移模式,这说明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粗颗粒填料试样的冻胀是由于气态水和液态水迁移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图11 冻胀变形时程曲线

相同迁移模式下,较大细粒含量试样的冻胀变形大于较小细粒含量试样的冻胀变形,细粒含量的增加导致粗颗粒填料试样冻胀变形增长。结合外界水补给和含水量分布情况可知,细粒土含量增加有利于液态水的迁移,引起冻结锋面处含水量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冻胀变形。

假定水气混合迁移试样与气态水迁移试样中气态水对冻胀变形的贡献相同,得到试样最终冻胀变形量及气态水贡献占比,见表4。由表4 可知:气态水对冻胀变形的贡献占比较大,细粒含量变化对其贡献占比几乎没有影响。

冬至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达斡尔民族的重要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12月21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家族团聚的一天,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表4 试样最终冻胀变形量及气态水贡献占比

试样F5L0 F5L1 F15L0 F15L1最终冻胀变形量/mm 0.15 0.09 0.20 0.12气态水贡献占比/%60.0 100.0 60.0 100.0

4 冻胀机理

单向冻结模式下,粗颗粒填料中的水分以液态水、气态水和冰晶的形式存在于颗粒孔隙中。液态水迁移受到温度势、基质势(毛细势)和重力势的共同作用,气态水迁移则受到温度势和基质势(含水量梯度)的共同作用,且外界补水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温度势。

温度势相同时,粗颗粒填料中较大且连通的孔隙为气态水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粗颗粒填料中的大孔隙减少,为液态水迁移提供了更多的毛细上升通道,水分迁移量增加,冻结锋面聚集更多水分,其在粗颗粒填料中的迁移高度增加,冻胀变形增长更快,最终冻胀变形量更大。但同时,细粒含量增加可能填充土体孔隙,堵塞气态水迁移通道,使得气态水迁移量减小。液态水在此过程中仅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但并不意味着液态水迁移在此时刻之后停止,而是外界液态水迁移不能继续向上到更高高度,外界补水以气态水的方式连同试样中原有的水分(液态水或气态水的形式)可以继续迁移向上,气态水甚至可穿越冻结区粗颗粒土之间未被填充的孔隙到达上冷浴盘顶面凝华形成薄冰层,此时外界水分仍然可以水气混合迁移方式继续补充。

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多采用严格控制粗颗粒填料中细粒含量的方法作为有效的冻胀防控措施。然而,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可知,将粗颗粒填料的细粒含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时,气态水的迁移将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冻深范围内的粗颗粒填料含水量较高,从而引起较大的冻胀变形,同时亦影响粗颗粒填料填筑施工时的压实质量[15]。因此,在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设计中,除了严格控制粗颗粒填料的细粒含量以外,还需设置毛细土工布[24]等土工合成材料,及时疏干粗颗粒填料中的水分。

5 结 论

(1)单向冻结模式下,粗颗粒填料试样呈现快速、缓慢和稳定的冻结过程,细粒含量和水分迁移模式对冻结过程和冻结深度的影响不显著。

(2)细粒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粗颗粒填料试样中的液态水迁移,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态水迁移。细粒含量越大,液态水迁移高度越高,外界补水量越大,冻结锋面水分聚集越多。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试样的补水量和含水量均高于气态水迁移模式。

(3)细粒含量的增加导致粗颗粒填料试样冻胀变形增大,水气混合迁移模式下的冻胀变形均大于气态水迁移模式。

(4)单向冻结模式下,粗颗粒填料试样中水分迁移特征是温度势、基质势和重力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温度势是外界水分向粗颗粒填料试样内部补给的主要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叶阳升,王仲锦,程爱君,等.路基的填料冻胀分类及防冻层设置[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1):1-7.(YE Yangsheng,WANG Zhongjin,CHENG Aijun,et al.Frost Heave 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Subgrade Filling Material and the Design of Anti Freezing Layer[J].China Railway Science,2007,28(1):1-7.in Chinese)

[2]SHENG Daichao,ZHANG Sheng,NIU Fujun,et al.A Potential New Frost Heave Mechanism in High-Speed Railway Embankments[J].Geotechnique,2014,64(2):144-154.

[3]NIU Fujun,LI Anyuan,LUO Jing,et al.Soil Moisture,Ground Temperatures,and Deformation of a High-Speed Railway Embankment in Northeast China[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133):7-14.

[4]张玉芝,杜彦良,孙宝臣.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变形特征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6,37(1):39-45.(ZHANG Yuzhi,DU Yanliang,SUN Baochen.Roadbe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adbed-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for High-Speed Railway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Region[J].China Railway Science,2016,37(1):39-45.in Chinese)

[5]BOUYOUCOS G J.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Movement of Water Vapor and Capillary Moisture in Soi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15,5(4):141-172.

[6]EIGENBROD K D,KENNEPOHL G J A.Moisture Accumulation and Pore Water Pressures at Base of Pavemen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96(1546):151-161.

[7]李强,姚仰平,韩黎明,等.土体的“锅盖效应”[J].工业建筑,2014,44(2):69-71.(LI Qiang,YAO Yangping,HAN Liming,et al.Pot-Cover Effect of Soil[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14,44(2):69-71.in Chinese)

[8]GAO Jiaoqiang,LAI Yuanming,ZHANG Mingyi,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ter-Heat-Vapor Behavior in a Freezing Coarse-Grained Soil[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8(128):956-965.

[9]ZHANG Sheng,TENG Jidong,HE Zuoyue,et al.Importance of Vapor Flow in Unsaturated Freezing Soil:a Numerical Study[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126):1-9.

[10]HE Zuoyue,TENG Jidong,ZHANG Sheng,et al.Moisture Transfer and Phase Change in Unsaturated Soils: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wo Types of Canopy Effect[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7,3(3):243-249.

[11]WANG Tianliang,ZHANG Yuzhi,MA Wei,et al.Investigation of Liquid and Vapor Migration in Coarse-Grained Soil during Open-System Step-Freezing Test[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65):102816.

[12]ZHANG Yuzhi,MA Wei,WANG Tianliang,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quid and Vapor Migration of Coarse-Grained Soil in an Open-System under Constant-Temperature Freezing[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65):102793.

[13]KONRAD J M.Freezing-Induced Water Migration in Compacted Base-Course Material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08,45(7):895-909.

[14]KONRAD J M,LEMIEUX N.Influence of Fines on Frost Heave Characteristics of a Well-Graded Base-Course Material[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05,42(2):515-527.

[15]石刚强,王珣.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冻胀性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1(10):61-63.(SHI Gangqiang,WANG Xun.Frost Heave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on Railway Fillings of Harbin-Dalia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J].Railway Engineering,2011(10):61-63.in Chinese)

[16]王天亮,岳祖润.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冻胀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2):359-365.(WANG Tianliang,YUE Zurun.Influence of Fines Content on Frost Heaving Properties of Coarse-Grained Soil[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3,34(2):359-364,388.in Chinese)

[17]CHEN Xiaohong,WANG Yinhi.A Control of Frost Heave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ffshore Mechanics and Arctic Engineering-1989.Hague,Netherlands: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SME),1989:739-742.

[18]VINSON T S,AHMAD F,RIEKE R.Factor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Frost Heave Susceptibly Criteria for Coarse-Grained Soi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86(1089):124-131.

[19]许健,牛富俊,牛永红,等.换填法抑制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冻胀效果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1,32(5):1-7.(XU Jian,NIU Fujun,NIU Yonghong,et al.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Replacing-Soil Method on Inhibiting Frost Heave of Railway Roadbed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Region[J].China Railway Science,2011,32(5):1-7.in Chinese)

[20]张以晨,李欣,张喜发,等.季冻区公路路基粗粒土的冻胀敏感性及分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0):1522-1526.(ZHANG Yichen,LI Xin,ZHANG Xifa,et al.Research on Frost Heave Susceptibil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arse-Grained Soil of Highway Subgrade in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Region[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7,29(10):1522-1526.in Chinese)

[21]中国国家铁路局.TB 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National Railwa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B 10001—2016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arth Structure[S].Beijing:China Railway Publishing House,2017.in Chinese)

[22]中国国家铁路局.TB 10035—2018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National Railwa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B 100035—2018 Code for Design on Special Railway Earth Structure[S].Beijing:China Railway Publishing House,2018.in Chinese)

[23]程博远,张玉芝,王天亮,等.基于荧光素和图像追踪技术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水气迁移量测装置系统研究[J].冰川冻土,2021,43(1):322-330.(CHENG Boyuan,ZHANG Yuzhi,WANG Tianliang,et al.Research on Soil Water-Vapor Mig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under Freeze-Thaw Cycles Based on Fluorescein and Image Tracking Technology[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21,43(1):322-330.in Chinese)

[24]WANG Fei,HAN Jie,ZHANG Xiong,et al.Laboratory Tests to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Wicking Geotextile in Soil Moisture Reduction[J].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17,45(1):8-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