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八十二首《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寄全椒山中道士

     【中唐·韦应物·五言古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拼音版:

jīn zhāo jùn zhāi lěng ,hū niàn shān zhōng kè 。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jiàn dǐ shù jīng xīn ,guī lái zhǔ bái shí 。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yù chí yī piáo jiǔ ,yuǎn wèi fēng yǔ xī 。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luò yè mǎn kōng shān ,hé chǔ xún xíng jì 。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作品介绍]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注释]

⑴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⑵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⑶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⑷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⑸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语言简淡,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赏析

壹/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整体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名家点评

《彦周诗话》:“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

《容斋随笔》: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句思索可到。

《韦孟全集》:刘云:其诗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妙语佳言,非人意想所及。

《批点唐诗正声》: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此所谓“良工心独苦”也。

《唐诗归》:钟云:此等诗妙处在工拙之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通篇点染,情趣恬古。一结出自天然,若有神助。

《唐风定》:语语神境。作者不知其所以然,后人欲和之,知其拙矣。

《唐诗别裁》: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

《茧斋诗谈》: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网师园唐诗笺》:妙夺化工(末句下)。

《唐贤清雅集》:东坡所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正指此种。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超妙极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数见,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

《岘佣说诗》:《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谓也。

《唐宋诗举要》:一片神行。

佚名

赏析

贰/

这首诗是诗人在风雨之夜由自己在郡斋有寒冷的感觉联想到全椒山中道士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作。诗歌通过形象鲜明的山中生活图画,表达了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也流露了诗人对隐居生活闲适情趣的向往。

首联忆念道士。今朝郡斋特别寒冷,由己及人,忽然挂念全椒山中的道士,他现在的情形怎样呢?“郡斋”,指州衙内公余休息的场所。“冷”,既写实实在在的气候冷,又写诗人内心的冷、内心的寂寞。为什么诗人在感觉“冷” 的时候只会想到山中道士呢?这里自然也传递出诗人平时对山中道士生活的向往。

颔联想象道士在山中的具体生活情形。山中道士在这寒冷天气里一定独自一人又到山间小溪边去拾干柴,拾柴回来一定独自一人煮白石。道士生活自由自在,远离人世,却充满孤独和冷清。

颈联表达欲走访之意。诗人继续想象:不如自己带上酒,在风雨交加的晚上赶去慰问山中道士,互相温暖孤寂的心以解脱内心之苦。“远慰风雨夕” 中的 “风雨” 照应 “今朝郡斋冷” 中的 “冷”,“冷” 的感觉仍在继续。

尾联交代写作的原因。欲走访,又有所顾虑。道士在山中行踪本不定,落叶又满山遍野,早已掩盖路径,不知到何处去寻找道士的踪迹。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落叶之多,而且还写出了山之深; 不仅写出了找不着道士的无可奈何,还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之情的无处化解。“落叶满空山” 中的“空” 照应诗的开端“冷”。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 “冷” 字而写作:从“郡斋” 的 “冷” 想到山中道士的孤独; 由道士独自一人在山中艰苦修炼,想到全椒山的与世隔绝,道士和诗人无法暂解心中之寂寞。语言平实,表意深挚。

佚名

赏析

叁/

韦应物的诗,以古雅闲淡著称,有出神入化之妙。沈德潜在其《说诗晬语》中曾指出: “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应属进入化境之列的诗。
诗的开头非常自然,平淡无奇。诗人在书房中读书,忽然感觉有些寒冷。正由这一“冷”,生出下面的许多文章。书房中条件舒适,尚且感到冷,那末,那些在山中顶着寒风打柴的“山中客”的苦楚,就更可想而知了。这些“山中客”,便是与诗人有过一段交往的“全椒山中道士”。“涧底束荆薪”,刻画出了道士们的艰苦劳作,“归来煮白石”,又突出了道士们的清苦生活。这两层意思相叠加,不仅透露出诗人的同情之心,尤其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
     诗人的心思还不仅停留在同情上,他还想有所行动,“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便是诗人此刻的想法。这“一瓢酒”一定使诗人忆起了那与山中道士朝夕相处、饮酒赋诗的日子; 这“一瓢酒”又反映了诗人此时急欲雪中送炭的迫切心情。试想那在寒冷的山风中打柴的道士,若能喝上一杯酒暖暖身子,该是多么难得啊!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浅浅的“一瓢酒”其实胜过千金,滴滴酒中溶化着诗人对山中道士的火热友情。“风雨”二字,既照应了上文道士伐薪的艰苦,又倾注了诗人对道士的悬念之情,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愿持卮酒暖人心。
      心虽赤诚,情却难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道士们四海为家,行踪飘忽不定,到哪里去寻找呢?那 “一瓢酒”又如何送呢?诗人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反映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怅然心情,既包含了对山中道士的怀念,也留下了回味联想的余地。“落叶”显得凄凉伤感,“空山”更增强了秋山的萧瑟气氛,“何处寻”又重复了诗人对道士的苦苦思念,真是一唱三叹,情满字里行间。
      这首诗的构思很简单,乍看也并无惊人之句,但因为诗人运用了形象思维,并巧妙地与意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郡斋寂寞的书生,涧底束薪的道士如在眼前,而诗人对道士的深思苦念更透过这种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全诗承接自然,意味隽永,诗人直抒胸臆,从容落笔,淡淡着墨,但其效用却远胜过工笔重彩。正是这种古朴闲雅的风格美给人以艺术享受,使人玩味无穷。于平淡中见深挚,于自然中吐真情,这大概就是此诗被人誉为“化工笔” 、“一片神行” 的原因吧!
佚名

赏析

肆/

这首诗当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 (784),时诗人仍在滁州刺吏任上。全椒,即今安徽省全椒县,当时为滁州的一个属县。由诗题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山中的一位道士的,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诗人怎么会忽然念及这位道士呢?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原来该诗作于秋天,天气渐渐变凉了。这一天,诗人坐在自己的斋房里,忽然感觉到了“冷”,并逐渐袭上心头,自己坐在这官署中的房里尚觉寒意,那山中的朋友不知会怎么样了?“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二句为诗人想象之词。天气虽然这么凉了,山中的朋友依然还得去涧底砍柴,回来烧饭。吃什么呢?“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中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另说,道教修炼中有 “煮五石英法”,要服食所谓 “石英”。方法是用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五种东西,在斋戒之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建好炉灶,将五种东西放入锅中熬煮 (见《云笈七签》卷七十四),后即用这个典故形容修道士的清苦生活。本来生活已是这样的清苦,天气又一天天地冷了,不觉外面天色暗了,阵阵秋风夹着雨点打在窗户上,令人心头发冷,在这“风雨如晦”的夜晚,山中的朋友该是多么的凄苦啊。我当带上一瓶酒去探望一下老友才是啊。但他推门一看,“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经秋风凄雨的吹打,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将山中的小路都遮盖住了,更何况修道之人从来便是逢山居山,遇水止水,此时怕又不知迁入哪座洞中安身去了。真是欲往而不能啊。全诗就是在这样一种怅然若失的心境中结束了。
这首诗看上去写得极为平淡、浅显,既无难字,亦无难句,但诗人却把怀人、写景、抒情紧紧联系在一起,于平淡、浅显之中寄寓了复杂、真挚而又丰富的感情。特别是诗中的那个“冷”字,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诗人创作此诗的契机,亦是理解该诗的关键。它既点出了自然界的冷,又透露出了诗人心头上的冷。并由这个冷字而引出诗人对于山中道士的思念,以及无从探望而生出的怅然、寂寞之情。这里也自然暗含着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冷淡和对隐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
后人对于这首诗评价颇高,有人说是“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之笔”。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喜爱这首诗。据《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保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庸说诗》中进一步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与造作的区别,亦可标示韦应物诗歌的艺术特色。
佚名

赏析

伍/

一个秋日的早晨,凉气四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山中的朋友,于是打算携酒去慰问他,但又担心朋友不在,诗人在诗中暗示给我们的心灵轨迹大致如此。但因所念之朋友为避世山中的道士,这样就与一般的念友、访友之作稍稍殊致了。

首联起句极为平实自然。独坐郡斋之中,觉凉意难耐,于是忽然想到远山深处的凉气就更为逼人了,想到久居山中的朋友,不知他此刻情况如何。款款道来,全不费力,但又使人感到情深意切。颔联紧承首联而下,从“念”字落笔,但不正面写自己如何念,而拟想山中客的行迹,手法与杜甫《月夜》相似,均是以客位写主位,不言念而念在其中。山中客的行迹可拟想者甚多,诗人挑出束荆薪与煮白石两点来写,于不经意中见出用心之细微。这样一则可以与题中“道士”相切,点明山中客的身份;二则说明山中客的行踪之不定,为尾联“何处寻行迹”打下伏笔。既念之则必要慰之,从此落想便又很自然地引出持酒远慰的颈联。不言一杯而言一瓢,因后者是自然真朴之物,这就与所慰者道士的身份极为协调。远慰之物亦本可不拘,诗人挑出酒来,则又使此远慰多了一点潇洒散淡的风致。至此已由念及慰,如何慰呢?如果接写与山中客如何欢愉相浃,投契无间的情景,则诗题所着“寄”字不免落空,于是诗人以颔联所述为依据,料想山中客的行迹飘摇不定,加之秋日的空山满是落叶,行迹难觅。作者写此诗,本来只是表露其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意到即止,似一潭秋水,泠然而清。因此被人称为“化工之笔”,是韦诗中的名篇。

全诗前三联纯用赋体,平实叙来,毫不用力,然非情意深笃而又心气平和者莫能为。尾联忽用兴体,以满山落叶入画,使全诗顿生远韵,极迷离恍惚之致,令人兴发难止。

韦苏州诗: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 “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许《彦周诗话》)

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言语思索可到。(洪迈《容斋随笔》)

此等诗,妙处在工拙之外。(钟评) (钟惺 谭元春《诗归》卷二十六)

《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施补华《岘佣说诗》)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