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灵璧有个村庄,百户人家二十多个姓氏,您知道在哪里吗?

 大庙乡高场庄的那些往事

文/出泥不染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高场庄,位于老濉河东岸边,是大庙村的一个居民点,总面积1.5平方公里。110户人家,500多口人,有20多个姓氏,俗称众姓庄。

高场,这里曾经是高楼大地主高而之的一块场地。地主因地多,便雇佣周边村庄的一些人为他们做长短工。夏秋二季收的粮食除一小部份用于雇金外,其余的就盖了库房临时存放这里。故此,这里原来也叫库房。后来因为战争,许多劳动力都被抓了壮丁,这里土地撂荒、仓库空闲。抗战期间,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纷纷逃荒外流。有人走到这里,看到库房可以临时栖身便住了下来。随着外来的人口越来越多,库房不够用时,他们便找来柴草于芦苇搭个安棚临时居住。就这样,这里渐渐便形成了一个小庄村,从此人们就称这里为高场了。

“姓外人不外”也是这个村庄共同认知的人文文化。因为这里的人都是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他们彼此尊重,相互称兄道弟,村里的人无论什么姓氐,他们都按开始居住这里的那辈人互相的尊称直到如今。后来,无论谁家有什么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不用招呼便会主动上前,帮忙料理一些事务,这里叫“忙事”,所以,“一家有事万家帮”也成了村庄的一个传统美德被延续了下来。

高场庄虽小,但随着时代的更迭这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据说,民国末期,因为这里曾是一个水上码头,那时就有一些客商临时居住此地,后来浙渐便来了十来户人家聚到这里。这些人大多都是从山东、山西、河南、江苏以及周边一些地方的移民,逃荒要饭和一些小商小贩在此临河而居,后来渐渐发展到了20多户。   开始形成村庄的时候,这里人便自选一点土地,种植一些蔬菜粮食来养家糊口。51年土改后,便按村里当时的人口,平均分配所有土地。耕者有其田,各家种各家的地,叫单干。59年大庙成立了高级社(也叫连防社),于是便把齐张、殷庄、仝卢、张玖还有高场都划在了一起。68年大庙成立了人民公社,高场与大庙同时划为一个大队。大庙人口多,分13个小队,高场就成了14队了。70年因为要成立农科队,于是又把高场单立出来划为农科组;以中间路为界,分南组北组。后来高场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大队,叫高场大队。大队长朱茂文与刘贵记,现两人均以谢逝。2004年4月,为执行省委文件“精简机构”,大庙、高场与河西陈宅、卓场又再次并入大庙村,现隶属大庙村委会辖区直到如今。

高场,历经百年变迁,村庄的经济也有逐渐的变化。民国期间,这里也是相当繁华的一个水上码头,加上周边省地来此交易,所以,这里也曾繁荣昌盛过。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船常常在此靠岸,他们带来的物品在这里交易,所以这里也曾是很有规模的交易市场。后来,因为连年战乱,加上河床被淤泥流沙积淤,很多大的船只无法运行,从此这里就失去了往日景象,一度萧条了下来。    解放前夕,高场这里以及方园几里的地方都是高楼大地主高而之的土地,因地多,他便雇用周边的人来为他种地,所以,这里的人大多也都是高楼大地主的雇工。直到解放后土改,这里的人们才得以安居乐业,各人分到田地可以自己耕种。后来又经历了单干、大集体、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及土地逐渐缩小,这里以很难用土地来维持生活,于是大部份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用出力赚来的钱改善生活以及住房条件,现在除一些老年人还住着老式的房屋外,大多数人也已住上了两层小楼。

因为时代不断变迁,使这里的土地也不断变化。高场庄原本有近400亩土地可以耕种,因为紧靠濉河边,所以旱涝保收,无论是花生、玉米,水稻、小麦、红署等农作物,都连年丰产。68年公社成立后,为了建设政府办公地点,于是把公社社址建在大庙西边靠近高场的地方。老公社界址以西全都是高场的土地。70年以后,为了建立合作社与供销社,于是就紧靠公社社址以西,建了供销社与合作社。当时地里种的黄麻与红署,一派长势喜人(这些都是笔者亲眼所见),因为要搞建设,于是便忍痛将这些全部推没。74年,为了文化娱乐,又紧挨合作社建了大礼堂,那时大庙乡的一些重要宣传活动于会议都是在此举行。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农机站、畜牧防疫站等,这样就把一百多亩的良田全部用完。82年新乡政府搬迁时,又在高场东北的16、2亩土地上,分别建了政府职公宿舍与政府办公楼。92年经乡党委书记王云三一再申请协商,又从新政府向西建了电讯局、供电所、土管管理所等一些乡置机构。

后来又建了面粉场、工商所以及一些以小白龙为主题的各种餐馆商店等经营场所,加上中间又贯穿了302省道,这样把原本就很小的村庄几乎占完,现在除了一些住户外,河东以没有任何土地可以耕种了。

看到这个原本就不大的村庄,在不断的变迁中逐步地缩小,心中不兔有种感慨。不知是该为它渐渐地繁荣而高兴,还是为它不断地缩小而忧伤,总觉它就如母亲身上的一部分被分割一样,总觉心中有种莫名地隐隐作痛的感觉。因为在我的心中,这遍土地永远都是我留恋的地方,它就如生养我的根一样,心中总会为它默默地牵挂着,因它是人们未来生活的希望,也是他们安居乐业赖以生存的安息之地,所以心中总是不免默默地为它祈祷,让它从此不在受伤!


讲述人:姚坤修,朱现凤整理。

出泥不染,本名朱现凤,灵璧县大庙乡人氏,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写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