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解密!花木兰与灵璧这个庄子的渊源,你知道吗?

花楼庄的由来

文/谢金陵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花姓是一个充满美感的姓氏,它让人联想起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诗情和画意。它同时也是一个极为稀少的姓氏,全国十四亿九千万人口中,花姓不过区区二十二万,比例之低,令人惊讶。

倘若告诉你在灵璧县境内,有一个以花氏家族为聚居地的小村庄,你会不会格外的好奇?

灵璧县夏楼镇王集街东二里地,有一个叫作花楼的小村庄,村民大都姓花。他们源自一个祖宗,祖籍在百里之外的睢宁县下邳巨山。

人们对花姓的耳熟能详离不开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但花姓于正史中出现是在唐代,上元初年,段子张在四川叛乱,大将花敬定骁勇善战,率兵征讨,一举获胜。杜甫作有《赠花卿歌》称赞:“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在巨山花氏修订的家谱序言中,对敬定公是否为花氏的始祖持疑虑态度。既希望这位载入史册的大将军是自己的始祖,但又因没有切实的根据而不妄作狂论。

据《姓氏考略》所载,花姓之发祥应在今山东东平县,换言之,后世各地的花姓人家,很可能都是从该地繁衍出去的。花楼庄的花姓根系年久失考,有据可查的远祖则是四五百年前从江苏睢宁县下邳巨山迁徙而来。

巨山位于江苏邳州市和睢宁县的交界处,是邳州的第一大山,古名葛峄。海拔二百一十三米。山势高耸,雄伟秀丽。山麓有龙泉,泉水长年滴沥于岩间,泠泠如弦音。山上栽满松柏,青翠阴翳。山上有仙人洞,相传是晋朝葛洪炼丹修身之地。沂水和武水交流入泗水之中。《禹贡》里面说:“孤桐峄阳。”这种桐树木质优良,用它制琴,琴音特别清雅,名扬九州。相传周文王的琴便是巨山梧桐制作的。花氏家族率众居住此地,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生活在此地的花氏一族也深得巨山灵气浸润,子孙逐渐繁衍生息,渐成望族。人才辈出,英贤济济。

世事变迁,战乱频仍,天灾不断,花姓家族亦受时局动荡之苦, 各地都有流落。长幼远近,混淆难辨。乾隆三十六年,巨山第八世孙为了使后世能够追本溯根,在旧家谱遗失数百年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重新修订家谱。这本家谱给后代的花楼支脉寻根访祖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巨山的花姓始祖何时迁居到花楼,因为年代久远而失去考证。但在乾隆三十六年修建花氏家谱时,明确写道:“在邳近派,数世来或迁淮海,或居宿睢。”据此推算,或许是在明朝末期,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花楼始祖不得不举家迁离。

花楼庄的始祖是一对夫妻,他们在巨山已经无法养身谋生,只好如同落叶般不得不从巨山这棵大树上飘落下来。为了生存,他们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并不知道哪里能安身,也不知哪里能扎根。沿路乞讨,一路辗转,最终在王集停住了脚步。王集是灵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起集早,商贾云集于此,老街非常繁华热闹。靠近老街谋生应该不成问题,于是这对夫妻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王集老街往东二里地的一条河坡上搭建了茅草房定居下来,那里距离老街不远,住户极少,不会受排挤欺辱。这对夫妻勤劳节俭,善良宽仁,敦亲睦友,深受周边乡邻的敬重。也吸引了别的外来户在这个小庄落户定居。很快花氏的子孙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氏已经繁衍了数十辈,人口越来越稠密,房屋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小村庄。

花氏家族生活的习性常常是,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进院子内。院子分为堂屋东屋西屋,每家只有一小间,昏暗低矮。随着子孙的繁衍,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再扩院落,一进接一进,一个大家庭常常有三四进院子。在当地俗称“长院子”。

而在当时,村里有家姓王的财主,土地多,家产厚实,在庄子中间建了一座土楼,耀武扬威,好不神气。旧时楼房极少,很让人眼热羡慕。花姓民众憨厚淳朴,也对楼房啧啧称叹。每有人想到这个庄子看楼房时,姓花的村民都会很自豪的对人引荐:“那楼在俺姓花的庄上。”久而久之,人们便忘了楼主姓王,而把这个村子称之为花楼。

当地流传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几十年前,花楼庄的一个徐姓青年在外逃荒,与一位上海姑娘相好。姑娘问:“你们那里怎么样啊?”徐姓青年回答:“我们那里都是楼,王楼,吴楼,花楼,李楼……俺们住在花楼。”姑娘听了心花怒放,随其一同回到花楼,姑娘傻了眼:哪里有什么楼啊?到处是泥院墙茅草屋,两三进院子接到一起,看起来又穷又破。

现在的花楼到处都是楼房了,上海姑娘最初哭过气过,最终成为了花楼庄的媳妇,年过八旬,仍然健在,她比她的丈夫整整小了十七岁。人们常常调侃:花楼庄这个名字好啊。能够招凤引凰。

现在的花楼庄已经繁衍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村庄了,拥有两千多名人口,三千多亩土地。花姓遍地开花,花氏家谱云:“族人贤良方正,孝悌节义,非唯有光于家乘,亦佑启后人之方也。”意思是说:“家族的人贤良方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有节操,讲忠义。不但可以给家谱上增光添彩,更可以护佑启迪后人。”诚哉斯言!

谢金陵,经商,曾在《福建文学》《厦门文学》《辽河》《荷塘月》发表小说散文若干,灵璧家园网著名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