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灵璧磬云山来了这么一群人
一次难忘的磬云山之行
文/晏金宝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皖北大地,五谷飘香。 在这中秋即将来临之际,正在施工中的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宿州市作家采风团。
笔者犹如沧海一粟,以卑微之躯位列其中,倍感荣幸。来磬云山不止一次。而选择在中秋时节,与那么多的作家同仁一起登山还是初次。高兴之余,心情未免有些激动。
来到山顶,俯视四周,景色一览无余。仿佛置身于植被茂密的海洋,呼吸着微凉而又清新的空气,嗅着山下苞谷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下让我神清气爽。极目远眺,山体连绵起伏,已经成熟待收的庄稼一望无垠,一栋栋新潮别致的农家小楼点缀其间,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微黄的树叶,没有完全凋谢的花朵,被果实压弯了腰的野草,这一切在不经意中,被秋天装饰在这座山上,如此的美丽而又如此的和谐。
秋天的山,少了一点春的色彩,少了一点夏的火辣,少了一点冬的凝重。但多了一些成熟,多了一些收获的感觉。
驻足摩崖石刻前,仔细端详着,这一尊尊刻于宋代的人物坐像。由于岁月的侵蚀,加上往日的保护不力,亦或人为等因素,导致刻像面目全非、伤痕累累。目极所处,令人感到惋惜,更让人在秋色中多了一些沉思、遐想。
步入宋代采石坑,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愚公”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场景。既惊叹劳动人们“改造”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又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巨人在流泪、泣血、呻吟……
站在山脚下,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差,由于这一带是典型喀斯特地貌,使得裸露于地表的石头,或高或低,参差不齐地一字排开。宛如一条条巨龙蜿蜒盘旋于磬云山下。非常壮观,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磬云山地质公园的一绝――长蛇阵
最后来到磬云山国家地质博物馆,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目前对游客处于试开放阶段。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一期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为仿古、斗拱式建筑,恢弘气派,这里是磬云山的名片,详细介绍了山体的构造,以及形成的年代与成因,并采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的手段为游客深层解析,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馆内还藏有各种各样石头,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灵璧石的精华所在,形态各异,玲珑剔透。色,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等;形,以瘦、透、漏、皱、丑……囊括了灵璧石的所有的特征。不仅多姿而且多彩。若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观者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当恋恋不舍地走出博物馆,时已近午。采风团按着原定计划前往下一站——滨河景区。目送着车队缓缓地驶出了景区,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别时的心情。
再次回头看了看磬云山那迷人的秋色。心里默默地说:“下一个秋天,我们再见!”
后记,有幸参加此次难忘采风活动,首先要感谢灵璧家园网、磬乡文学社精心组织,更要感谢安徽锐鹰置业有限公司提供周到的服务。本人因事未能随团返回灵璧,以致无缘幸会张登龙先生,未能一睹滨河大厦之雄姿,实乃一大憾事。在此向张先生及作协的同仁们深表歉意!
晏金宝,网名低调做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民俗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闲暇之余,喜爱涂鸦,乐于用手中的拙笔,书写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