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1)铁匠铺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1)铁匠铺

文/胡桃夹子

前段时间去江苏涟水办业务。清早起来散步。忽然看到靠马路一侧的叉道边有一个庵棚,门楣上贴着“铁匠铺”的招牌,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家打铁的铺子。

这传统的铁匠铺子,对我来说虽不算陌生,但也是好多年没见了。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可就是一个“希罕景”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铁匠铺所产的物件,早已被现代化工业的流水线生产所替代,铁匠铺也只有“靠边站”,以至逐渐被淘汰。

出于好奇,就走近了这家“古老”的铁匠铺,正好这时候铺子的主人也刚起来,正坐在门旁抽烟。我走上前去搭讪:老板你好。主人听到招呼,也热情的回了一句,你好。我接着问,师傅,你这打铁的手艺是跟谁学的?铁匠师傅回答:跟父亲学的。那你的父亲又跟谁学的?铁匠师傅回道:父亲是跟他的师傅学的。在一问一答间,得知这“铁匠铺”子也是有些年头了。我又问,你收徒弟了吗?你的子女会继承你的手艺吗?师傅又答:现在还有谁愿意学这出力又不怎么挣钱的手艺啊?我的孩子都上班,没人愿学这打铁手艺。

看着棚内的铁匠炉子和靠在炉子边上的打铁的工具,不由我的思絮回到了那许多前。

早些年,这“铁匠铺”可是与我们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老百姓家中厨房中的石刀,勺子,锅铲都是出自这铁匠师傅之手。田间管理所需要的农具,也都是来自这不起眼的铁匠铺。。我从小就非常佩服铁匠师傅变废为宝的本领。一块废铁,一段废钢筋,到了这里就会化腐朽为神奇,会变成一件件漂亮又实用的工具。

小时候星期天做好了作业,就会邀几个小伙伴跑到铁匠铺去玩,因为不仅是铁匠师傅挥动铁锤有力的动作吸引着我,连那打铁的叮当声也特别好听。

以前管打铁这行当叫“混穷”,多是外乡人做这个又脏又累的手艺活。

铁匠铺房屋简陋,以能遮风挡雨就行,多是设在庄头或路边。打铁时,只见铁匠师傅先用钳子夹着一块铁放入红红的炉火中,然后让徒弟拉动风箱鼓风,炉子中的火苗随着风箱的咔咔声,渐渐火苗由红色变成了幽幽的蓝色。不一会那块入炉时候还黑不溜瞅的锈铁块,这会就变得通红,很是耀眼美丽。师傅把这烧红了的铁块放在砧子上,自己先用小锤轻敲几下,这会那拉风箱的徒弟就会停止拉风箱,抡起大锤,按着师傅的指点对着这红铁块猛敲起来。在师傅和徒弟的大锤小锤的敲打下,在火花的飞溅中,这红红的铁块就成了一个主人想要的形状。这会师傅用钳子夹着渐渐暗下颜色的铁块放入水中,只听“刺”的一声,伴随着一股清烟升起,铁块变成了幽幽的青黑色,这个过程叫“淬火”。然后师傅就把它放在一边,打铁告一阶段。

从前的家里锄头伤了,爪钩子断齿,菜刀掉把,都是要来找铁匠师傅修理,有时候人多还需要排队等候。那时候的“铁匠铺”的生意,就像那炉中的火苗,红火着呢!可后来有了电气焊,这修修补补的活儿,就又让干电气焊师傅给抢去了。

现如今时过境迁,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无孔不入,这“铁匠铺”的生意也就日渐冷落下来。看着门庭冷清的“铁匠铺”,想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老手艺即将失传,心里顿生不舍的惋惜!

可是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声,那夏日里让人汗流夹背,冬里又让人倍感温暖的炉火,那铁匠师傅孔武有力的打铁动作,敲击烧红铁块溅起的铁花,还有那依偎在铁炉旁边的大风箱,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本文网址http://www.szlingb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12&extra=page%3D1



(本文作者系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胡桃夹子先生近照)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第五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四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六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七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八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九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四回)大结局

(0)

相关推荐

  • 专栏 | 朱友宏:铁匠秦老豁

    乡村手艺人系列 铁匠秦老豁 作者:朱友宏 我在这里叫老铁匠秦老豁,实在有些不敬,因为他若活到现在怕也有一百岁了,且论辈分我该叫他姑父,但是我确实不知道他的尊名,从我记事起,大人们都叫他"老豁 ...

  • 王族《刨头》阅读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刨头 王族 刨头是一种古老的农具,有细长空心的柄身,刃较宽,且锋利,利于挖掘.如果有人提着刨头往地里走,知情的人便知道他要用刨头去翻挖有树根的土地,因为刨头有宽而锋利的 ...

  • 沂蒙老手艺:打铁

    [写在前面的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要实现文化的复兴 而文化就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 风土人情.山川器物 皆蕴含着民族的哲学.审美和价值观 发掘民间艺术 彰显地方特色 就是复归传统文化一条幽径 同 ...

  • 【云峰故事会】龚增元 | 老 张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云峰诗友会|麻城文化|学苑新苗|故事会|散文空间|校园新风|举水晨读|视频汇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匠工梓法”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逝去的古镇百业(一)——宜陵古镇风情4

    [往期选读] 老运河往事--宜陵古镇风情3 宜陵老大会堂侧记--宜陵古镇风情2 记忆中的宜陵老街--宜陵古镇风情1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忆母校宜陵中学 家乡宜陵的历史 宜陵先贤,乾隆之师 游走宜陵老街 ...

  • 雷池诗社 ||【散家随笔】铁匠 | 吴超

    <雷池诗社>欢迎您 Welcome to LeichiPoets'Club! kw 作品欣赏 铁匠 文 | 吴超 前些日子回老家,遇见了当年我父亲说谋介绍给小唐铁匠的远房表姐(徐秀兰),我 ...

  • 打铁撑船买豆腐,古来三大苦,山里大叔年轻时候为啥喜欢上打铁

    打铁,撑船,做豆腐,历来被称为人生三大苦,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没办法,一般不会让孩子从小学这些.河南省栾川县白土镇的朱锁,却是从小喜欢打铁,他觉得一块生铁坯子,通过火烧捶打,变成能用的农具,很神奇.14岁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8)牛行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8) 牛行 文/胡桃夹子 "牛行(hang)",就是骡马交易市场上的中介人.江湖话叫"拉短纲".     把"牛行"称做一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6)鞋匠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6) 鞋匠 文/胡桃夹子    "鞋匠"应该也是一个传统的,有历史年头的一个行业.帮人做鞋,上鞋掌,修鞋就叫"鞋匠".我有一个表兄就是一个&q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5)抢刀磨剪子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5) 抢刀磨剪子 文/胡桃夹子 前段时间,我在城里北关偶尔见到一个"抢刀磨剪子"的师傅.没有这次遇见,我还以为这个行业绝迹了呢!多年没见了,乍一听那拖着长腔的&q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4)锻磨石匠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4) 锻磨石匠 文/胡桃夹子     石匠分有好多种:有修桥的石匠,建房子的石匠,山上采石头的石匠--我这篇文中要说的是锻磨的石匠.     锻磨石匠是专为人家锻磨,修磨的.磨又有水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3)溜乡货郎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3) 溜乡货郎 文/胡桃夹子 一声由远而近的"叮咚叮咚",伴随着"换针,换线,换卡"子,的吆喝,人们都知道这是"换荒的"来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2)老式理发铺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2) 老式理发铺 文/胡桃夹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记得小时候很怕去剪头,每次去理发店都是大人押送去的.也许是怕理发师傅那绷紧的无表情的脸,也许是贪玩,怕理发坐久了耽误了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远去的记忆:鲁史古镇

    古镇地处临沧市凤庆县,从临沧坐中巴一个半小时到凤庆,然后凤庆再坐中巴进山二个多小时到达,沿途风景上乘,不会寂寞,时有亢奋---蜿蜒山下乡道,植被丰富,山坡下俯瞰浪沧江(实为一座大水库). 古镇地处偏僻 ...

  • 远去的记忆——水沟前

    水沟前                                            刘述涛 这天底下有多少很雅很雅的文字,可以拿来作为地名的命名,可吉安人却偏偏喜欢用"水沟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