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 ‖ “我与《毛白菜》的故事”
说实话,这是一个沉甸甸的”集结号“。好在是电脑上的文字,换做是手稿的话,一定是厚厚的一叠。
在《毛白菜》微信公众平台上线整整一周年之际,手捧这一篇篇发自《毛白菜》忠实的拥趸内心的声音,作为《毛白菜》的实际运营人,我觉得这一年来所有的付出,此刻都化作了一个字:值!
这是一幅由认可、理解、信任、感恩与支持共同组成的”心灵地图“。这其中,有来自千里之外的山东、陕西,还有上海;也有来自湖南本土的长沙、岳阳、湘潭、隆回。他们与《毛白菜》的故事各种各样,但我想这里面有很多是相通的,比如,因为文学,让我们相遇;因为真诚,让我们相知;因为美好,让我们携手......
让人感动的文字,往往是因为情感,而非文采。我想说:这里收录的每一篇,都是《毛白菜》永远的珍藏!
从2017年2月11日正式启程,《毛白菜》已伴随我们走过了三百多个难忘的日子。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珍贵的记忆,彼此温暖,一路走下去吧!
谨此,祝《毛白菜》周岁生日快乐!
2018年2月10日
清平乐·《毛白菜》上线周年贺
文/艾雪(山东莱芜)
缘来相遇。乐把诗词赋。
任那虚名功利去。共吟咏,同朝暮。
周年最是刊丰。历霜经雨花红。
风景这边犹好,菜园馥郁葱茏。
2018.2.6
偶然遇见你
——写在《毛白菜》复刊周年之际
文/曾志言(湖南岳阳)
岁月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春。
2017年 ,因偶然之缘,结识《毛白菜》微刊,生活在宁静中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情趣。
记得是2017年5月的中旬,丈夫说:“有个纯文学刊号《毛白菜》,很不错的,推荐你看看”,然后,丈夫微信发给我一篇刊登《毛白菜》微刊的文章《灵魂深处是吾乡》(作者王春莲),我点开文章,慢慢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文中质朴细腻的文字描述,纯真深厚的情感抒发,紧紧抓住同样拥有浓郁故乡情结的我,而作者的故乡正好是我的故乡。于是,我开始关注《毛白菜》。
真正吸引我的,是《毛白菜》的刊名。
《毛白菜》,这么“老土”的刊名?如此低调出场,又是怎样的刊物?当今,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似漫天纸屑四处飞舞,一个又一个的微信公众号,出现在读者面前。不可置否,有些微信公众号中确实有不少好文章,能走进读者心中,可也有太多的心灵鸡汤,太多的标题党,读多了,自然便有情绪上的抵触,慢慢的,我删除了不少的微信公众号。因为我不想在自己的生命中请进不必要的人和事,我喜欢阅读,但不喜欢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在那些哗众取宠的没有阅读价值的文字读物中。
后来,我读了第一期刊发词对《毛白菜》微刊名的解说,感觉趣味盎然,开始试着投稿。
第一次投稿,是我和丈夫回南县后相约两人写的一首小诗《故乡》,于2017年5月21日投稿至《毛白菜》编辑部邮箱,仅仅是试着投投稿,不抱希望。5月24日《毛白菜》编辑部邮箱给我回信:“收到!请问您这是同题诗吗?另外,可否附上作者简介和近照?”因教学任务重,我没及时回复。5月26日,《毛白菜》编辑部又发来邮件:“曾老师,您好!我们有一个‘菜园子’微信群,里面聚集了数十位全国知名作家、诗人、艺术家,如您感兴趣,欢迎您加群主微信363928454,由他加您入群!谢谢您!”我犹豫着。我向来不轻易加微信群,也不轻易加微友。但心中隐约感觉这个《毛白菜》应是有一定的质地,并感觉到了《毛白菜》的诚意。于是,我于6月1日儿童节时写了一首小诗《爱》(因《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一文触动心底情怀,又值六一儿童节,童年的单纯和快乐一直是自己行走大地的力量,于是写下几句文字以纪念自己的童年,也为勉励自己在复杂的世界里以一颗童真之心简单生活)。我把这首小诗发给《毛白菜》编辑部邮箱。很快收到回复:“收到!感谢!”
人是需要真诚的,也容易被真诚感动。一个人的真诚实在,不在你言语有多牛气多炫耀,而源于你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我虽看不到对方说话的神态,但分明感觉到对方话语中有一种来自心底的诚恳,这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你愿意相信的感召力量。收到编辑回信后,我在回信邮件中写到:“我才开始学习写写小诗,感觉诗味不够。请多多指导”。很快又收到回话:“都是在学习中提升的!加油!”。好亲切,平易的话语,诚恳的态度,让我对《毛白菜》有了进一步的好感,感觉《毛白菜》确实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度:低调朴实,自然真诚。就这样,我把自己之前一篇文章《真爱,无需注解》投给《毛白菜》,当时正值学校高考,事情繁多,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在周四的下午,刘志军总编发了一个链接给我,即我的文章《真爱,无需注解》,请我对校稿,并且很真诚地询问我对这篇文章在格式编辑上有何建议和要求?这时的我,除了感动还有欣喜:《毛白菜》真的将我的文字发表了。我感动的不是自己的文章能发表,而是《毛白菜》对投稿者的尊重,是总编的坦诚,这种坦诚,给人信任。欣喜的是,我的文章遇到了赏识的编者,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了进一步的自信。
而后,在《编者往来》中,读到一文章《“诚品”还在,毛白菜还在》,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一约既定万山难阻!”。这是作者对《毛白菜》总编刘志军的评价。这评价,不是轻易可以说出来的,必定有着作者对总编刘志军非常深的了解和钦佩。实际上,刘志军总编更是这样践行的,随着每周六如期奉献一桌丰盛的文学作品,而且是雷打不动的奉献,我对“要么做好,要么不做”有了自己更接地气的理解。这不是一句口号,说着容易,践行难啊。而无论怎么艰难,遇上“真诚,执着。用心,用情。纯粹,自然”的总编刘志军,这“艰难”就悄悄隐退望而却步了。随着《毛白菜》刊发的时间的纵向推移,好像有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周五晚上或发发刊词,或介绍刊登作品,无论是本期刊发词还是介绍作者作品,总编刘志军对每位作者、每篇作品,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亲切平易,其用心用情之深,可见一斑,而其背后的付出和辛苦,只字不提。
不得不说《毛白菜》的发刊词。因为我觉得《毛白菜》的发刊词已成为了她的一张靓丽名片。每期都是精彩篇章,每期都是率性而为理性而作,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阅读上的愉悦,更是心灵上的温暖,是精神上的纯净。每一篇发刊词,能收到如此好的读者与作者的双向感应,绝非易事。功夫不仅在文品,更在人品,这时我又想起那位朋友的文章《“诚品”还在,毛白菜还在》,是的,这是诚品,这是将文字融于人性向善的美好中。用总编自己的话说,就是“实在”,就是“纯粹”,就是“单纯”,就是“相信” 。所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今生,惟愿在宁静中致远》、《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文学需要对抗得了时代的浮躁》、《越平凡,越不凡》、《文学的价值是什么》、《有很多公众号,但只有一个毛白菜》、《世事纷繁,唯爱永恒》、《感谢文学让我们相遇》、《带着相信上路》,这些发刊词,篇篇精彩,字字情真,不知不觉,把你的心抓住。
感动一直在,敬意也一直在。
一次与《毛白菜》总编刘志军聊天,他说:“《毛白菜》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毛白菜》迟早有一天是要回归的,回归社会,回归学校”。他还说:“《毛白菜》,发展到今天,有这样较大的社会反响,完全可以接广告做盈利性的业务,但我不做,只想纯粹做文学,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做文学,做自己喜欢的文学”。让一个有了一些成绩、一定规模的《毛白菜》回归社会,回归学校,这样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不去定义。我只知道,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珍爱的珍宝放回大自然,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勇气和智慧?这让我对刘志军总编有了更深一层的敬意,对《毛白菜》更深的了解和更真的感动。情怀构成气象,气象构成格局,格局构成境界,这里面有《毛白菜》总编的执着初心,有《毛白菜》的纯粹情怀。
更让我惊讶的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突然发现:《毛白菜》总编刘志军,竟然还是我曾经的同学,老同学!三十年不见的老同学,这其间的亲切倍增啊。这时,我不得不更为我的老同学感到自豪和骄傲!真的,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有趣,世界有时就这么小,人的缘分有时就这么巧。也很感谢《毛白菜》带给我这样的奇遇。而这也更让我对曾经的同学、今天的总编有了更多“和谐”的统一。我还是不抒情吧。因为,真实纯粹,就是自然;简单单纯,就是快乐。
同时,让我感动的更有《毛白菜》放之大地的泥土深情和朴实自然。刘志军社长说:“《毛白菜》,只有回归,只有无我,才有天地”。因而《毛白菜》副总编谢玲老师的刊发词《我们要怎样的生活》、《自然的,也许才更自由》同样的给我心灵上的温暖和感动。陈惠芳老师心怀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尹文英的《写在儿子高考前夕》的执着坚毅中的母爱情怀等,无一不是文字里的感动和纯粹。而《毛白菜》,植耕泥土,有泥土的深情,有菜园的芬芳,有乡土的气息,有田园的翠绿。那么,我坚信:即使在城市的喧嚣中,在繁华的胜景中,在人来人往的热闹中,《毛白菜》选择不改初衷,纯粹地做文学,其天地将更大,其格局更将高,脚下的路将行走更远……
有位诗人写过这样的诗句:众人如僧,俗了红墙。/唯有你,俯下身去,/让一个字符,一行诗句立地成佛。我觉得这就是为社长、为《毛白菜》“量身定夺”的。
很喜欢毕淑敏《非洲三万里》里的一句话:“走遍千山万水,得到最初的自己”。我想,《毛白菜》正是本着不忘初心的宗旨,耕耘一畦白菜,纯净翠绿,引领文学爱好者,无论怎样行走,无论行走多远,都带上真诚,带上相信,带上灵魂,带上初心,回归天地自然。
至此,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感谢!感谢《毛白菜》!与你的相遇,虽是偶然的邂逅,却是必然的美丽。
2018.2.6
对话《毛白菜》
文/李贤欢(上海)
穿过黎明时分
若有所思地领悟
独特而唯一的你
怎样地浴火重生
世界很大
文山很多
而“菜园”只有一丘
于是 我决定
在你的睫毛上
来一次旅行
你让老生与花旦结伴
你让小生与名角为伍
让“重头戏”在“名家坊”上演
让“微剧场”
在“新苗圃”的“大观园”里
闪亮登场
让“再回首”
修饰着你的国度
我燃烧着饥饿
悦读别人的文章
畅写着自己的诗
我用质朴的素材
组合着跳跃的分行
在你的“短歌行”上
任意独白
你让《诗人与文友》
这帮《老朋友》
从《梦中梦》走来
《重温最柔美的一天》
并调制着抒情的浓度
加高了分贝:
既然来了
就不要空着肚子
《回家》
(注:“重头戏”、“名家坊”、“微剧场”、“新苗圃”、“大观园”、“短歌行”等为《毛白菜》微刊常设专栏)
2018.2.6
以文会友
——我与《毛白菜》的故事
文/雷群香(湖南长沙)
如果说云的相识,是风做媒,那么茫茫人海之中人的回眸,一定有独特的牵引。
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喧哗、信息爆炸、飞速运转的社会里,什么是你眼中的独特?你的眼神为谁多停留一秒?公众号铺天盖地,手机信息目不暇接,我们日理万机,手轻轻一划,一串信息从睫毛上飘过,来不及进入瞳孔,而那些进入瞳孔、扎进心里的一定是独特的东西!
2018年1月6日,我在岳麓区作家协会群里面,看到刘志军老师发了一条信息,信息有点儿长,我居然一字不漏地看完了,而且认真看了两遍。信息内容如下:
今天由湖南省诗歌学会与湖南读书会联袂举办的《天津诗人·湖南诗歌档案》新书发布分享会,是进入新年的首次活动,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大上,给这个寒冷的周末酷爱诗歌的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相信远道而来的《天津诗人》主编罗广才先生和两位评论家也感受到了湖湘诗人的热情。
然而,我更在意其中的两个细节。
其中一个细节,是在诗歌分享环节,主办方安排朗诵了十几首经典好诗,其中有几位诗人其实并不在现场。比如我知道陈惠芳老师此刻就远在海南。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一些颁奖活动的内幕,据说获奖者不到场,这个奖是不会给的。在这里,是否为主办方的刻意安排,还是无心为之,我并不想更多了解。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只认诗歌不认人的对品质追求的态度。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态度,内容为王!难怪湖南省诗歌学会得到了越来越多文朋诗友的认可,我想这应该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活动结束后,我和好朋友并没有想给主办方添麻烦,就自己找地方去吃饭了。没想到主办方安排的聚餐也正好在我们所到的酒店。酒店生意一下子火爆了,众多诗人不得不分散着坐下。这时,诗歌学会的罗鹿鸣执行会长看到了我们,立刻表态:等会你们这一桌,也归我们一起结账了啊!我之所以说到这个细节,并不是钱的事情,我由此想到了为什么湖南诗坛这几年突然火爆,我想湖南省诗歌学会功不可没,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罗鹿鸣先生也是居功至伟。我毫不怀疑,这样的组织,一定能走得更远!
没想到参加一场湖南诗歌的大检阅活动,我却顺便“检阅”了湖南省诗歌学会,幸甚!
那一瞬间吸引我的关键词是“细节”,一个能关注细节的人一定是一位有心的人、思想独特的人。我没有去现场,但从刘老师的描述当中,我感受到了湖湘诗人的高风亮节。引起我深入思考的是刘老师的思想和态度,他是一个虔诚的欣赏者,是一个睿智的观察者,带着显微镜跳出会场进行微观审视,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精华。我想,肯定会有一些参会的人只是看看热闹,看看排场,拍拍照片,发个可有可无的朋友圈,停留在视觉层面,没有进入思想层面。刘老师启迪了我,思考的重要性。没有思想,就到不了远方。生活如此,写作亦如此。
就因为这条扎进我内心的信息,我主动加了刘老师的微信。本以为刘老师高高在上,不会搭理我这种无名小卒。没想到,他热情大方地跟我聊天,还非常幽默,语出惊人,短短的几秒钟,我跟他聊得“心花怒放”。我说我还没踏入文学的大门,希望刘老师带带我。他很谦虚,说他也在门外。后来,他诚挚邀请我加入菜园子微信群。简单了解之后,我欣然接受了。
随后,了解了《毛白菜》。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觉得很奇怪。因为之前我所看到的文学公众号或期刊的名字,都是有“作家”、“文学”之类的字眼。毛白菜?到底有什么含义?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毛白菜背后的故事。刘老师给我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才明白,毛白菜寓意深刻,小小的毛白菜,大大的能量。不看真的不知道,看了肯定不会后悔。
就这样,我认识了刘老师,加入了菜园文学社,在《毛白菜》上发表了散文《寒风中走圈圈》。
相逢是一首歌,相识是一首诗,不需大声吟唱,已在心头萦绕。
《毛白菜》的独特之处,在于背后认真务实的文学追求者。我很喜欢每一期的刊发词,提纲挈领,深度挖掘,点评独特,总能让人通过文字的温度与魅力将生活引向美好。比如:刘老师写的《世事纷繁,唯爱永恒》——《毛白菜》第46期发刊词,刚看标题就知道,心中有爱、内心温暖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文以载道”或许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不管是大作家还是小作家,都因此有了一份寄托与期盼。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最伟大。我想,普通的作家也是伟大的,他们总能感化一些人,照亮一些人。像刘老师这样坚守文学复兴文艺的,坚持做一件与名利无关的事情,更是难能可贵的。我自己也有微信公众号,知道经营一个纯文学的公众号非常不容易,背后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但刘老师能坚持并且把《毛白菜》办的这么好,每一期都用心精心地刊发,完全是他的执着与认真,令人佩服!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人。
自从踏入文艺圈,我认识了不少文人雅士。他们的文章感染我的同时鞭策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他们的思想更让我不断洗涤自己的灵魂。
作家协会群里的诗朋文友,虽然没有见过面(包括刘老师),只见过彼此的文字,但这不影响我们的交流,从文字里多少可以读出对方的模样,那些都是儒雅的、知性的、智慧的、灵动的、美好的模样。以文会友,我很幸运。
与刘老师相识,与《毛白菜》结缘,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2018.2.7
土气有名气
文/朱文泽(湖南长沙)
去年的某月某日,军姐(编者备注:指作家姚进军老师)的小说《烟嘴》在一个叫《毛白菜》的公众号上发表了,她转发给我看,我认真地看了她的大作,自然觉得她写得好,而此时,《毛白菜》给我留下了一点印象,因为她的名字“土得掉渣”。
去年的第二个某月某日,在一次与许多作家的聚会上,军姐跟我说:《毛白菜》不错,有影响力,作品有品味,可以投稿。于是,我开始关注《毛白菜》,选择性地读她里面的作品和欣赏她的样子,感觉确实像军姐说的那样,但还没有投稿的冲动。
是去年的第三个某月某日吧!军姐要把我拖到菜园子微信群里,我开始是有些犹豫,因为我接触的群多,也加入一些文学群、作家群,已经有点应接不暇了。军姐说:这个群风格新,有全国各地许多知名作家在里面,加入吧!于是,我就进了“菜园子”,哇!这么多人,而且有我认识的许多作家朋友都在园子里,这个园子气场足。进园后,我一般只点开看看,默默地学习和收藏东西,基本不发声。
就这样先认识《毛白菜》,后进入“菜园子”。在园子里,我发现群主刘志军老师很活跃,非常有号召力,于是就主动加了他的微信,想私下跟他交流、求教。有一次他征稿,我把小说《有福》发给了他,他非常高兴,认为不错,准备编辑,但他随口问:在其它地方发过吗?我说:年初,在《湘江原创》上发过。他遗憾地告诉我:那这一篇就不发了,你再选一篇给我吧!我支持他坚持原创的原则,说:好的,谢谢!
今年,志军老师又发出了征文通知,我把刚“出笼”的还是热乎乎的“人参米” 就送给了志军老师。他的行事风格我喜欢,有节奏有交流不拖沓,快速地在《毛白菜》上推出了我的《打人参米》,反响不错。前些天,下雪,我写了一篇应景之作《六十年代的冬天》,我不假思索地又发给了志军老师,他答复马上安排编辑,谁知《尘衣之约》的卢老师急约稿,我就和志军老师商量:我才在《毛白菜》上发表了《打人参米》,接着又发我的文章,不好吧,我想把这一篇写冬天的散文放在《尘衣之约》上发,好不?我非常不好意思地说出来了,没想到志军老师很大气地满足了我的请求。让我的《六十年代的冬天》在冰天雪地之时发表在《尘衣之约》上,勾起了几代人对过去冬天的回忆。
《毛白菜》看上去名字土气,但接地气,聚人气,也有名气。
我要谢谢军姐,让我进入《菜园子》,尝到了这么好吃的《毛白菜》!
2018.2.7
《毛白菜》之歌
文/周诚实(湖南湘潭)
1
叹出的气,菜叶子收到
泪水,菜根捧着
心头的痛,眉头的笑
露洒的香水,月亮熬的骨胶……
都归于毛白菜的旗下
万千宠爱万千懂,等不及
阳光公司的能量转化
2
谁拥你为王,你拜谁为相
我想自荐,做你的
手心蝶,身边兽,陇外清流
3
着一身戎装,我陪你
招募来三千铁甲
长驱直入,气夺万里霜雪
归来饮醉黄昏,菜心老
光阴卷上,只落下点点淡墨
4
提着透明情怀,菜心
敛声静气
叶叶凝碧的回望里
轻捶躬耕的腰,搓热荷锄的手
春风爱俏,把菜花簪满了头
5
我弹铗而歌,要船要车要马
成熟的文字已粒粒珠圆
舀一瓢阳光、空气和水
泼向铺开的锦缎
再播撒种子,珍重待秋红
2018.2.7
《毛白菜》风味
文/刘飞宇(湖南隆回)
每当和朋友相聚,都说要到家里呷饭,不去店里,说家里原汁原味。于是,我就想起了《毛白菜》……
和刘志军主编相识,是在一个文学群里偶遇,纯属偶然,可能是因为一个“刘”字,我当时写了一篇《刘家大戏》的拙文,他猎奇之,于是我们相识。聊不多时,虽不见其真容,可有一见如故之感。我知道,是因为“刘”字的缘故。
从事新闻报道与科普写作几十年,说实话,新闻的几性大家都懂的,都不想违规,何苦呢,我也如此。我是小人一个,凡夫俗子一个,每年无非是想完成单位的通讯报道稿,得点实惠而已,写写正面报道,写写随感随笔,没伤大雅,不伤大雅,自己的手痒治了,实惠也有,何乐而不为?悠哉乐哉!
初识《毛白菜》,顿觉新颖,在于毛字,我们邵阳人,熟知白菜的几种生长状态,“毛白菜”、“黄牙白”、“包心白”、“白菜苔”,等等。尤以毛白菜,大家喜爱甚加。于是想探一究竟,进入公众号,默读每期文章,果然收获不小,见青见鲜,于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必读,读后必思。
《毛白菜》绿意浓,让人看到了朝气。社长每期的编发,颇具匠心,有大伽的名作,有新人的习作,让人耳目一新。可鉴赏,可借鉴,让人看到葱葱的一片。
《毛白菜》纯中带刺,让人看到了浩然正气。有刺才会给人以威严,每期总有栏目里的文章给人以启迪,让人觉醒,让人大悟,读后让人有所思。
《毛白菜》圃地大,让人看到了生机。真佩服主编的慧眼,“英雄不问出处”,读每期编发的文稿,让人叹服!
我曾给主编开过玩笑,刘字是“留”字么?他说是的,好的微信平台,好的文章,怎留不住读者呢?怎留不住作者呢?我也跟他开过玩笑,“毛”字会让人想起“黄毛丫头”、“毛头小伙”的词来,他哈哈大笑,笑得坦然!并说,这就对了,让人看到了希望!想想也是的。
不一般的文学平台,不一样的文学享受,唯有《毛白菜》!
2018.2.3
感恩遇见——致《毛白菜》
文/黄梦辉(陕西西安)
当我敲下这个标题时,我的手指,是自由跳跃的;我的心,是轻松快活的。
我始终相信,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缘于美好的遇见,比如《毛白菜》、比如你、比如我。
向来,我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没有喜好,没有追求,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是一个现世安稳,来世无求。只要今天还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去想明天是否会挨饿受冻的问题。
这样的人,其实也好,很简单。
可是,现实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想要安稳,他偏要远足;你想要宁静,而他又偏要喧嚣;你本与世无争,他且要主宰沉浮!
也罢,一切都随他去吧!还好,我有我的文字作伴。
一开始,只是限于在自己的文字天地——QQ日记,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我把自己的心事和秘密,织成一张张密不透风的蜘蛛网。
久而久之,也许是害怕我作茧自缚的缘故吧。于是,他鼓励我把自己的故事以文字的方式投出去。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一次参赛七天网,我的那篇《思念无声》竟然入围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涉文坛的人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舞啊!
在文字的机缘巧合下,在春风老师的提携下,让我有幸关注了家乡人创办的《毛白菜》文学平台,并加入了“菜园子”微信群。
这里,大咖云集,让我真正的大开眼界。
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以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也有机会步入这样一个有故事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学天地,我是真的有点受宠若惊呢。
惊喜之余,又在为自己肚里那点少的可怜的文墨而担忧了。
是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已经硬着头皮踏入这块文学圣地了,总得为菜园子添土增肥、添香增色吧!
于是,我就壮着胆子投了几篇文章,没想到,让我再次感到意外的是,社长是那么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而又帅气侧漏的老师,在他耐心的提点下,我的文学梦不再是一张张见不得人的蜘蛛网,终于,文字化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精灵和大家见面了。
我知道,和老师们相比,我的文字还太过稚嫩。好在“菜园子”雨露均沾,从来不会厚此薄彼。她胸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境界,真的是令我感动!
如果说,春风老师是携手我步入文学圣堂的七彩虹桥的话,那么,《毛白菜》就是我精神领域的文学家园。
她的低调、她的务实、她的与时俱进,让我更加地热爱文字、热爱生活。
今天,是《毛白菜》微刊周年庆典的日子,作为菜园文学社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我只想对老师说一声:遇见《毛白菜》,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幸!
在这里,我的人生不需回头,只需尽情绽放!
如此甚好!
另附小诗《感恩遇见》,献给我喜欢的《毛白菜》——
感恩遇见
这之前
我就像一只无望的蜉蝣
在文字的沼泽里苦苦泅渡
精神 无以寄托
灵魂 无处安放
这之后啊
《毛白菜》的芳泽
滋润了我那行将枯萎的诗画
从此 我的文字在这里生根发芽
我的梦想在彼岸开出希望之花
2018.2.5
幸好还有你
——我与《毛白菜》的故事
文/彭方竹(湖南长沙)
她的名字其实并无“萍”,可是我却习惯于这种叫法,“萍姐”。
她亦不恼我,任凭我叫来叫去。不怕我姐来姐去,把自己叫老了!
她比我大不了几天几月,叫一声姐是谓对她的敬重与感激。
曾几何时,我隐姓埋名,从不参加任何一个群,想抛却从前的人和事,隐世隔绝。然后再把自己活在形形色色的陌生女人中间,无人问津,我也从不说起。
从来没有人问我的名字,也从来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有时候我自己也想不知道自己又是谁。
从头来过。
只有她不曾忘记。
每一次路过河伯岭,就向人打听我的下落。在我杳无音讯的那些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找得到。
人生是充满奇迹的一个过程。
有一天,她偶然碰到一个河伯岭卖羊的人,一说起我。卖羊人竟然满口答应一定有办法能够找到我。
那个卖羊人,她知道,我父母的家。
我的父母也毫不犹豫的把号码给了她。
忽然,一个遥远的电话打过来,只轻轻地问候一声。恍惚之间,一时间的惊讶,加上一时间的惊喜,我才知道是她已经找到了我,找到了一个曾经轻舞飞扬如今与世无争与世隔绝的我。
慢慢地,我在她的文章里,我首先学到了在美篇里创作。尽管我已经搁置了二十年没有写作,但是我把文章给她看的时候,她说很接地气。
要知道,那时那刻,我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她的肯定,就是莫大的鼓励。当她把我拉进“资江源”的时候,我初来乍到,无籍无名,忐忑不安,很多人也因为不认识我而说了一句“是人是鬼都拉进来”,她力排众议,并且还鼓励我把自己的文章《命中注定》发到群里。后来那篇文章经张雪珊老师发表在《双清报》上。
那时候,我连用回自己的名字的勇气都没有。是她的鼓励,让我一点一点找回我自己,找到一点点信心与动力。
半个月前她再次把我拉进了“菜园子”,一个文朋诗友可以经常开心相聚的地方。我很开心。
随即,我也在总编刘志军老师的帮助下发表了《年的味道》。
没有她,一定没有现在的我。
我依然是那个整天面对现实的失落而郁郁寡欢的人,那个围着灶台只知道柴米油盐的那个人一定就是我。
其实生活除了生活浸透的艰辛,一定还有见地不一的感怀。而这些情愫正好可以创作。她让我在文字里释怀悲喜,放逐梦想,收获另一个崭新的人生。
如果她不曾找到我,我的这些情感都付诸东流水,不会写一丁点片字只语。还一直在做那个任劳任怨委屈求全的黄脸婆。
人生在世,一些遇见便会终身不忘。
也幸好她不曾丢掉我,放弃我,让我有机会躬耕于“菜园子”,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在她的世界里,我不止来过,还存在过。所以携手前进,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没有她,一定没有我的菜园子的故事。
今日立春,在早春的二月,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只是虔诚地希望和她一样关心我的人,一生平安!同时也祝愿我自己在“菜园子”里能够辛勤栽下一年四季的新鲜菜蔬。
2018.2.5
我和《毛白菜》的故事
文/谢玲(湖南新邵)
接触《毛白菜》是一次偶然,从看到《毛白菜》那一刻,就被其朴实、清新吸引住了。这让我联想到了母亲的菜园,想到了里面绿油油的白菜,想到了母亲辛勤的汗水,也想到了母亲的朴实,真挚而无私的爱。我想,在这个“菜园”里应该能找到对故乡的那份眷恋,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情,也会体味到人性中的那份善良和浪漫,还会感受到文人的睿智和思辨。
从加入《毛白菜》这个团队,到今天大概有两个多月了,一开始也就是校正一下文字,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好在社长是一个宽容而又有耐心的长者,总是告诉我别着急,先看看慢慢就知道怎么上手了。当然除了看看文章,社长也鼓励我写写文章,特别是学习写发刊词。说实在的,写写散文什么的我还能动笔,但写发刊词却要洞察时事,高屋建瓴,入木三分,所以我一再推辞。社长看出了我的顾虑,不断地鼓励我,并帮我想主题,帮我修改,这样就有了我写的五十期和五十一期的发刊词。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大胆的去尝试,只有尝试了,你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正,才会不断的进步,这就是加入《毛白菜》以来第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收获吧。
当然,我也常常被《毛白菜》里的文人们那种简单质朴所感染,被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所打动,更被他们的才华所吸引。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他们的笔下都成了写作素材,都能够用生动或朴实或华丽的辞藻呈现出来。一场最为普通不过的雪在他们眼里成了精灵,于是很快就给我们呈上了一桌各种咏雪的盛宴 。事实上,最令人敬佩的还是我们的刘总编,他好像是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在百忙之中总能把《毛白菜》的事情做好,我知道人都是会疲倦的,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完全源于他对《毛白菜》的爱,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一种情怀,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这正是我所缺乏的。所以,在《毛白菜》里有一种打动人的精神就是“简单的爱”。
更多的,在《毛白菜》里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每周一期的八篇文章,作者从各个角度来展现生活,挖掘情感,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憩息。确实,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出行方便,交流便捷。但我们感到越来越孤单,心中越来越荒芜,于是拼命的刷朋友圈找存在感,整天盯着一些八卦新闻找精神寄托,喊一些朋友吃饭唱歌宣泄寂寞。可是,一个人静静的呆着的时候还是很孤独,因为我们不曾用心去体会生活,记录生活,也未曾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会书来感受一下别人的生活,于是我们变得浮躁而不愉快,一个小小的导火线就让自己愤怒甚至是歇斯底里。这个“菜园”就是一个可以让心灵得到休憩和净化的地方,这里长满了“毛白菜”,它们生命力强、而且实在,最主要是刚出土的、新鲜的很。这些菜儿们是“菜农们”用心培养出来的,每一棵菜的长成都有“菜农们”的汗水,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毛白菜》马上就一岁了,在这一年里你可能高兴过、彷徨过、焦躁过、失望过、痛苦过,无论怎样,别忘了停下匆忙的步伐来“菜园”里体味一下生活吧。
2018年,让我和“毛白菜”有更多精彩的故事。
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