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说
“神”说
人们对“神”字的认识: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于是就有: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等之词语。
“神”字:【康熙字典】【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万物。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又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古典中《老子》谷神不死。《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所以汉典认为“神”字是会意字,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认为“神”字本义是神灵,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神”字本义究竟是什么?必须弄清楚,“神”就是物之精华的别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把万物之“物”分精粗,物之“精”无形,物之“粗”有形。《老子》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其中有精”,就是无形的物之精华,“其中有物”,就是有形的物之粗。“其中有信”,这是物之精的属性(信息)。
《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后。“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就是说的物之精。“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后”,就是说的物之精其运行状态,犹如当今之电磁波。世界万物就是由物之精华所构成,所以【说文】才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个“天”指天然,这个“神”指象征自然的物之精华。
正是这一原因,汉典才认为“神”字是会意字,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这个闪电,就是今之电磁波。这个自然的物之精华,因其无形不能见而不可知,又是万物之源,使万物变化无穷显得神秘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易·繫辭】才说,隂陽不測之謂神,【孟子】才说,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老子》第二十一章 所论“道之为物”中,这个无形 的物之精华,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为道体(本体),所以又被称之为“神道”,才有“圣人以神道设教”说。这个无形 的物之精华是永恒的,故《老子》才有“谷神不死”之说,“谷神”就是分布在空矿中无形 的物之精华,又称之为精神。
汉典才认为“神”字本义是神灵,分布在空矿中无形 的物之精华,主宰万事万物之运行变化,体现在其大自然运行法则及规律上,这个规律就是随机,大自然运行法则就是“机”之杻纽,有机就灵,无机就不灵。
善于精神沟通者为神交。左宗棠读书修身8句,其中有“神交古人”之论。“神交古人”就是通过古典之言,与古之圣贤论神交,这就必须要领会古之经典之精神。只有领会古之经典之精神,才能与古人对话,把古之经典之精神,用当今之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与古人对话。左宗棠读书,要求“神交古人”,读古之经典必须“得意忘言”,才能领会古之经典之精神,即言外意。能做到此,才能“神交古人”。
唐·孟启 《本事诗·征异》:“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欤!”《三国志·诸葛瑾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这个“神交”是不言之言。还有“神愛”就是精神向往,“神读”而是心领神会,“神验”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由此可见,这个“神”,绝不是“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而是只有懂得中国古代哲理之人,才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神”,更不是“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而是万物之源。知此,就知中国古典哲学之本体是什么!中国古典哲学之本体是什么,就知老庄所论之道其道是什么!知其老庄所论之道其道是什么,就知什么是中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