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 || 张俊哲: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

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

本期人物档案

张俊哲,男,38岁,出生武汉,祖籍上海,现就职于某大型国企。

几乎对所有人来说,新冠肺炎病毒就像一个“不速之客”,而且,还令人生厌,竟然选择中国人最喜庆的春节前赶来,选择从九省通衢的武汉开始。

很多武汉人的生活都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彻底打乱了。而张俊哲一家,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4年后新房现甲醛

张俊哲,武汉出生,祖籍上海。“父母在,不远游吧!”他说,一直忙于创业,耽误了个人问题,家人也很是牵挂,终于在上海打拼10年后,2015年回到了武汉。缘分,让他找到了人生挚爱。2017年成家,2019年底,他们的结晶芥末豆出生。

4年前,他们在汉口北买了个新房子,由于担心甲醛,装修后没有急着住进去。岳父母一直住在全国知名社区——百步亭社区。张俊哲两口子也陪着岳父母住了过去。他们说好这次过年就在新房那里过,因为岳父肺不好,新房有电梯,方便上下楼。

2020年1月初,他们一家五口搬到了汉口北的新家。武汉的冬天比较冷。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家里一天24小时空调不断。不久后就发现还存在很大的甲醛味(后来检测是被适当的高温烤出来的),才3个多月大的芥末豆时不时就干咳。要知道由于被迫吸食甲醛而得白血病的婴儿案例屡见不鲜,于是,为了芥末豆的健康,他们又被迫临时住到了外面的酒店。这个时候是1月10日,距离春节还有十来天。大街上依旧是熙熙攘攘,没有看见武汉人戴口罩,毫无疫情预警的预兆。

当时,张俊哲最着急的是找甲醛检测的权威机构。可是,眼看快到过年,已经没有人愿意接活了。花了重金,人家权威才勉强答应来做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为3个主要生活房间都超过了国家标准。的确没想到,但张俊哲说:“埋怨没用了,当务之急是赶紧处理。”他托朋友从广州寄来除甲醛的原料,买好设备、戴好护具,自己动手了。按除完甲醛最低放置7天来算,回家住就正好是腊月三十。“除夕当天,还好,能在家里过年就行了。”

1月20日,钟南山正式公开说“新冠肺炎会人传人”,此语一出,武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住在酒店的张俊哲他们也非常担心。妻子说:“芥末豆跟着我们在外面住酒店会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毕竟三四个月也没打多少疫苗,什么抵抗力都没有,我们会不会就被困在酒店啊?”是选择现在就回家继续吸甲醛,还是在外面就这么待着直到1月24日,都非常棘手。他安慰妻子:“别自己吓自己了,现在回去也不是办法,保持好心态,再看看吧。”

就这样,一直在越来越坏的疫情消息中惊恐不安,张俊哲还不得不取消了之前订好了的年饭聚餐。为了活命的武汉人已经准备开始疯狂囤货了。直到22日,一个消息传出来后,他们懵了:武汉将在北京时间23日早上10点封城?封城!封城!封城!这可是建国后就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啊,这意味着所有的系统将在这一刻停摆!“转念又想,其实也没啥,只要我们在23日早上10点前回到家即可,就什么都安全了。”他这样想着。可没想到,真正的噩梦才刚开始......

岳父疑似染新冠

张俊哲57岁的岳父在3年前患有肺大泡和肺气肿,2019年都一直坚持用着协和医院医生开的肺支气管扩张的药。这种药没有治愈的效果,只能是维持。内行都知道肺这个器官的损坏和衰老是不可逆的,皮肤衰老可以打针使之更紧致,看上去更年轻,肺衰老了就真的老了,你想年轻也没有办法,就算你让它看上去更年轻都不可能。

所以对于他岳父来说,维持的基本定义,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不被细菌侵袭,保持较好的抵抗力且还不能感冒,感冒能致命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

从大年初一开始,张俊哲的岳父就有些许感冒症状,接着咳嗽,到喘,到发烧退烧再发烧,反复好多次过,如过山车般的感受,到最后咳得已经不能说话了,一说话就像要咳的令人窒息似的吓人,他们立马怀疑这正是新冠的症状,吓得赶紧准备出去就医了。

当时车还可以正常出入小区地下停车场。1月31日前,张俊哲还连续三天出去到麦德龙超市购买生活物资,超市已经开始需要测体温进入。多了很多全副武装的人,感觉像电影里面打劫的人一样,在各个区域晃悠,已经没有完全不戴口罩的,基本都是口罩+帽子,再多的就是手套、眼镜等。有的甚至戴着摩托车头盔,全身上下除了一身装备,你根本都不知道是男是女。

那时候,酸奶一类的售罄、方便面一类的售罄、防护和消毒一类的售罄......能买的虽然也不少,但少了好多重要物品。他又去周边很多不同品牌的药店囤健康物资,只要是开着的药店就挨家去问,感冒药、维C,特别是小儿感冒药、腹泻药等等,只要有的能买就买。他笑着说:“每次出去买东西都像不要钱一样,出去一次都是一两千的囤,同时也感觉每次出去就像有去无回一样,担惊受怕。”

“其实我们都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我得了新冠,我的老婆和孩子将无一幸免,那就只能抱着一起死,我们都会天天这样想,想起来真的很可怕!”这是张俊哲内心的想法。

最恐怖的还是来了,从2月1日起武汉施行更严格的宵禁,车辆和人需严格把控,不能随意出入。张俊哲岳父的病已经到了在家无法支撑的地步,晚上基本咳得完全无法入睡,口里念念有词“完了完了,要死了,要死了,已经受不了了”。

从2月2日开始,他们开启了“西天取经”模式,九九八十一难处处艰难,甚至要命。首先出小区门保安不让出,要请示队长及上级领导,好不容易出了小区,又要到社区居委会去开证明,也是一堆问题一堆质疑一堆不同意,一层层请示批准,最后才让出所属区域。防控一直在升级,到后来,除了社区居委会,还需要到街道去找相关部门签字盖章才让出相关地区。他们要跨区跨医院看病打针开药,感觉想活下去,真的好难好难。

分析来分析去,一开始他们就选择避开市中心的医院,因为人多、会有更大机率感染新冠,虽然他们也无法确定岳父是不是得了新冠,还是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30公里开外、人会相对较少的武汉亚心总医院,第一天查了CT,医生说应该不是新冠,回家吃药即可。他们感觉医生很年轻,听别人说好的医生和专家教授都去支援战疫一线了,后来才意识到这位年轻医生给的这个吃药的决定是多么的失误,而且只给开一天的药,那第二天第三天怎么办?也是无奈,只得照着处方去了汉阳的十几家大药房,终于算凑齐了两天的药,只能抱着吃两天看情况的心来了。他岳父实在是等不及了,拿到药的第一时间已经把当天该吃的药一股脑地全吃了,第二天一早又把药吃完了,但是30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好转,而且越发严重了,已经到了呼吸极度困难的地步了。

艰难的求医之路

2月3日是张俊哲妻子的生日,下午2点的时候,他还特意发了朋友圈,“祝老婆生日快乐!”原本很早跟她准备了神秘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晚餐,外带四份具有不同意义的生日礼物,没想到这个生日过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当天晚上6点还没吃过晚饭,岳父的哀嚎已快崩塌,不停地说着一句我只想打针只想住院,其实这个时候他的肺已被感冒病毒彻底攻陷,想象食人鱼已经把你吃的只剩骨头了,已无法独立站立,每迈出半步就会咳得无法忍受。这时他们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打120,老婆第一时间拨通了,说明了情况后,对方的回答是:“对不起,如果要120来的话,必须确定有接收医院”。张俊哲说:“听了这话,顿时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过,心想这是什么世道,一个普通市民凭什么可能确定医院会接受自己,这不是搞笑吗?”这还不是最搞笑的,最搞笑的是,当他打110求助的时候,对方告诉他,这事应该打120,这事不归我们管。“突然觉得打110、120就是个黑色幽默,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敢有多骨感,所以古话说的好,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靠谁都靠不住。那就继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呗。“张俊哲忍不住这样调侃。

这时选择去哪家医院又是一个烧脑的事,要能治病,人又不会很多,甚至还能收治住院,即使再远都可以,最终他们选定了57公里(平时不封路绕路的情况下正常30多公里的路程)外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事后证明选择这个医院是完全正确的决定,不然命都保不住。

等张俊哲和岳母陪着他岳父到达医院的时候,发现真的高兴的太早了,以为这里人少。在车上,远远看去,医院里没太多灯光,走近了顺着医院内部道路才看到外面和里面椅子上坐满了人,站着或席地而坐更多,门头上写着肝病、肠道、发热门诊和感染科门诊,车位停满了车,没有车位的随便停,只要不挡道。为了不被感染人传人的新冠,他们当时的防护也算是武装到牙齿了,摩托车头盔、面罩、做甲醛时买的护目镜、口罩、外套(打算不要了的衣服,可丢可洗)、大橡胶手套、鞋套等。门口执勤的人都穿着一体的白色护身服,什么都看不到,讲话问问题也不容易听清楚。

进去了才知道今天白来了,他们去的时候当天的号已经没有了,而且前面已经有300多人在排队。张俊哲说:“当时想哭但是哭不出来。这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去求医生,希望能帮忙补个号!”对医生来说,如此简单的事情也无法开恩,最后看在他岳父状况实在太糟糕才说,先跟你把氧气上了吧,然后明天的号凌晨零点开始放,可以到旁边的机器去排队。那时距零点还有3个多小时,左求右求都无用,也只能这样了。他岳父的脸都有点发黑了,完全只能瘫坐在椅子上,还不停的咳嗽,那状态说他不是新冠打死都没人相信。

在寒冬腊月的夜里,即使坐在车里不开空调,都是冻得手脚冰凉,等岳父把氧气输上后,他们才发现连晚饭都没有吃,除了从家里带来的几个小面包外,却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他说,那一刻,如果有一包泡面,也会觉得是美味佳肴,想想都很奢侈,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在煎熬之中,他岳父输了几小时氧。他去排队,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在凌晨排到了2月4日的号,感觉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终于可以看病打针了!“真恨不得此时到归元寺去磕几个响头,拜一拜,死神他终于暂停收岳父了,但如果想要看到病估计要到凌晨3、4点了,打到针应该是早上6、7点事情。”他告诉妻子,妻子在家带孩子。

这一个春节真就像电影的情节一样跌宕起伏。凌晨3点多,他们终于到了医生面前,医生说按现在的情况确实不是新冠,但还是要做核酸检测,1-2天可以出结果,针要每天来打,但不能提前开针,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披星戴月的赶在凌晨0点前到这里排队拿当天的号,才能续命。除了CT、核酸,还需要查血样,通过3个综合来判定是否是新冠。医生说,所以明天还要查血,早点回去,明天早点来吧。

从吸第一口氧开始,他岳父就再也不能离开吸氧了,所以张俊哲又在全市到处找朋友联系购买氧气枕和氧气机。每次从家里出去或从医院离开前,都要将4个氧气枕充满以便路上用,晚上如果不用氧气机是根本无法入睡的。也是从这天开始岳母从房间搬到了客厅睡,这一睡就已经近两个月了。

他岳父由原来的肺气肿,因感冒病毒感染而变成的肺炎,但又不是新冠肺炎,检查起来跟所有的新冠症状一摸一样,如果医术不高明,不仔细判断,很容易误认为是新冠,就可能直接被拉到方舱医院接受隔离。如果那样,就会由普通肺炎转变为新冠肺炎,得不偿失。毕竟一开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更多死亡的都是像他岳父这种肺功能基础差且抵抗力也差的中老年人。

他岳父艰难地打了8天针后,这种“幸福”戛然而止。由于武汉的防控升级进一步加大,所有跨区的就医一律停止,原来由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街道开的证明,在进入别的区域时已经失效了,为此他们与拦截人员发生争执,打市长热线、打几个区的防疫指挥部电话都没有人管这事,百般无奈,他们只得选择疫情等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之一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继续打针,都说那里是武汉市疫情等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之一的地方,不觉害怕极了。

不幸中的万幸

那天,他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连做梦都是去医院!用“草木皆兵”似乎尚不足以形容那时候张俊哲一家的状况。

从医院回来,他们全家就一直处于高度恐惧的心理。因为除了每天都要去到新冠确诊最多的医院接触那些确诊、疑似,家里还有一个嫩宝宝,没有任何抵抗力,也还没过打多少疫苗。如果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遭受传染,最终都会传到这个可怜的小生命上,她的人生才可能刚开始就要结束了。所以每次从外面回到家时,他们都需要从头到脚用酒精消毒,所有的外衣都放在进口固定的范围,绝对不能超出,张俊哲每次还要花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将车子里里外外都消毒杀菌。“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们开始每天为岳父续命的时候,全国最小新冠患者还没有突破6岁龄童。如果芥末豆一旦被传染,我们全家都将被隔离,她将被认定为全国最小的新冠患者。”

求生的本能,他们只能选择谨慎中冒险。从封城那天开始到3月16日,张俊哲开车跑了约2561公里。跑过的医院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分院、武汉亚心总医院、黄陂区滠口卫生院等。各项花费已超5位数。城虽然封了,但人心没封,还是有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热心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才让他们在与生命抗争的路上没有那么弱小和孤独。

从到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街道开车辆上路证明的那天开始,他们家的大门上就贴了“居家观察户”的红纸,上面还有包保责任人名单:上面有街道干部、社区书记、社区民警、网格员和医生的电话和名字,那些电话他们从来没打过,张俊哲总想着不要麻烦别人,当然也有感动的慰问,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打电话来问岳父的身体情况,还有政府送的免费福利菜,其实挺欣慰的。虽然遭遇了这么多,但人间自有真情在,温暖还是可以融化这个寒冬里偶尔拔凉的心。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岳父最终确诊不是新冠肺炎。所以,尽管历经艰辛,苦尽甘来仍是值得。

经历了这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张俊哲一家的生活逐渐归于正常。张俊哲告诉我,他已给孩子预约了打疫苗,他只希望这一场疫情尽快结束!

本书简介: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示疫情之下中国人真实状况的书《山河无恙——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由湖南作家刘志军(笔名:司马戊)倾力创作,计划写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100个人在抗疫中的故事,或平凡,或感人,都是正能量、真实的。已入围的故事人物包括医护人员曹丽君、李德祥、王裕虎、俞华、彭庆娟、肖扬帆、熊德术,志愿者汪勇、武耀光、史四群,卫源,韩红、陶莎,文艺界人士王跃文、方方,肖毅,企业界人士王丽萍、李漾波,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武汉居民费飞,张俊哲,患者杨维军、王瑶等。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我们应该致敬这一段历史,致敬这一个民族!于是,真实地记录国人在这场战“疫”中的群像,客观地留存这一段珍贵的历史,就成了这本书的初心——只为这个民族留一些珍贵的记忆!

出版策划:湖南读书会

书名题字:胡有德

相关对接:如有素材或人物线索提供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363928454

延伸悦读:

山河无恙 || 曹丽君:既已许国再难许卿

山河无恙 || 卫源:错过了汶川救援,我不愿错过武汉

山河无恙 || 武耀光:这一次我成了家人的骄傲

山河无恙 || 杨维军:这一次,刻骨铭心

山河无恙 || 俞华:逆行者战疫日记

山河无恙 || 费飞:不被抛弃,决不放弃

山河无恙 || 汪勇:“传奇”的背后

山河无恙 || 熊德术:心中有信仰,人间值得

山河无恙 || 王裕虎:襁褓里的孩子就叫“援鄂”

山河无恙 || 肖毅:战“疫”,我用镜头见证

山河无恙 || 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服务一线,我们在所不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