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我的“战疫”故事
我在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的最后一天
作者:夏梦琪 西山林场
筹稿:李继磊
编辑:魏琦
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北京的时候,根据北京市委组织部《继续推动市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下沉参加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园林绿化局工作部署,我被派往北京市东城区胡家园社区进行下沉防疫工作。
5月的北京,凉爽、舒适,因为疫情而带来的紧张气氛也似乎缓和了一些。从5月1日起,我就告别了西山林场,告别了一起工作的同事,来到胡家园社区,与社区的志愿者们工作在一起。因为疫情有些缓解,开始出现了居民不配合、外卖强行乱闯的情况,开始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真的能坚持到最后一天。
5月31号的那天,我照常来到胡家园社区进行站岗防疫,不过不同于以往的是,那天,是我以“市园林绿化局下沉防疫工作人员”的身份,站在胡家园社区的最后一次。
我在下沉岗位的最后一天
也许是老天的不舍,也许是老天的眷顾,那天早上的北京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躺在床上的我听着窗外的雨声不禁担心起来,这要是站岗执勤怎么办啊,打伞?不成,不方便,而且容易扎到来往的居民,雨衣?唉,也不太方便,这个月怎么竟是这样的雨天啊。就在这样的思绪中,雨在开始站岗执勤的时候停了,我想可能老天爷也不太舍得我们吧。
一个月的时光就在那天将要过去,我上岗去的步伐开始变得轻盈。4个半小时的站岗时间似乎像流水,也在悄然中流逝。那天的居民,依旧有人在问“你们什么时候撤?”也许他们在听到“今天是我们站岗的最后一天”这个答案的时候,也有些吃惊吧。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居民还特意停留下急匆匆的脚步跟我们道别。那时的我才意识到,原来居民们不拿我们当麻烦,而是保护伞。
外来人员进行访客登记
那天的我,看着主动在大门前停下车、伸出窗外拿着出入证的手,听着手拿健康码的外卖员主动在大门前急停下的刹车声,不禁想到刚刚来到那里时的场景。
我手拿着体温计,面对外卖员、快递员、路人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时,身后的社区志愿者大爷大妈们挺身而出替我们解答,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指路,似乎只在一瞬间。我站在小区门口,听着天南海北的口音,从竖耳辨音到熟练对答,似乎只在一瞬间。我一个人站岗,无法去卫生间、无法去打水的时候,没有班的社区志愿者大爷出现了,他拿起了我的红袖标,对我说“你去打点水、去个卫生间吧,我替你”,从孤立无援到满眼泪花,似乎只在一瞬间。“您好,出入证有吗?”这简单的话语,从生硬到柔软,似乎也只在一瞬间。执勤的我们常开玩笑道“以后回单位了,见到同事第一句话,估计反射就是‘出示一下出入证’然后开始摸体温计在哪里。”
与社区志愿者们的合影
那天的胡家园,来往居民,我似乎都认识了。“刚买菜回来?”、“今天没带狗出来?”、“感觉您今天没溜多会儿啊”。从眼生到熟络,也只是一个月的时间。
5月的最后一天岗,没有社区的志愿者大爷大妈们相伴,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并没有缺席我们的离开。因为他们,我们的离开充满了粉红色。
那天的他们,没有带上红袖标,但是却带上了手机。他们拿着手机与我们合影,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他们对我们说着感谢的话语,他们与我们回忆着一个月的点滴,那时的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渐渐变黑的皮肤正是我们之间粉红色的友谊。
下沉组员合影
5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个月,我知道了社区的艰辛,了解了社区的温暖;知道了志愿者、外卖员、快递员的不容易,了解了居民的高度理解;知道了先锋的应所应为,了解了甘于奉献的意义。5月的我,用微笑代替“苦、累”。
6月1日,回到工作岗位的我,看着社区大妈发来的感谢短信,突然开始想念起了在胡家园社区执勤的日子。听着同事寒暄的话语“你黑了”“你瘦了”,我微笑的想“也许这就是每天往返4个小时、160公里所收获的粉红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