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食疗粥,清热生津凉血
今天看一位腹泻病家的舌照,发现,舌苔雪白。这么寒湿,出现拉稀,是有可能的啊。
细细一看,当下正在喝的方子里面,几味寒药,量最大的,是一味生地。
(生地黄)
听病家自己陈述说,过去一直是红舌,无舌苔。喝了这个方子后,天天狂跑厕所,实在是受不了了。
哦,这下,明白了。大夫开方时,是对症的。现在么,可能,是需要换方了吧。
那就只能再去找开方大夫面诊,再拟个针对当下症状的方子了啦。
生地,在中药中,归入清热凉血药,这个分类。
生地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主治:调理热病伤阴,舌红烦渴,津亏便秘,阴虚发热,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这生地,是用来调养舌红无舌苔的,所以,方子里面出现这味药,大约是对症使用的吧。
生地吧,因为它味甘性寒,有清理营血热相的效果,这样,临床上,就用它来凉血。
有一些会导致身体烦热的病症,有考虑使用生地。
记得,有一个清热的方子,叫做“清营汤”。
它用来调理的症状中,有这样的几种情况,感觉到热乎乎的,难受得不行,晚上更为严重。睡不好,有时还会说胡话。
同时,又有舌头色红,这样的情况时,就需要用到生地了,就用生地的清热凉血的功效,来对症调理这些个症状。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在生活中,有时候,能看到的。
比如,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
新鲜的地黄,长成黄色的,看起来,有一点点像是小个儿的白薯。
(新鲜地黄)
用陶瓷刀切开看截面,有些长得密实,有些松一些。嗯,地黄忌铁器,所以,要用陶瓷刀来切。
如果要拿来入药呢,会在切之前,就先放在水盆里面,看看是否会沉。
有些鲜地黄会浮起来,有些半浮半沉,有些完全地沉下去。
沉下去的这些,用来入药。半沉的也可以用用,但是,不如沉下去的。
(新鲜地黄切面)
浮起来的这个,一般就不考虑拿来入药了。
新鲜地黄,切起来,有点像切胡萝卜的感觉,汁液有点粘稠。
那是否可以像胡萝卜炒肉丝那样,拿来炒菜?可以的。可以炒肉丝,切细了,看起来有点像生姜丝。
(炒地黄丝)
还可以腌泡菜,当作酱菜来配稀粥喝,也是挺养阴的。
我们常见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里面就有这一味药。
就是用地黄的滋阴清热功效,来调理阴虚火旺的一些症状。
比如:口干口渴、头晕眼花、消渴病的热盛伤损了阴津,等等……
(熟地黄)
如果阴虚火旺的症状太过严重了,那么,可以考虑,炖些生地黄粥来喝。
煲粥煮汤用的地黄,可以用晒干的生地黄,也可以用新鲜的地黄。两者,在某宝都能买到的。
按食疗药膳方子来做,还是挺简单的。
生地黄粥
食材:生地黄汁50ml,大米100克。
烹制:取新鲜地黄500克,洗净,用陶瓷刀切开,捶烂,用纱布包住,拧出汁来。约一碗左右,大致是50ml吧。
大米洗净熬粥,快熟的时候,把地黄汁倒进去,搅拌均匀。再煮几分钟,就可以喝了。
服法:趁温热,在空腹的时候喝。
功效:用于调理虚劳无力、瘦弱难长出肉来、总是觉得身上热热的,这种热的感觉,像是有热感,从骨头里面,向外面透发出来。
(酸枣仁)
生地黄枣仁粥
食材:生地黄汁30ml,酸枣仁50克,大米100克。
烹制:取新鲜地黄300克,洗净,用陶瓷刀切开,捶烂,用纱布包住,拧汁,约30ml。酸枣仁打成粉,都倒在快熟的粥里面,搅匀了,再煮10分钟。
服法:趁温热,在空腹的时候喝。
功效:用于调理虚劳无力、感觉骨头热腾腾的,似乎有热,从骨头往外透发、四肢无力、越来越瘦弱、心烦睡不安。
这两个药膳粥,都是用于滋阴清热的。如果,喝了之后,症状有明显的变化了,那么,可能是需要根据症状,来斟酌着换方子的。
养阴很简单,就是大鱼大肉。消化不了?那就养脾胃吧。
生地性寒,不是可以一直喝这个食疗方子的。
得根据症状来哈,以免把体质喝得偏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