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正道:双视角下看北影节,独特自我与创作者表达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陈正道通过微博发布了长文《埋下电影未来种子》,他在文中分享了自己作为本次电影节创投训练营监制的感受。监制身份之外,他和巩俐、陈坤、乌尔善、张颂文一起组成“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短短数年,从新生代导演到华语电影备受瞩目的创作者,再到国际电影节评委,导演陈正道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电影“埋下”了一份新意和能量。
这一次,拥有双重身份的他在电影节与新生代影人们相遇,他称自己刚好经历完新人时期、来到电影的“中间”时间,以这样的视角看现下新生代的创作者们,他觉得“他们的创作门槛低了,但对于自我表达的要求却更高。”
随着电影节闭幕式的到来,他从“过来人”的角度和年轻的创作者们聊电影,对入围作品认真审视,为自己欣赏的作品和创作者送上支持;面对新机遇和新局面,在新时代给观众更多观影体验可能是他不断追求的创作方向。

双重身份,多重视角,一种初心

以双重身份穿梭于红毯、评委见面会、创投会,陈正道不断切换频道,这让他回忆起自己还是影迷的时候:为了能够多看电影,买票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影展,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阿莫多瓦、张艺谋和李安。
06年,他25岁,执导的爱情电影《盛夏光年》获得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陈正道的名字开始被业界关注。
此后,电影《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让观众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谈情说爱”“挥洒青春”的导演,当他摆弄起悬疑惊悚,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屏(悬疑剧《摩天大楼》)他都游刃有余。
今年,电影《盛夏未来》全国公映,这部用细腻和敏感捕捉青春滋味的影片在豆瓣13万+人评价、收获7.4评分,成为近年来青春片中难得的黑马;此前,电影《秘密访客》掀起了一波影迷“解析热”,该片探讨了关于校园霸凌、家庭关系等多个社会议题,加之新颖的拍摄视角和用菜肴做隐喻的方式,让观众各种谜题和线索里欲罢不能。
一年两部话题作品,类型不同一样有炸点,这似乎印证了他的创作态度:“我的电影人生进入下半场,希望把我拍过的类型、与观众的交流、得到的经验、每个类型的优缺点、哪些好玩哪些擅长或不擅长的都进行融合和混合。或许可以拍一部烧脑青春片,或许是家庭惊悚温情片,我觉得混合类型可以在新时代给观众更多的观影体验。”
这样的心愿在《盛夏未来》和《秘密访客》中可窥见一二。面对自己的作品力求“混合”出万花筒般的迷人效果,当他卸下导演身份,面对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代导演们,他给出了前辈的耐心和经验,在微博长文中他表示自己其实是“抱着私心希望跟年轻有力量的电影人沟通和交流”。在他看来,北京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和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培养新锐也至关重要。
本次电影节的创投训练营便应该成为这样做“职责人”:“它真正的意义是埋下一粒电影新生命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这些年轻导演们的才华以及电影节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会茁壮成长。”在他看来,本次创投训练营的四位90后新生代导演代表了专业的多元类型选择,或许也代表了未来十年电影的新希望和新选择。
他还分别针对本次创投训练营的四部作品,包括黄骁鹏的《老虎卡门》、陈羽嘉的《角度》、陈林鹏的《除夕夜》和周璟豪的《洛桑》送上专业且诚挚的个人感受,并表示第一届创投训练营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更多多元化及风格化的作品和创作者已经在路上。
因创投而频频与年轻电影人“相遇”,关于年轻创作者正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创作人才、拍摄门槛、播放要求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要求降格”是当下年轻创作者们面对的时势,毋庸置疑,电影创作对于新生代来说变得更包容。
同时,陈正道也坦言年轻的创作者们正不断面临挑战:当呈现变得简单,过去观众对于电影所抱持的“朝圣”或处于“黑盒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面对当下的“分众环境”,用怎样的呈现方式迎接观众称为新生代电影人的“挑战”,“他们将有更多的计算和担忧。对年轻人来说,创作者'喜欢什么,要讲述怎样的故事,要讲给谁听”变得更重要。
切换至评委身份,他则表示自己一方面有喜欢和被感动的作品,并且会努力为这样的作品进行应援;一方面也会在其他评委的意见下用不同观点对不同影片再度进行审视。作为本次评委团中较为年轻的存在,他觉得自己更多的是听取,同时也尽力表达自己对部分作品的喜欢和推荐。
而面对今年电影节“新机·新局”的主题,他则用“老将新秀齐发”来形容。在他看来:“真正的「新机」,首先是任何产业或是任何文艺表达处于蓬勃发展的时候,都是老将新秀齐发。即老将依旧持续发挥他电影影响力,持续拍摄更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而新秀则不停的带来更多可能。”
兼具评委和创投监制双重身份,他自本届北影节看到了中国电影正处于老将新秀齐发的状态,而属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强心剂,则是有经验的人能够分享经验,年轻创作者能够提供更多新鲜观点,“任何事情只要能够融合,便可以创造新的未来,并且避免错误的道路。”

 回归作品,关于未来,无穷设想

无论是业界还是影迷,擅长拍摄类型片似乎是很多人对导演陈正道的认知,即便他自己更倾向于“混合”不同类型制造惊喜。其实在他看来,自己大部分时间会考虑观众在两个小时中的观影感受,因此在创投训练营中他也提醒年轻创作者,当下观众的变化和喜好。
陈正道很关心观众走进自己的电影时是处于怎样的情感状态,“但是无关类型,情感重要的是共情,每个电影导演可能一生都会处于对不同类型的探索中,但每个导演一生都在讲一个情感故事。以我为例,无论我拍摄什么类型的影片,我最终主题都是自我认同、自我追寻、自我和解。”
从奔波于各大影展的小影迷,到拥有话题影响力的知名导演,23岁开始拍片的陈正道可以说是在片场学会了关于电影的一切,非电影科班出身的他边拍边学,片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他的“恩师”,而那些用作品影响他的导演们,则让他坚定了从设计师调转航道,走进片场的信念。
在他看来,电影并不是一门专业的技术,更多的是讲故事和表达创作者想法的载体,他觉得任何方式都可以称之为电影,无论是作者电影、文艺电影、类型电影或者商业电影,任何类型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因为有不同的人看电影,就有这种独特的自己。”
如果真的要对年轻创作者说点什么?
陈正道觉得:“当你勇敢的进入电影行业,记得勇敢之后,要坚定信念,要对此后发生的事情坚持再坚持,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做电影,那么你注定无法坚持到最后。”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温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们设置成星标哦

现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