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个冬季养生小妙招,轻松应对畏寒怕冷、感冒、脑卒中
冬季养生
立冬之后便进入了冬季。栏目组曾向观众征集问题“在冬季有哪些困扰你的疾病?冬季养生你想知道哪些方法?”根据观众的留言,我们整理出三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何娟为大家讲解冬季应当如何应对这些疾病。
1怕冷,最恼人的问题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女为阴,男为阳,女性先天是阳气不足的,所以女孩子到了冬天,大部分都会有点怕冷,手脚冰凉,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比较轻浅的阳虚,如果再加重,可能未必到冬天才会出现这种怕冷的症状,一年四季都怕冷,这就属于阳气大虚。
【阳气不足易得疾病】
过敏性鼻炎、容易感冒、痛经、脾胃病
阳虚比较常见就是怕冷,但是阳虚也可以引起来很多疾病。一受凉或一降温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这是由于降温,人体阳气不足以抵抗寒邪引起来的症状,有的表现为脾胃病,吃点凉的就开始拉肚子,一些人容易感冒,抵抗力减弱。
>>>>姜
姜是属于辛温之性,有温补阳气的作用,本身是非常重要的药食两用的物质,但是吃多了也会带来比较多的问题。
姜虽是辛温之性,但它是发散的,发散的时间太长了,也会对人体的气造成耗损,如果量没有把握好,就会出现上火、嗓子疼、牙疼、长溃疡,还可能诱发痔疮。
- 冬季正确吃姜补阳虚的方法
- 每天食用量不超过6克
- 配合补气药和清火药
>>>>参姜水
【药材】
菊花:清头面部的火热证为主体,偏于清上部火热,治疗牙疼,眼睛长麦粒肿,牙疼等
槐花:清热凉血药,偏于走下部,特别是对肛裂,痔疮等效果较好
生姜:温补阳气,散寒
党参:补气
【做法】取生姜、党参各6克煮水喝,可以避免长期吃姜耗散阳气,如吃姜后出现上火的表现,可依据症状加入菊花或槐花,每种花3克即可。
菊花清上部火热,槐花偏于下部,牙疼和痔疮同时犯的时候可以菊花和槐花同时用,菊花4-5克,槐花3克一起泡水喝。
【注意】菊花苦寒之性比较强,如果是阳虚患者,不能经常喝菊花水,主要用于制约生姜的温热之性。
【专家提示】冬季因阳虚导致的畏寒怕冷,可以通过吃姜来缓解,如果想一边吃生姜温补阳气,又防止散气太过,党参,西洋参,黄芪都可以用。
2脑卒中,最危险的问题
脑出血是由于吃降压药,发病越来越低,但是脑梗的发病是越来越高,脑梗的发病主要是脑血管的血液慢慢的运行不动形成栓塞。
到了冬天,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天气一冷,血管收缩,管道变狭窄,如果血液粘稠度高,就很容易发生梗塞。一年四季中,脑梗发病最高的季节就是冬天。
低血压也会导致脑梗,低血压说明心功能弱,心气虚,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能力差,低血压的病人到了冬天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中医认为,脑梗是血瘀所致。高血压人群体内多有痰湿,痰湿会导致血瘀,增加脑梗风险;而低血压人群往往有气虚的问题,气虚也会导致血瘀,同样会增加脑梗的风险。
>>>>低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1)注重穿衣保暖
2)每天适度运动
冬季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发生梗塞,多运动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脑卒中。运动要有分寸,建议步行6000-8000步之间。
3)晚上吃些补气药
心梗脑梗最容易在一天当中的夜晚发生,熟睡之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血液运行缓慢,晚上临睡前吃点补气的代茶饮或吃生脉饮。
补气代茶饮党参10克或黄芪30克煮水喝。注意:高血压的人群不要喝。
4)早发现,早就医
人体的脑神经细胞是全身所有细胞当中唯一死了不能再生的,如果发现的时间长了,所有的后遗症都很难复原。
【专家提示】出现语言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口角流涎等中风症状,应及早就医。
>>>>参须仔鸡汤
【食材】
乌鸡1只:补肾阳,补肾精
人参须10-15克
葱1棵:补阳气
姜3片:补阳气
【功效】温补阳气,适用于身体虚弱,贫血、手脚冰凉的人。
【用量】一周喝一次。
【注意】高血压的人群想喝汤最好不放参。
3感冒,最常见的问题
感冒是冬季最常见的疾病,对年轻人来说感冒是小病,对老年人来说感冒却会带来致命风险。冬季感冒以两种证型为主:风寒感冒和寒包火感冒。专家告诉我们,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人在冬季的感冒都体现为寒包火的特点。针对寒包火这种类型的感冒,应当以清热为主。
>>>>感冒的类别
1)寒包火感冒
先有嗓子疼才出现感冒的症状,主体原因是有内火。主要是吃饭肉类吃多了,先有食积,积热内攻,内外邪相合导致感冒的发生。这类人平时吃饭就要注意,不要大鱼大肉一次吃得太多。
【症状】感冒流涕、咽痛、扁桃腺炎、发烧、咳吐黄痰
预防寒包火感冒,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清开灵用量需要多一些。
2)风寒型感冒
直接鼻子有症状,嗓子不疼也不发烧,或者先出现怕冷,流清水鼻涕,这种多数是纯粹的阳虚气虚,可以用玉屏风散这类药来预防。
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风寒感冒
葱豉汤
【食材】淡豆豉30克、小香葱4-6根
【做法】豆豉先煮15分钟后下葱,再煮1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通阳发汗
单用苏叶
苏叶10克,单独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