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马鲁︱“夕阳红”灯塔
微微泛着铜绿色的卡洛琳海滩(Carolins Bay)
不少人觉得这几颗乱糟糟的松树应该砍掉,因为遮挡住从海滩方向看过来的视线,布莱克特灯塔只能若隐若现,殊不知对于一个退役的灯塔来说,能够屹立不倒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是一座新西兰相对留存极少的木制灯塔。
这种灯塔叫做布莱克特灯塔(Black's Lighthouse),布莱克特是个人名,在新西兰的灯塔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
从理论上讲,灯塔这么重要的一种人工建筑应该秉承越结实越好的标准,以便抗拒海边腐蚀性的气候和狂风巨浪的威胁,可实际上这在工程学上几乎是做不到的,所有的工程学成就其实都是一种妥协,因为在设计、施工、运输、维护以及成本方面都需要综合考量,在1870年代,还都倾向于采用石头建造灯塔,但在提马鲁这并非是最佳的选择,当时执掌新西兰灯塔设计方面的布莱克特研发了木制结构的灯塔,发现除了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建造,毕竟,金字塔当然很结实,可是需要建设几十上百年,那些在港口小心翼翼试探着希望避免搁浅的船只可等不及,前前后后布莱克特为新西兰设计了十六座木制的灯塔,极大加快了投运效率,这其中哪怕只是因为提前了那么一点点时间从而使船只避免灾难的话,其中都是功德。(而且木制灯塔的优势还有省钱!那个时候新西兰可不是一个很富裕的政府,很长阶段经济都是极为困窘的)。
当然,木制灯塔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防火问题突出,比如寿命短,容易腐坏,维护量大,凡事自然有利有弊,后来混凝土和钢材的大行其道使得木制灯塔退出了历史舞台,至少变成了配角。木制灯塔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容易搬迁,提马鲁这座灯塔原址在 Le Cren's Terrace(后更名为 The Terrace),1878年7月1日投入使用,当时设计是煤油灯,1890年换成了煤气灯,1920年换成电灯,直到1948年才换成了现代灯塔照明的透镜光源。
1970年3月,灯塔被新的港口灯取代(这就算是内退),赋闲十年后,灯塔被移到毛利公园,每天听听唱红歌,拉拉二胡什么的,2010年11月,灯塔三易其址,来到现在呆的这个地方,对于木制灯塔来讲这算是很好的结局,所以有那么几棵松树庇护一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大风大浪也是经过见过,梦里或许依然涛声依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