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道人们的追求是现世长生,这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所以不少人就只得轮回。故事说了一位女道人,年龄不到三十岁,出生在江南,忽然有一天,有人向她索要上一世的欠款,数目不少,有百万钱!
【原文】
温叔皮(革)之女,嫁秀州陈氏子,既而仳离,居家学道。有杨道人者,亦士大夫家女子,与之同处。绍兴二十四年,温赴漳州守,过泉南,馆于漕使行宇。女与杨及二婢在西房,夜半,忽大呼捕贼。温杖剑往,见杨之婢高举手向梁间,初无绊缚,而牢不可脱,其旁青衣童,年可十四五,腰下佩一物,类药笈。温叱之曰:“汝何人?敢中夜至此。”曰:“我京师人也。杨道人欠我药钱百万,今来取之。关君何事!”又连呼数声。正争辩间,倏已灭。温遣招天庆观道士郑法询治之。及至,婢缚既释,无所施其术。时杨氏年未三十,江南所生。所谓京师药钱之语,或以为宿世事云。
【白话语音文字版】
温叔皮(名革)的女儿嫁给了秀州(今浙江嘉兴)的陈家,后来她被丈夫离弃,就回到父亲身边,居家学道了;有一位杨道人,也是士大夫人家的女儿,她来跟温叔皮女儿同住,两人相伴学道。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温叔皮赶赴漳州做太守,路过泉南(今福建泉州),住在了转运司开设的官舍。他女儿和杨道人及两个婢女都住在西房。夜半时分,温叔皮忽然听到西房这边有人大呼抓贼。他马上拿着剑冲过来,现场只见杨道人一个婢女的双手高举向房梁之间,好像是被捆住了,虽然看不见绳索,却感觉牢不可脱。婢女身边站着一个青衣童子,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他腰下挎着个物件,像是药箱。温叔皮呵斥道:“你是什么人?敢大半夜到这里来!”小童子说:“我是京师(东京汴梁)人。杨道人欠我药钱百万,现在我来取钱。关你什么事?!”小童子说完又连呼好几声。两人正在争辩,小童子忽然消失不见了。温叔皮马上派人请来天庆观道士郑法询过来整治“鬼怪”,等郑道士来到现场,捆绑婢女的无形“绳索”已消失,他也无从施展法术了。那时杨道人还不到三十岁,她是出生在江南。小童子所谓的“京师药钱”,有人认为应该是杨道人宿世的“欠账”。【祥宏点评】:仳离,专指妇女被丈夫离弃;温革,字叔皮,福建惠安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本名豫,因耻与降金的宋将刘豫同名,愤而改名为革。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任漳州知州,后提升为福建转运使;故事发生了《夷坚志》常见的“时空重叠”,似乎这种事在宋代不鲜见,它发生在真实历史人物身上,显得更靠谱。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9-《夷坚志》中的道人道士)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