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你们的假期肯定是这样过的...
文丨周景
01
记得刚上大一时,放寒假,从图书馆借了七八本“正儿八经”的书,类似于教科书、教辅之类的读物,希望自己假期好好充电。
当时备着书包,沉甸甸的,心里很快乐,“这都是知识的重量啊~”
结果,你懂的。
开学的时候,又灰头土脸、原封不动地背回来了。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再放假的时候,就溜进图书馆的小说库。结果...
居然来迟了,那帮家伙提前下手了,把好看的武侠小说之类的书,全都借走了!只剩下琼瑶之类的言情小说,让人无可奈何。
02
前几年放假回老家的时候,路过以前一个图书店的门口,发现他们已经搬到了附近更偏僻的路口,更狭小的房间。
心里隐隐有些难过,智能手机的发展让阅读触手可及,但又似乎让阅读离我们更远。
以前我们可以在书店里蹲着翻阅书籍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不知道那个图书店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03
放假时间长了,家人也会嫌弃好吃懒做的你。
放寒假了。你没回家时。你妈:“宝贝,你们啥时候放假?”
放假回来以后。你妈:“兔崽子,你们怎么还不开学啊?”
慎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每次放假,都有一种琅琊榜里梁帝说的“积食懒动”的感觉。放假一个人在家,原本计划出现在书房的你,不知不觉就躺到沙发上看电视了。
今年国庆放假第一天,我就哪里也没去,在家把刘同的新书《我在未来等你》看完了,近40万字,看的很过瘾。故事有点影视作品《十八岁的天空》、《谁的青春不迷茫》、《夏洛特烦恼》的影子。
不受限地看电视、看小说、玩游戏,可能是很多人假期的常态吧。
04
之前看到一句话:
个人观察那些官员、老板、高管群体,基本没有法定节假日周六日的放假概念,他们是想休息时就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就是休息、学习钻研就是休息,因为事情排得满满的,他们靠成就事件驱动、责任使命驱动。
普通人才有节假日、周六日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周六日基本是睡觉补觉、工作忙碌后的不知所措,所以需要看电视剧、看个电影、游戏、打牌、喝酒等负向循环的事情去填充,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消耗,所以上班累,休息更累。
工作以后,放假的概念就已经死去。这和学生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多人在假期甚至比上班时更为忙碌,忙着优化工作的事情,为来年做准备;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寻找另一种人生的历程。
05
每次放假,很多同学都会立很多flag,等到快要开学的时候,看看计划的进度,然后再红着脸悄悄地删除掉。
很多计划,如果不是我们真正全身心想去做的事情,只是别人眼里或者你认为是对的事情,通常都会在假期败给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以及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时间了的事情。
放假是一种好玩的状态。
放假前,我们期待、渴望,甚至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再快点;等到放假,经历初期的亢奋,再到中期的无聊,好像每次放假的经历和收获都和我们假前预期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带书回家,却从未翻过;我们带了任务回家,却从未启动过;我们带了计划回家,却从未动手完成。
最后,带着一丝忏悔和遗憾,打起精神,迎接假期的结束。
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
景夜思(ID:zjyesi)
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