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路50号(原徐汇公学)

虹桥路50号徐汇中学(原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是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开办最早的新式教会学校。1850年由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创办,初名圣依纳爵公学,吸收中国贫家子弟入学。民国以后,按中国新学制分为中学和小学,1930年增设高中部。1932年改名徐汇公学,亦称徐汇中学。校址在漕溪北路徐镇路。今已改建大厦。

徐汇公学已走过了一百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开创之初十几人的小学堂到今日拥有七个年级,几千个学生的完全中学,实属不易。作为天主教在上海开办的最早的教会学校,它的教育体制,学科设置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引用1914年5月,上海镇守使郑成君至汇学参观时,陪同的上海县知事洪泊言的演讲:“今日观徐汇公学不胜钦佩。可称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年代既久,办理又发达。德育、智育、体育三者无一不竭力研究。更有三种特色,为他学堂所不及者。一、不谈政治;二、尊重人格;三、学科完备。故曰为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也。”徐汇公学的创立在上海近代教育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清光绪四年(1878年),因时局稳定,学生激增,旧校舍不敷应用,决定建三层大厦一所,后加高一层,即今之老校舍(已于1991年改建为尚学楼)。接着,又建西校舍二层(已于1991年改建为重德楼),上层为教员宿舍,下层为教室。1905年,学校为提倡体育,又新辟运动场,即今之大操场。1904年2月,学校因教外学生急增,故设上、中、下三院,实行分院管理。上院、下院授内生,中院课教外生。上院生有宗教活动,修养身心;教外生亦组织讲学会,后改“规勉社”。学校因而实行分层次的宗教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学生毕业后,送震旦学院或外洋大学进修深造。     

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公名建常,又名良,字相伯,生于1840年4月17日,十一岁入徐汇公学就读,犹好科学与数学,成绩优良,为汇学第一批学生。1862年入耶稣会,1872年任徐汇公学校长,1903年受耶稣会资助,创立震旦学院,任院长。在他主持校务期间,震旦在上海名气很大,培养了许多精通中西学的有志青年。1905年,因与外籍教士意见不和,另与严复、袁希涛等创立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的爱国大学之一。震旦与复旦的创立和扬名离不开马相伯的努力,离不开马相伯早年在徐汇公学所受的教育和熏陶。  

除马公外,李问渔、蒋邑虚、徐宗泽、沈礼门、沈容斋、潘谷声、张家树等汇学旧学生都曾先后担任过母校的校长和教员。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讲述他们从外籍神父那里学来的知识。这些知识西方人看来实属平常,现代人看来浅显,但在当时普通中国人看来是新奇奥妙的,他们对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汇公学是上海近代西式教师的养成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为培养中国所急需的西式教师作出了贡献。 

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沪上名流云集落成仪式,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典礼,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崇思楼”。

崇思楼这次修缮前样子,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学校现占地38.6亩,建筑面积24882平方米。

例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被徐汇区政府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的崇思楼成为国家4A级景区徐家汇源的一个重要景点,双休日和节假日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崇思楼为砖木结构假四层(三层加屋顶阁楼),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屋顶为“孟莎式(Mansard)”建筑样式,铺石板瓦,上有法国式老虎窗。整个立面用壁柱强调出竖向构图,正中老虎窗顶形成巴洛克式的“破山花”。建筑立面为清水砖墙面,红砖壁柱,柱头为典型的科林斯柱式。

崇思楼修缮保护工程始于2009年,修缮工程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保护原则指导下,通过详细的现场勘查、测绘和大量的历史考证,将崇思楼的外貌修复到其建成时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尊重它的历史真实性,修缮严格按照原有的建筑特性、材料质地、施工工艺进行。既保护有形的、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使无形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实物之间能够互相依存。

在修复中,注意保护外立面材料的岁月痕迹,尽可能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使修缮后的崇思楼修旧如“故”存其真,还其他本来的历史沧桑感和岁月价值。同时在室内设计中,重新梳理布局,创造性地利用空间,充分尊重并延续了崇思楼既有的风格、特色和保护利用价值。

上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崇思楼大修时,原孟莎屋顶被改后的状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也改变。

崇思楼修缮后的北立面(即虹桥路)

徐汇公学因奉耶稣会祖圣依纳爵为主保,故亦称依纳爵公学。这是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历年主持校务的,大多为法意两国的神父,学校的内部组织及其管理方法,除具有耶稣会学校的风格外,还带有浓厚的法意两国教育制度的色彩,这是与当时国内学校不同的。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

1931年,教会向中国政府教育部门办理立案,易名徐汇中学。1949年上海解放后,实行学校教育和宗教分离的政策,并取消分院制。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现校址为虹桥路50号。

徐汇公学毕业的学生可直接进入震旦大学,被称为中国地质学三大伟人之一的翁文灏也曾是徐汇公学的学生,他毕业后直接升入震旦,后又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还有名翻译家傅雷,也曾在徐汇公学就读,无可否认,在徐汇公学所受的教育都对他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曾在新校舍的小礼堂前留影纪念。

新校舍的外立面为砖石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共四层。外墙由水磨红砖与人工凿毛的花岗岩为主材构筑而成。以小礼堂正门为轴线,两侧则各有9根高达顶楼的科林斯式柱子,成为主要的艺术风格体现。东西两侧的入口廊柱也为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由多立克式、爱奥尼式,进而演变为科林斯式,据说其创作灵感源于设计师将一只花篮搬至柱头的美好愿望。据西方艺术史家李格尔在《风格问题》一书中考证,科林斯式柱头的装饰纹样为“莨苕叶纹样”,是由古埃及象征太阳的莲花纹、棕榈叶纹样变化而来的。柱头上的莨苕叶纹被作为花下的杯状环托,而花则由棕榈叶纹构成。由于莨苕叶纹具有很强的“适合纹样”的特点,也就为建筑师处理整幢楼的建筑雕饰提供了统一基调,他把小礼堂正门的圆拱形砖雕门饰、圆弧形窗楣纹样装饰,通过“填充适合”、“连贯呼应”等艺术手法,使莨苕叶纹的线条变为生命化的有机组合,产生的艺术效果使人愉悦地联想到鲜花、绿叶、阳光、波浪。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当代诗人埃利蒂斯热情吟诵的“畅饮科林斯的太阳,细察大理石的纹理”、“越过海洋和葡萄园”,古希腊的经典艺术在中国徐家汇熠熠生辉。这幢楼的顶部采用了西班牙建筑风格,可惜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屋漏严重而拆除,重建后风貌不再,大大影响了该楼的整体风格。

由西校舍二层于1991年改建为重德楼


崇思楼南面的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决定建三层大厦一所,后加高一层,即今之老校舍,于1991年改建为尚学楼。尚学楼南面还有境外部砺行楼。 

尚学楼是初中部,


重德楼是高中部。崇思楼现在被保护着。

建筑北侧

放远看-----崇思楼和重德楼并排在虹桥路上。原来此地是徐镇路。


历任领导

简介

姓名 职位 任期

南格禄 1849年创办,1850年定名徐汇公学

晁德莅 理学 1852-1866

马相伯 理学 1871-1874

蒋若虚 理学 1880-1899,1901,1904,1905

雅 理学 1900

潘谷声 理学 1902-1903

张若瑟 理学 1906-1907

郎 理学 1909

山宗泰 理学,院长 1910-1911,1913-1914 ,1932-1934

姚缵唐 理学,院长 1912 ,1925-1928,1934-1937

翟彬甫 理学 1915-1924

松 理学 1925-1927

万尔典 院长 1928-1932

张家树 理学,院长 1928-1937 ,1937-1943

沈百顺 理学 1937-1942

张伯达 理学,院长 1942-1943 ,1943-1949.5

王 方 理学 1943-1944

朱树德 理学 1944-1947

朱洪声 理学 1947-1949.5

解放后:1949.5以后

校长

姓名 任期

张伯达 1949.5-1951.5

杨士达 1951.5-1963.4

徐 寅 1978-1981.3 ,1960.7-1978 主持工作副校长 ,1979-1981.3 支部副书记

李立农 1984.12-1989.9

汪劲松 1993.5-2006.4 ,1991.7-1993.5 主持工作副校长

庄小凤 2006.4-2011.2

刘晓艳 2011.2-至今

历史专题片《历史上的徐家汇》http://tsw.xuhui.gov.cn/infoArticle.aspx?aid=714

徐家汇位于徐汇区北部。今泛指宛平路、宛平南路以西,宜山路、宜山北路以东,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以北,广元路、广元西路(原虹桥路)以南,漕溪北路、华山路、衡山路、肇嘉浜路、天钥桥路、虹桥路(原徐镇路)交汇的地区。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后归葬于此。其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

万历三十六年,天主教神父郭居静到沪开教,并在徐家亲友和佃户中传教。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法国巴黎省耶稣会驻华耶稣会会长南格禄在今蒲西路附近建造上海耶稣会最早的会院。咸丰元年(1851年),又建造可容纳200人的希腊式天主堂,有教徒约40人。

咸丰年间,外地教徒避战难到徐家汇,仅江苏省青浦县诸巷迁入的就有61户、302人。宣统二年(1910年),再建造可容纳2500人的哥特式新教堂(今徐家汇大堂)。咸丰六年以后,教会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今东从天钥桥路、西至文定路、南起斜土路、北抵徐镇路的1.5平方公里区域的土地,建造大批房屋,相继设耶稣会总院、大修院、小修院、圣母院、圣衣院,兴办土山湾孤儿院、育婴堂、善牧院(今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址)等慈善事业和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等21个机构,培养一批神职人员和教内外知识分子,还在五埭头、沈马家宅、堂街西等地建房(称堂里的)供教徒居住。

至解放前夕,全地区有教徒1万余人。被外国传教士称为“徐家汇教堂区”,有“远东梵蒂冈”之称,成为上海天主教的教务中心。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今肇嘉浜路以北、华山路以西的4.5平方公里地区列为法租界,并把徐家汇教堂区列入法租界公董局行政管辖范围,悬挂法国国旗,派兵驻守徐家汇天文台。徐家汇大堂附近筑有蒲东路、蒲西路2条道路,在土山湾桥头和徐家汇大堂桥头设有路牌,车辆通过须有天主堂“照会”。以保护教堂名义成立保卫团。1937年八一三事变,法军驻守徐家汇镇口和天钥桥一线。

上海沦陷后,日军分别驻扎徐家汇花园(今徐镇路203~231号)、谨记路(今宛平南路)马家宅、斜土路五洲固本皂药厂等处,并在碉堡附近设置铁丝网,建立关卡。徐家汇一带是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溶汇点。天主教耶稣会从道光二十七年起,始建徐家汇藏书楼,开办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崇德女校和启明女中(解放后两校合并为第四中学),以及类思小学等一批中小学。创办徐家汇博物院、徐家汇天文台和《汇报》《圣教杂志》等刊物。土山湾孤儿院以其精湛的工艺品和印书馆的活体铅字印刷而享有盛名,绘画馆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清光绪变法维新运动期间,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在今华山路以西、广元西路以北创办。1916年,张石川等创办幻仙影片公司,继后有21家影片公司和摄制场地聚集在徐家汇。茶馆评弹、说唱和民间艺人演出频繁,延续到解放初期。集中在徐镇老街的茶馆兴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至1949年尚有10余家。规模较大的彩云楼、龙泉楼、绿云轩等茶馆,多以卖茶兼卖熟水(老虎灶),附带演唱评弹、申曲、浦东说书等地方戏文,一乐天戏院和长乐戏院演出沪剧、越剧等地方戏曲。抗日战争爆发前,聚集于肇嘉浜岸边和土山湾一带的民间艺人露天扯篷搭台演出,形成江北大世界,至50年代末自然消失。

徐家汇地区形成3种类型社区。

(1)徐家汇教堂区。为天主教徒集聚的居住区,范围为漕溪北路街道的汇南、沈马家宅和紫阳3个居民委员会。抗日战争爆发前,居民几乎都是天主教徒,且多世传。按照教会规定,婴儿出生三朝付洗,5~6岁先进若瑟院读《圣经》2年,初领圣体。以后男女分开入教会学校读书,男孩进类思小学,女孩进圣母院。家境较好的教徒送子女进徐汇公学和崇德女校读中学,不到教外学校就读。贫困教徒,男的进土山湾工场做工,女的进圣母院绷子间、花边间、洗衣间做工,每月工资5~6元银元。不准私自到教外做工。婚姻由神父婚配,不与非教徒通婚。教会廉价租房给教徒,教徒在此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教徒之间因世传的亲上加亲关系,或教友、同学、同事、邻居关系,形成鲜明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类聚特征。教徒贫富悬殊。有的在1957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每月可取定息7000元;绝大多数教徒贫困,有“做煞徐家汇人”、“穷在徐家汇”说法。教徒婚丧喜庆到汇南街五埭头叙伦堂(又称叙伦厅,今漕北书场)办一二桌酒席。平时省吃俭用,每逢“圣母升天”,家家包馄饨吃,有的到附近河浜捉乌龟吃。耶稣复活节户户吃腌笃鲜,渐成习俗。

(2)棚户区。范围包括徐镇路街道南平民村、北平民村、市民村、辛民村和小花园“四村一园”,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前,是一片荒地。1937年上海沦陷后,南市、闸北等地区数以百计的居民逃难到此,大多搭棚,少数建简屋定居,形成最初的居民点。后有苏北、安徽、山东难民迁入,尤多苏北人。居民多以拉黄包车、踏三轮车、拖榻车、扫垃圾、倒马桶、干重活、做摊贩,拾荒求乞为生。有160多条纵横交错的水浜。解放后,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填没纵贯南北的柳泾浜段,安装自来水,环境改观。1952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授予北平民村爱国卫生运动模范锦旗。1976~1988年,大规模拆迁改造,涉及4823户、12804人,建造11幢高层住宅、36幢多层住宅,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名乐山新村。到1992年,有3600余户回迁。

(3)法租界孝友里。今属徐家汇街道衡山居委会。鸦片战争前为荒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富商张士希在今衡山路华山路口建孝友里石库门房百余幢,程谨轩、顾象新各建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数十间。居民历来以工厂商店职工、教职员、小工商业者为主。1990年1月后,因上海地铁一号线和太平洋百货商厦等建设项目,全部拆迁。据1988年户口资料统计,有居民397户、2063人,其中男性1049人,女性1014人。抽样调查100户、524人,其中男性275人,女性249人。户主籍贯,浙江36户,上海26户,江苏22户,江西5户,安徽4户,广东、湖北、河北各2户,台湾1户。户主职业,工人51人,技职员14人,干部11人,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6人,店员6人,教员3人,家务3人,革命军人1人,其他1人,无正当职业者2人,不详2人。文化程度以524人统计,大学19人,中学179人,小学203人,文盲73人,学前儿童50人。信仰天主教6户、基督教1户,少数民族1户。三代同堂15户,四代同堂1户。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去处‖秋收,冬藏!探访徐汇的金色风景

    深秋已暮,初冬旋至,成片的树叶逐渐被染成金色,将整个上海的大街小巷装扮成了"金色的海洋",与之一起到来的还有那一年一度的落叶不扫活动.作为中心城区,徐汇既有中西交融的徐家汇源,也有 ...

  • (36)#上海历史建筑# 之教会学校篇

    #上海历史建筑# 之教会学校篇 (2016-07-24 21:19:56) 转载▼标签: 历史建筑文化杂谈分类:优秀历史建筑校名创办教派或团体地址创办年代变迁现校名震旦学院上海天主教耶稣会重庆南路22 ...

  • 红砖圣依纳爵公学的影子

    一个世纪前, 国人大部分适龄孩童还在私塾诵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圣依纳爵公学已经在徐家汇悄然启动了. 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的圣依纳爵公学,即今天的徐汇中学.是法国天主教 ...

  • 极度珍贵!解放前的徐家汇老照片!

    这是五十年代初的徐家汇.肇嘉浜刚被填,建成了绿化带.鸭蛋花园只是雏形. 左边红屋顶的三层楼房子是一乐天,就是后来的徐汇花木商店和徐汇邮局,隔壁淡颜色的三层楼就是六百,中间的大烟囱现在任然矗立在徐家汇公 ...

  • 上海知青聚会(下)

    从武康大楼到徐汇连廊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 ...

  • 徐汇公学(附图)

    年,江南遭遇水灾,民生惟艰.徐家汇地区多有人在万般无奈下,把无力抚养的孩童送到徐家汇天主教堂,请求徐家汇司铎收容并予以教育.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晁德莅慨然接收,临时拨茅屋数间以作教室.1850年,孩童 ...

  • 虹桥路2419号原《上海泰晤士报》报社

    虹桥路2419号,建于1932年,建筑用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0平方米,属于英国式花园别墅.虹桥路始筑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当时程家桥以西称佘山路,地处西郊农村,环境幽静.旧 ...

  • 九江路50号原日商三井银行

    九江路50号原上海公库,公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4年建造.该楼占地:1301平方米,坐北朝南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为有特色的简约新古典式建筑.带有装饰艺术派纹样.花岗岩饰面.立面中部 ...

  • 中州路102号原华童公学

    中州路南起武进路,北至虬江路.长300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筑北段,以中原地区习称命名中州路,南段命名赫司克[格]而路(Haskell Road).民国32年(1943年)南北两段统称中州路 ...

  • 四川北路2066号原西童公学

    四川北路2066号 原为西童公学, 砖混结棍1913年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主立面构图严整采用横五段三段构图横向中央和两侧凸出在顶部做半圆形山面外出檐口.纵向在底层和檐部强化水平向装饰线条中部窗洞做统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35)绍兴路5号原朱季琳住宅

    绍兴路5号上海版权局,1949年以前,房子的主人是南市华商电气公司老板朱季琳,是洋派人物,信天主教,而且要求全家人都入教.十几个子女中,有的从小就被送到法国教会学校里读书,回沪后在上海天主教会任职.他 ...

  • (35)新会路25号华童公学旧址

    新会路位于普陀区东南部.东起江宁路,西至常德路.长713米,民国14年(1925年)筑,以英国人名命名马白路(MaPai Road).民国32年以广东新会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学校,新会路与安远路相邻. ...

  • (35)虎丘路20号原亚洲文会

    博物院大楼原为亚洲文会(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1933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竖向构图,底层石砌墙面,以上各层用青砖砌清水墙.入口券门.八卦窗.2层栏杆.压顶等为中 ...

  • (17)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

    原雷士德工学院位于商丘路的东长治路505号. 雷士德工学院建筑由德和洋行鲍斯惠尔(E. F. Bothwell)设计,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9900平方米.主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