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猫狗咬伤,到底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的痛苦与病死率能与狂犬病相比。

——这是国外一名专家对狂犬病的描述

全球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至今,几乎所有确诊的狂犬病患者

都不幸的面临死亡

9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狂犬病日

昨天我们科普了相关知识

评论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

接下来我们一一解答

Q:

被打过狂犬病疫苗的家养宠物猫/狗抓伤或咬伤,还要不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A:

要!因为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保护率并非100%,仍可能存在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所以被打过狂犬病疫苗的猫/狗抓伤或咬伤后,还需要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

不过,这并不代表猫狗等宠物不用注射疫苗,按规定注射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在动物间流行和传染,降低人类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概率 。

Q:

狂犬病疫苗怎么打?

A:

目前我国推荐两种接种程序:

5针法:第 0、3、7、14 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1-1”程序(即4针法):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两种程序均同等推荐。选好疫苗后,请按照疫苗说明书完成相应的免疫程序。

Q:

为什么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还要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

A:

由于狂犬病疫苗是主动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约2周),因此如果是Ⅲ级暴露,就要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血清),以在伤口局部中和和灭活狂犬病病毒,减少狂犬病病毒的数量,延缓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的时间,给狂犬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提供时间。

Tips:如何判断伤口暴露等级?请看→《被狗抓伤,即使没出血,也要打狂犬病疫苗!》

Q:

刚打狂犬病疫苗没多久又被猫/狗抓咬,怎么办?

A:

伤口处理

只要被狗、猫抓咬伤,都要马上规范处理伤口(包括清洗、消毒等)。

疫苗接种

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 年版)》建议: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果再次暴露是发生在:

免疫接种过程中: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全程免疫后半年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应当于第0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

1-3年内:应于第 0、3、7 天各接种1剂疫苗;

超过3年: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

按暴露前或暴露后程序完成了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以后均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Q:

孕妇被猫/狗抓咬后要不要接种疫苗?会不会对胎儿有危害?

A:

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因此其预防处置手段没有禁忌症。孕妇被猫/狗等抓咬后,也应该尽快接受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在内的处置措施。

目前研究表明,合格的狂犬病疫苗不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胎儿。狂犬病疫苗为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病毒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均未发现狂犬病疫苗引起流产、早产或致畸现象。

Q:

世卫提出的“十日观察法”在我国适用吗?

A:

世卫组织提出“十日观察法”,对于消除恐狂心理有积极意义。需强调的是:“十日观察法” ≠ 观察动物10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十日观察法”有一系列前提

  • 仅限于家养动物,且有2次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 需评估众多因素,如所在地狂犬病流行情况、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等。

  • “十日观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推荐立即接种疫苗,如果10日内咬人动物没有发病死亡,才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

但我国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动物接种率低,散养率高,且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因此不能完全照搬。

我们建议

高风险(来历不明、不能确定其是否接种2次疫苗)动物暴露后应立即开展预防处置。假如10日后动物仍然存活,也建议全程接种。因为此时“2-1-1”程序(即4针法)接种只剩1针疫苗,5针程序也只剩2针,假如按照十日观察法终止接种,将来再次暴露后仍需按首次暴露处置,实在得不偿失。

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怎么预防狂犬病?

01

文明养犬

  • 要按相关规定合规养犬,经批准饲养的犬类必须每年接受免疫注射及领取《犬类免疫证》和免疫牌。

  • 外出时戴上牵引绳及犬嘴套。不轻易遗弃。

0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不要随意招惹动物(尤其要告诫小孩);

  • 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猫、狗;

  • 皮肤有伤口时尽量不要与猫、狗接触;

  • 教育小孩若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后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并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最后要提醒大家

如果无法判断伤口属于哪种暴露等级

如果不确定到底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那么请直接前往就近的犬伤门诊

可在本公众号“疾控服务”中查询

面对风险

永远都没有标准的答案

希望狂犬病消失的那一天

可以早日到来

来源:广东疾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