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都点名批评了,你还信女明星那一套?

    「抗糖化」这个事情

    我们不知道写过多少次了

    问的人还是很多

    代购、微商们的套路层出不穷

    好像年纪大了皮肤差了,全是「糖」害的

    必须得「抗糖化」。

    加上不少女明星背书——

    于是很多人说——

    看,明星的皮肤那么好

    肯定少不了「抗糖化」的功劳!

    前几天,央视爸爸看不下去了

    点名批评盲目的「抗糖」

    央视专家说了些啥?

    抗糖是怎么回事?

    想要皮肤好,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再来好好说道说道。

    糖化,简单地说,就是蛋白质、脂肪跟糖类搞在一起,被「腐化」了。

    糖,并不是天生的坏蛋。首先,TA提供能量;如果有「酶」婆撮合TA跟蛋白质(这个过程叫Glycosylation,糖基化),能产生对人体有用的糖蛋白。

    但如果糖太多了,就会出事。不光变成脂肪,还要在细胞里搞事情——乱撩。

    本来蛋白质和脂肪各司其职、积极向上,共同维护细胞的和平与稳定;一遇上撩妹高手——糖,撩着撩着就要跟TA结合,连「酶」婆都不用(这个过程叫 Glycation 糖化,一字之差)。

    经过各种复杂的反应,最终会形成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晚期糖化终产物)。#后缀s,表示有很多这类分子,不是一种#

    变成AGEs的蛋白质,「武功」就废了。#好的爱情会让你变得更好,但遇上渣男/女,只能让你堕落#

    胶原蛋白被糖化之后,会失去原本的支撑、吸水能力,导致皮肤变差。

    胰岛素(也是一种蛋白质)被糖化后,血糖调控能力会下降。

    所以,「抗糖化」,其实是抗AGEs

    当然不是!

    如果你血糖调节正常,那放宽心,暂且不需要担心这些健康危害,一点点糖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糖基化只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个环节而已,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变老,无法改变。

    糖化反应虽然有糖参与,但想要抗AGEs,仅仅戒掉甜食是不够的。

    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中几乎都有AGEs,新鲜蔬菜水果、牛奶中比较少(毕竟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水),但做菜用的调料,比如酱油、豆瓣酱、沙拉酱中含有较多AGEs。

    美国研究人员曾对549种常见食物中AGEs含量做过检测,以下是含量最高的10种——

    这下明白了吧,高温烹调,富含糖、油和蛋白质的食物基本上就是AGEs含量的保证。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肉类的煎炸烧烤了。

    饼干、面包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烘焙食物,也是日常AGEs的一大来源,但含量牛排、带皮的鸡鸭肉等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要少得多

    除了吃进去的AGEs,人体自身也会产生AGEs。而且,很多外界因素还会直接、间接地增加体内的AGEs。比如,吸烟及二手烟、空气污染、紫外线等。

    所以,抗糖化不仅仅是饮食能控制的。

    抗糖化也不是抗衰老的全部。虽然AGEs和皮肤衰老有一定关系,但衰老这个锅全让它背,有点冤。

    比如老生常谈的防晒,紫外线造成的光老化才是皮肤老化「元凶」。

    本来就不能!

    游离糖的危害说了一百次都不嫌多。

    但其实,糖对皮肤的影响,还不如对体重来的直接。

    想要预防糖化,仅仅戒掉甜食是不够的,你还要拒绝烧烤、油炸和香烟!!!这些食物会本身就会累积大量AGEs。

    蛋糕、烧烤不能吃了么?吃还是可以吃的,凡事要有度,吃得适量,吃得均衡才行。

    天天吃烧烤,炸鸡,再来两瓶饮料,那只能等以后花钱做医美#就跟你熬夜看眼霜功课一个道理#。

    没必要!

    抗糖洗面奶、抗糖丸等产品,它们的抗糖证据基本来自于细胞水平的实验结果。至于能不能在复杂的人体环境中起效,还是个未知数,缺乏实践验证。

    其实,抗糖化的关键还是抗氧化。

    本来糖和胶原蛋白还在暧昧,自由基(氧化的罪魁祸首)一撮合,就迅速在一起了。

    所以,抗老、美白、抗糖化,根本上都是要抗氧化啊~

    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酰胺、茶多酚、硫辛酸啊……这些抗氧化的成分对抗AGEs都是有效果的。

    面对读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叹息,小栗子真心诚意地劝大家一句:有钱,不如好好吃饭啊!

    抗糖、抗氧化,最便宜的做法还是多吃瓜果蔬菜、少吃油煎炸烤和游离糖,早睡早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

    糖化不可避免,只能减少AGEs的生成,延缓它在体内的蓄积。

    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日常抗糖化的Tips,可以挑几个做起来。

    抗糖化的同时,也是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编辑 | 火龙果
    设计 | 柚子
    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
    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