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该不该插手?这样做比“打回去”更有效!

1

1

过完新年,孩子差不多也要开学了,正好跟家长们讨论一下: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

对于不少家长来说,这确实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教孩子们反击,怕孩子形成“以暴制暴”的思想,以后遇事都用暴力来解决。总是回避,又怕孩子的性格愈发懦弱,长此以往,成了班上的“受气包”。

今天李萌老师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协助家长调整孩子的信念,帮助孩子有力量说“不”,为自己立界限。

男孩六年级有人际交往困惑。

没上学前班,一二年级遇到要求严格,刻扳教师,默许班干女生动手打不听话同学,当时孩子多次被打,孩子自以为学习习惯差,似乎觉得应该打!

五六年级孩子老师巳更换,学习成绩中上,可还是被女生打而不敢还手!回家来生气冲我发火!我让他还击,他更气愤,什么好男不与女斗!班里女生不止打他一人,还打其他弱小男生。

他讨好型人挌,压抑很多情绪,平时爰看搞笑视频,说搞笑话,在课堂有时也哗众取宠(他回来倾诉)

李萌老师丨青青莲子家庭教育咨询导师,曾任孙瑞雪教育机构上海园的教学园长,10年一线教育经验。

以下是李萌老师辅导家长的全程对话:

老师:首先特别感谢您的分享,您能够去观察到孩子,并且现在能够愿意,去寻求一些方法,让孩子转变。转变内在的一个信念,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契机。

我想跟您核对一个信息,就是当孩子发生这样的被打的事件之后,你有怎么跟孩子沟通或者疏导过。

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家长:我让他回打他更气愤。他说老师会不由分说批评他。

老师:是的,他会感觉到更气愤,这个气愤的原因是他无力。孩子无力的时候呢,又没有得到支持,并且还要挡住外面对他的攻击。他会很恐惧,恐惧的另外一个形式就是愤怒。

您体会一下是这样吗?

家长2:是的,理解!我该咋办?

老师:我听到的这些信息里面,孩子有一个信念:

孩子认为无论我做什么我都是不好的,强大的压力压着非常的难受,非常的委屈。

因为他认为不值得,他自己没有办法让自己有力量。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让孩子的信念发生变化,让他知道你是值得的,尽管老师去那样说你,认为你,那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呢。

我知道您特别着急想让我给您一些术,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搞清楚的话,那些术可能很快的就没有效用。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您也试着去探索一下,当您的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无力的时候,您有没有愤怒。

您有没有认为他很无能?

家长:有

老师:谢谢你的诚实诚实是对我们最大的助力。

家长:我比他还愤怒,深感自己无力。

老师:那接下来,我想带您看到这个画面。

我现在站在您的孩子角度,给您发出一些声音,您听一听:

妈妈,其实我特别的委屈,我也很无力,我不知道我怎么去面对那些人,在学校里跟老师和同学们我都觉得我低他们一等,我没有办法让自己有尊严,更有价值的活着,我很恐惧,我很担心,就因为这样我就不存在了,我很害怕很害怕。

你听了有什么触动吗?

或者你有什么想回应的吗?

家长:泪

老师:是的,这不仅是你的泪,也是孩子的泪。如果现在孩子站在你面前,你想如何去呵护他,对他说什么呢,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家长:我浅层理解了问题,沒看到你的孤独无助,我能帮你做什么,孩子?

老师:我很高兴您能够发现更深层的问题。所以我更想邀请您看一看您现在的状态,您是不是能够去有一些语言,这些语言是给到您的孩子的。

家长:拥抱,他爱索要拥抱。我经常给他拥抱。

老师:如果你能够经常给他拥抱的话,那真的是太好了。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在你的拥抱里,再添加一些,更有力量和爱的东西,你在信念上,精神上去也认可他,去告诉孩子:妈妈的爱永远不会离开你的。

妈妈也想告诉你,你的身体,是不容侵犯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理由侵犯你。

你要关注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的状态,也要去多积极的去跟他的老师去沟通,保证孩子的一个精神环境,和身体的环境,你要用两个行为来一起帮助他。

有必要的时候,你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侵犯他的那个人。最重要的孩子已经很大了,要让他自己能够去回到自己中正的一面,具有力量的去守住界限,孩子是完全能做到的。

但是并不是让孩子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迫使他出击,所以现在您把孩子里面匮乏和空掉的东西不断的填起来。

家长:我说过这不能侵犯的话,他很反感,觉得教条。

老师:不要担心,你要有信心去做。刚才你看到的那个画面,就是孩子需要的。你不用去担心他怎么回应你,你要做的是如何给他力量。孩子需要时间,需要去适应,需要去转变。

切忌一点,不是您为了让他转变,而去给他力量。他的转变是对他有助力的,他是一个生命,他要好好的活出自己,他需要力量。

所以您作为妈妈,孩子现在需要的爱,您给他,让他感到温暖和被支持,您只做这一点,您的注意力要在这儿,而不是他的反应。

接下来,李萌老师将通过具体案例,协助家长调整孩子的信念,帮助孩子有力量说“不”为自己立界限。

家长提供了一段和孩子的日常对话:

孩子:无缘无故的她们又打我

妈妈:为何?说说具体情况

孩子:体育课上,我在和一帮同学玩,他们过来把我推倒,用脚踢,他们哈哈便走开了!

妈妈:你不疼吗?

孩子:都习惯了,他们也许在和我玩,他们和别人也这样玩

妈妈:这怎行?你觉得这是玩?

孩子:那又能怎样?你打她们,她们告老师,老师会不问三七二十一,批评我不让着女生

妈妈:你不会自己解决,打,打回去,家长找过来我去应付

孩子:你说得简单,你去打,你去打(我儿子生气地出手打我)

家长:你大声吼他,打他,就像现在对我一样(他更生气,吼我打我,直至我离开,他冷静,后再向我道歉)

老师:好的我看到了,那么我看到您的语言背后有一份指责,您在指责孩子:

难道就不知道疼吗?

你难道就不会跟别人还回去吗?

你难道就要一直这样握懦弱下去吗?

今天我们要做的调整就是让这件事情翻转,我们换一种方式沟通,您体会一下:

孩子:“体育课上我在和一帮同学玩儿,他们过来把我给推倒了,用脚踢,用脚踢我,蜷成一团,他们哈哈笑着,便走开了。”

妈妈:“那一定很疼,或者是很不舒服。”

孩子说:“都习惯了,也许在和我玩儿。”

妈妈可以调整这样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妈妈听到这样的话觉得挺难过的,妈妈怎么才能帮助你呢,或者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妈妈知道,其实你并不喜欢他们这样。”

孩子可能就会说:我是不喜欢呀,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总是这样,我不知道如何让他们换一种新的方式。

妈妈可以这样说:“那你想听听妈妈的建议吗,或者是你需不需要妈妈出面跟你一起跟他们谈一谈。我知道你去面对他们的时候还有一层就是你很担心关系被破坏,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是吗?”
当然,妈妈愿意去跟你一起找老师,让老师去做这样的一个处理,妈妈也听一听你的意见。”
孩子说:”找老师不行阿,老师会不分三七二十一,就会批评我不让着女生的。”
妈妈:“那妈妈想问你,你认为你在不让人女生吗,你在欺负他们吗?”

孩子:“没有啊,是他们主动来找我的,他们来逗我的。”

妈妈:“妈妈觉得你很清楚,这和你让不让着女生没有关系,他们没有尊重你的界限,他们也需要学会尊重界限,所有人都需要学会。”

孩子可能还会说:可老师不管这些呀!

妈妈:“是的,妈妈清楚,妈妈听到你跟我说担心老师不能够支持到你,反而会让你更为难,是吗。”

孩子:“是的啊,他(老师)会让这件事情更糟更乱。”

妈妈:”没有关系,孩子,妈妈想跟你说的是,这些都是资源,妈妈、老师,还有你自己,都是丰富的资源,这些都可以拿来用,用来帮助你,让自己更有力量。当你立出自己的界限时,他们就会更尊重你,不侵犯你,他们会换另一种方式和你有更高级的交往。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需要一些时间,但妈妈相信你会有一个方法,去来处理这件事情,又能照顾到关系。

能够勇敢地告诉他们:不可以,这是我的身体,我不喜欢这种玩的方式......

妈妈也愿意永远在你的背后去支持你,愿意去学习和你一起去面对自己的恐惧,无力,这都很正常,我们都会面临这些东西......

以上模拟了一部分沟通案例。当然了,我不是要求您按照我的语言去给孩子说。我只是想让您打开一个格局:如果您是一个孩子,听完以上的对话,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您有什么发现?

家长:妈妈一直在解疙瘩,不像我在激化矛盾,发泄情绪!我不能平和对事儿,妈妈很软弱,戳中了我!

老师:是的,所以您要好好的爱自己,和自己软弱相处。您能够去体谅您自己的软弱,就能够去体谅孩子的软弱,他和您是一起的。

所以,特别奇妙,当孩子发生事情跟我们碰撞的时候,我们就会情绪共生,而共生出的情绪,就是我们要成长的那一部分,我们要去珍惜这样的机会,并不是仅仅解决被打的问题,而是回来再看我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更有界限的问题,我如何去选择的问题。

我在您提问的问题中还看到一点,您儿子身边的孩子是不太会跟他相处的,您要把这点告诉您的孩子,并不是他的错。

如果您没有告诉孩子,孩子会认为“是我的错”;当你去厌恶孩子不还手的时候,他也会认为是他的错。

同时,您要传递的一个信息是等待。不是孩子今天还是老样子,您就会评价他不好,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学习增进自己的力量是一个过程。当孩子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他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孩子变化的时候,旁人也许会投来异样的眼光:

“他以前不是忍着吗,现在怎么就能反抗了呢,不行,我还是要欺负他......”

有这个可能性的,但是经过这个过程,您的孩子会发现:我可以改变,我可以改变,我可以试着让自己改变,就像一个人摔倒在地上,它要慢慢的站起来,站起来的时候头还会疼,会麻呀......

家长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能够去靠着自己的力量成长,您是他的拐棍儿,让他随时支撑,慢慢学会自己独立走路。

面对调整中的波动,我们要给自己和孩子信心和时间,这个是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又非常重要的。

我也想让家长们发现“选择的种子”:作为家长可以选择用温柔的方式体谅孩子,也可以选择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您可以把孩子拉进,也可以把孩子推远,这都是可以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