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也想要“别人家的父母”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这是在湖南卫视新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女孩站上了高台后,面对着台下的同学老师家长,哽咽着大声对着自己妈妈喊出的一番话。
在她喊出这句话后,掀起了一番高潮,台下的孩子们掌声雷动。
我想是因为,她的这番话,戳中了太多孩子的心。
让她这般怨念的原因是什么?还要从她的闺蜜说起。
她的闺蜜是一个超级大学霸。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甚至全联盟第一。
所以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她的妈妈都要拿她和她的闺蜜对比。甚至说出了一句:“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还会跟你做朋友!”
小女孩哽咽着声音大喊:
“每次考完试后,都说别人什么什么好厉害,老是这样子打击我,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没有看到过!”
而小女孩的妈妈此时也在台下,面对孩子的抱怨。
她像大多数家长一样,搬出了自己的那番理论,开始了反驳:
“为什么我要不断的打击你?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打击你,你可能就会有点飘!”
此时的小女孩边擦着眼泪边说:“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觉得自己很差。”
而妈妈也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导: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拍一下;当你觉得自己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我看到你的闪光点了,可是同时你一定要去改。”
在听完妈妈的这番话后,小女孩哭着跑下了舞台......
而接下来,一直困扰着她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学霸吴笛也出现了。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品学兼优,被誉为“全班同学的噩梦”的女孩,也被“别人家的孩子”困扰着。
“你们有考虑过别人家孩子的感受吗?!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口中,也还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妈妈就经常对我说:你看看你们班里的那些同学,每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你看,其实问题已经显而易见。
无论你多么的优秀,都会遇上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无论你多么的棒,在家长心中,你还得更棒!
1
毋庸置疑,父母们所说所做都是真心的想要孩子好。
或许和很多父母一样,在外人面前,总是会夸赞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优秀,可是当回到家和孩子单独相处时,通常他们不会再夸赞孩子。
“你优秀是理所当然,不能夸你,这样你会骄傲。”
他们觉得应该给你一点打击,所以一二三四指出你身上有什么不足,告诉你你有多差,你和别人比还差了多少,所以你必须得去改正,必须得追赶上他们。
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就会觉得,无论自己多么的努力,父母也看不到,从抱怨父母到后来只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一无是处”。
而父母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都会拖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别人多好”
►“你看看别人多努力”
►“你要跟人家学学”
......
有太多太多的家长,总是自以为用“激将法”,能激励着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努力。
可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成为困死孩子的魔咒,只会让他自我否定,越来越没自信。充满着戾气,最终情绪崩溃。
父母们热衷于比孩子,永远想做“别人家孩子”的爸妈。
可不知有没有想过:当你在比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可能也在比父母。
你想要“别人家的孩子”,而你的孩子也想要“别人家的父母”。
2
在东方文化里长大的小孩,从小有个逃脱不掉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叫做“别人家的小孩”。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说,你要乖,不然就不喜欢你了;你看XXX家的孩子,多好啊……
►老师教育孩子的时候说,你要听话,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你看隔壁班的同学……
外在的表扬就像一只无形又势力的大手——它给听话的人安抚,给不听话的人耳光。
为了得到那一点点可怜兮兮的温暖,太多孩子放弃了自己的选择。
他们为了不停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断地改变路线,一次次调转马头,在那个“别人”的世界里挣扎和浮沉,和一些莫名的敌人争高下,只为一个名为“赞赏”的奖励。
而这个奖励,却像水中月一样难以捉摸。
孩子,你以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主角,却一不小心把自己活成了一道枯燥的无限循环方程式,需要不断从别人口中证明才获得意义。
「你以为你是人民币啊人见人爱」——但其实即便是人民币,也有人视金钱如粪土。
你讨好不了所有人。
3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松居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观察过,现代社会的成年人群体中,每个星期都会有受伤害和自我否定的体验人数,差不多去到了50%往上(数据来源于去年的某个奇奇怪怪得实验室调查研究)。
大部分人自我批评的想法,其实来自于他们和周围环境的“不同”。
无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是高是低,可以确定的是,似乎我们更热衷于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评估、批判,来重新衡量自我价值——当然你会因此觉得不安,因为你并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值。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不安全呢?
我们的不安全感和我们内心的自我批评总是同时出现的。
心里自我批评的声音是我们幼年时期的创伤体验带来的,我们可能看到了别人怎样伤害人,或者我们最亲近的人被伤害,或者我们自己就是被伤害的那个。
等我们长大后,我们无意识的继承了这种模式,把这些具有攻击性甚至会带来毁灭的想法指向了自己。
孩子在幼年时和看护人(通常是父母)在一起的经验通常是成年后安全感的根基。
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责怪:“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
于是,孩子会记住父母的态度,有时候这种态度不需要说出来也会影响孩子。
4
对于父母来说,为了让子女们更有底气,为了他们的起跑线更高,我们都会很努力。
努力的赚钱来给孩子提供学区房、各种培训班......
我们认为,不输给别人父母的话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简单的来说,就是钱。
毋庸置疑,父母的工作、学历、外貌、家庭条件……在某种程度,这些确实可以给孩子带来生活的底气。
但是其实孩子们的世界并没有大人所想的那么的功利,大部分的孩子更在乎的是:“父母和他们的关系”。
►一个父母贴心陪伴在身边的普通家庭,比提供优渥生活环境但是一周见不到一次面的家庭,更让人羡慕。
►一个互相理解心灵相通,能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家庭,比等级观念严苛,孩子必须得听父母话的家庭,更让人羡慕。
在孩子心中,父母能不能和他们心灵相通,父母能不能真正的懂他们,和父母间的沟通、相处或许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一个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家庭因素影响绝对超过50%。
所以,作为父母,在抱怨自己不如别人家孩子时,不妨也自省一下自身,你现在的思维和行为,又能养的出“别人家的孩子”吗?
“别人家的孩子”仿佛像是一个魔咒,让我们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小时候是在学习、特长、习惯方面,总是被别人家的孩子K.O。
►长大后,又要面临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二胎......即使是成年了,也仍然要被拿出来比较一番。
你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能成为兴奋剂,激励他奋发图强,改过自新。可其实,在多数的情况下,这番对比,只会带来妒忌和自卑。
5
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活在别人目光里的人。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累么?
TA失去了多少次做自己的机会?
如果生活真是一出戏,或悲或喜,帷幕落下再难悔。
可孩子却不小心走到了别人的舞台,披了其他戏子的戏袍——与其尴尴尬尬硬撑唱下去,不如坦荡致歉走下来;如果发现拿错唱本附了别人的谱,不如潇洒扬声唱出自己。
赶快和孩子说声对不起,对不起让你活在别人的戏里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我们就该这么不要脸地活着,不需要那些赞许的风将我们托上云霄。
孩子,我只愿你做一个不被改变的人,一生都可以凭一己之力为心爱之事奉上全部的努力,能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保持对生活的热枕和敬畏,不会熄灭希望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