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士后妈妈:从香港的幼小衔接谈究竟衔接的是什么?
作者:周婧(finkel),青青莲子特约作者,俩孩妈,心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现居香港,努力实践用所学来育儿,边育儿边育己(个人公众号ID:gh_6a3caf46440f)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有很大区别。在入读小一初期,除了关注知识衔接之外,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可能遇到适应的困难, 出现情绪及心理上的问题。
在这繁花盛开,阳光灿烂的夏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而众多的毕业季里,幼稚园的毕业演出和毕业典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连刘天王当年也是在女儿刘向蕙的幼儿园毕业典礼上,被媒体记者拍了个正着。
01
人生新阶段
毕业是件开心的事情,它是成长的一次小结; 毕业是件伤感的事情,它意味着我们要告别过去; 毕业也是件焦虑的事情,它提醒我们应该要迎接和适应新的阶段。
毕业礼上,有人问小朋友: 舍不舍得离开幼稚园?
小朋友答到:不舍得。
主持人继续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上小学?
小朋友回答:这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没错,一个阶段的结束,意味着新阶段的开始。这也是家长们的一个难题:新阶段该如何适应?如何衔接?
02
衔接就是上补习?
内陆的各级教育部门早已三令五申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不得传授小学阶段知识,不得举办各类兴趣班。而幼稚园毕业典礼刚结束, 很多家长们就纷纷加入了寻求幼小衔接课程的大军中。
每年暑假里除了各种托儿的兴趣班之外, 幼小衔接课程便是最火爆的课程。一方面是担心幼稚园什么都没学, 害怕孩子跟不上小学的学习节奏; 另一方面,也是在大家都争相去补习时, 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
纵观世面上的幼小衔接课程, 全是聚焦于知识学习类的课程, 例如轻松识字、趣味数学、快乐拼读......虽然课程设计都非常生动有趣, 但是这样的衔接课程却往往让人本末倒置。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 以为幼小衔接就是知识的衔接, 就是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会做加减法等等。
于是乎, 家长们开始给孩子们报各种课程, 购买各种习题......殊不知这样的做法, 隐患无穷。
一是, 过大过早的学习压力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是, 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往往会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赞许声会让孩子慢慢变的膨胀,产生虚荣心理,进而养成为了赞许而学习,失去真正的学习动力。
儿童心理研究者认为,希望自己的孩子先人一步,忽视了孩子的可接受性,使他们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突然加大,难以适应。这样急于求成的后果不但致使教育效果差,还会使孩子对小学甚至是未来的学习产生不安恐和惧感。有的孩子因为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困扰而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障碍。
其实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培养幼儿对于上小学的兴趣,培养他们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责任感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03
香港幼小衔接关注啥?
也许是因为香港的幼稚园放学后需要做功课, 所以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关注点有所不同。
从K1(小班)的学习握笔姿势, 画直线、曲线开始; 到K2(中班)要会写简单的汉字、26个英文大小写、数字1-100;再到K3(高班)中英文功课已经开始写句子, 数学功课开始了简单加减运算,每天两到三份的功课量是常规。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来讲, 未必是件好事, 不过从小学适应来讲, 确实是很好的铺垫。
香港在幼小衔接环节中, 更强调学生和家长的心理适应:
K3高班的课程安排
在毕业前一个月开始, 幼稚园就开始进入了小学适应主题活动。
除了选用《我要上小学了》作为教材之外, 还会模拟小学课堂学习的情况,如让学生记录家课日志、模拟课室设置、调整课程和作息时间等。
图片来源:香港教育局
2
小学开放日
幼稚园会联系附近的小学,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和体验学习。而小学也会在正式开学前安排开放日活动,除了让高年级学生带领小一新生了解学校的常规及认识学习环境之外,还会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亲子活动,以及由相关人士举行的讲座等,来缓解适应新环境的紧张感。
3
统一派发的小册子
香港教育局为了协助学前阶段的儿童顺利升读小一,每年都会编制和印发一些小册子给K3的学生家长, 例如《家长锦囊》、《升学了》、 《幼小衔接多面睇》,目的是加深学生和家长对小学生活的认识,共同改善”幼小衔接”的安排,帮助儿童顺利开展小学生活的新一页。
04
在幼小衔接上, 我们需要做什么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需要儿童调整身心以适应,这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如何解决好这个转变过程,家长们更需要做的是:
带孩子去熟悉环境
不熟悉产生距离感,所以暑假不妨带孩子去新的学校转一转。让孩子了解学校与家的相对位置,了解学校里的校舍与操场的布局,上学、小休与放学的信号等。还可以联系读同一间学校的小伙伴,或者已经上小学的小朋友交流,获取更多的有关学校的信息。
2
调整作息时间
幼稚园多有午休,而小学的午休时间相对短暂。对于适应午休的小朋友来说,暑假就需要慢慢调整午间安排;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练习如何分配时间,学习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取舍,例如课间10分钟要收拾好上节课所用物品,按课表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要上厕所,要喝水,剩下的时间才做自由活动。
3
培养动手能力
学会自己收拾书包,看课表拿书本,早晨到校主动交作业;学会自己系鞋带;下雨打伞;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为了培养孩子的学校生活自理能力,暑假里,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洗脸、叠被、整理书桌、端饭、擦桌子、扫地等等。同时家长也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经常做事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反应也灵敏,速度快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紧凑的生活。
4
鼓励孩子,建立积极心态
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除了语言上的激励,还可以带孩子一起上街购买学习用品,让他们知道上学前所要做的准备。同时,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体谅、接纳和耐心的态度引导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本文作者周婧(finkel),身兼多重身份,孕育两个孩子,努力实践用所学来育儿,边育儿边育己,感谢作者分享给我们的点点滴滴~
幼小衔接是孩子进入系统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真正独立的开始,香港幼小衔接既关注孩子知识教育,也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对大陆幼小衔接有很不错的借鉴意义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