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民丨后土祠游记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早知道万荣有座后土祠,但一直没有去拜谒过。闻说是祭祀女娲娘娘的,至于其他也不甚了了。近日得便,终于成行。一是终于夙愿得偿,再者对后土祠的前世今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土祠位于山西万荣西南黄河岸边,因始建于汾阴脽上,史称汾阴后土祠。上古时期,祭祀反映人们对天地、神明、先祖等的敬畏和礼拜,皇天后土,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崇拜。古之帝王,均把郊祀社稷列为国家大典,后土圣母女娲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至尊之神,即其中的社神。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开启了华夏祀地的历史。自汉武立祠始,汾阴后土祠是古代帝王最早祭地的祠庙,成为神州最古老的祭祀女娲之所。
站在祠前广场,举目北望,绿树掩映的高崖之上,一座古建凭岭而立,飞檐翘角,居高临下,颇有气势。沿甬道前行,过玉带拱桥至慈恩亭,亭前立着的一块石碑,上刻“万荣后土庙”。
据陪同的乡民介绍:汾阴后土祠,历数千年,几度兴衰,再建三迁,饱经沧桑。眼前的后土祠,依岭傍河,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建筑宏伟。主要由坤道、山门、戏台、献殿、正殿、东西配殿、秋风楼、碑廊等建筑组成,其细腻、逼真、多姿的木雕、石刻、琉璃、陶艺等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祠庙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33亩,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至今已有140多年。
沿着祭道拾阶而上,登上台阶就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一条“S”型坡道,源于道家太极图,象征阴阳鱼相交的曲线,所以叫太极道,又因祭道止于山门右下方,为八卦之坤位,故亦称为坤道。从慈恩亭到山门,共铺设九组石阶,暗喻九重天。每组均为十二级,象征一年有12个月。太极道中间位置建有石门一座,称“承天门”。门外六组石阶,代表72地煞。门里三组则代表36天罡,总数一百零八,暗合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一步步走上台阶,可谓是步步吉祥、阶阶高升!
后土祠山门古朴典雅,像虎头,共有三道门。中门紧闭,顶悬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后土祠”。山门两侧的柱联借景抒情,气势恢弘。上联曰:日月生辉,辉辉泛彩绕脽丘;下联是:河汾涌浪,浪浪推波朝圣母。
由右手旁门进祠,才发现这山门另有玄机,其背后竟是一个座南面北的戏台!戏台面阔三间,两边一间台面固定,而当中一间却可活动。大祭时抽去台面,山门大开,朝拜的人从山门蜂拥而入。唱戏时,搭上台面,与两边合而为一,台上热闹唱戏,台下还可走人,所以名为过亭台,百姓俗称过路戏台。正如戏台台柱联所说:游哉,优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山门戏台前,为一进院落。庭院两侧钟鼓楼遥相呼应,东晨钟,西暮鼓,但均为重建之物。正北方立有石柱两根,陈迹斑驳,一看便是个老物件,据说是祠里的旗杆。旗杆底座方形,身呈圆柱,上部缺失。东边一根刻有“日”字,残余部顶上有雕刻精细的石质方斗;西边那根则着一“月”字,方斗已失,故称为“日月旗杆”。
日月旗杆后,高高的台基上,坐落着一单檐硬山顶建筑。但面对的是它的后背墙,正中为一条狭窄的过道,屋脊上却排列着四个两两相对的兽头,各对应着一条边脊和山墙,颇似上世纪北方农村走中门的住户。
穿过通道进入二进院落,迎面便是两棵相距不远的古柏。东面的一棵如金凤展翅,西面的一棵看似青龙腾空,乡人誉为龙凤柏。大凡龙凤柏,多龙柏在东,凤柏在西,长势亦东旺于西。然后土祠却凤柏居东,且长势旺于龙柏,盖此以母为尊故耳!于龙凤柏下回首,才发现眼前原来是两座连脊的戏台。透过中间通道,与山门后的那座,正好合成个“品”字形,所以叫做“品字台”。
当地百姓习惯按方位把戏台称为东台和西台。据说,东台为道家台,台口石柱联则为: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此联虽气度不凡,但文辞晦奥难解。不似台后木柱另一联来的直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虚富贵;洞房花烛男婚女配假姻缘。尤其是演员进出门洞上的“水月镜花”四字颇有道家意味,寓意一切不可太认真太过执著。西台为佛家台,台口石柱楹联题曰: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则有佛家的禅意了,台中内柱还有一联: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做真情。是当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作,更有禅机在焉。
这组由三座戏台前后连缀布列的“品字台”,是我国戏剧过厅台、并台两种舞台形式的集中体现,形式独特,结构巧妙,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它可与北京颐和园的三层戏楼相媲美,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品字台”同时能演三台戏,也能两台或单台演出。尤其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后土圣母诞辰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都会请不同戏班在东西台同时演出,百姓称之为对台戏(实为并台戏)。届时,善男信女、商旅看客,齐聚后土祠,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二进院中部东西各有一座偏殿,东边的叫五岳殿,西边的称五虎殿。两座殿建制相同,都是三间面阔的硬山项平房。东五岳殿供奉着五岳大帝:东岳黄飞虎、南岳崇黑虎、中岳闻聘、北岳崔英、西岳蒋雄。殿内楹联为:岳府称大帝;脽宫为御林。西五虎殿供奉的是三国时蜀国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楹联写的是:在世扶蜀五虎将;归天护脽一殿神。这些威名远扬、被人们设坛祭祀的人物,在后土祠内也只能手持兵器,日夜守护着后土娘娘了。有趣的是西五虎殿前的柱子,一根是石头的,另一根却是木质的,颇费思量。据介绍祠内建筑都由人们捐建,因为当时募集的钱不够,才致如此。
沿着十二级台阶,登上两米高的方形祭坛,便是献殿和主殿了。献殿为五开间,南北通透,殿前殿后,立着十八根圆柱。檐下雕梁斗拱、石质柱础,雕工精细,手法纯熟,每一组均是艺术精品。殿前一副楹联,写的是:香烟浅绕,切祈浩浩神恩远;俎豆杂陈,诚愿悠悠福日长。献殿东西山墙有四个砖雕门额,每额两个篆字,一曰履平,二曰蹈和,三曰虔恭,四曰寅畏。紧靠东山墙是两块用玻璃罩保护着的石碑,一块为扫地坛残碑,为明嘉靖年所刻,正面刻有“轩辕扫地之坛”六个大字,小字为“扫地之坛相传在荣河县后土神祠秋风楼后河之曲”;另一块则是保存完好的庙像图石碑,该碑绘于宋时,刻于金代,此碑为明代复刻,可直观再现宋时后土祠之鼎盛。
我也曾疑惑,河东古为“中国”之地,黄帝为何要在此扫地为坛,后土祠何以就建在汾阴脽上?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有云:“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古人祭地要选泽中方丘,这里中断洪流,四面环水,是一个天然的方坛,史称“汾阴脽上丘”。据庙像图石碑后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记载,黄帝平定天下,最早选定在这里扫地而祭。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举行一次大祭,延续了2000多年。
武帝时立祠,得宝鼎于祠旁,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汾阴为巡幸之地。他一生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后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等皆来此祭祀达11次之多;唐开元年间,玄宗曾两次至汾阴祭祀后土,并扩建祠庙,其规模壮丽,同于王居,号奉祗宫。动工时掘得宝鼎两尊,便将汾阴县改名为宝鼎;宋真宗扩建后土祠时,现“荣光幂河”之祥瑞,遂改宝鼎县为荣河。祠庙按皇家标准建成后,南北长732步,东西宽320步,庙貌绮丽倍增,占地近千亩,是现存后土祠的25倍,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称其中轴线左右对称的祠庙格局,为北京故宫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汉至宋,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汾阴祭祀后土。南宋偏安江南,北方沦为蒙金人铁蹄之下,自金元起定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此后明清沿袭北京旧都,汾阴远离京畿之地,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多有不便,历代帝王惮于舟车劳顿,于是便在京郊建祭祀之所天坛,除了祭天,也以此祭拜后土。后土祠延续1600年的国祀断绝,渐渐沦为民间祀庙。
穿过献殿,便是正殿。献殿后廊与正殿大门相连处,是一个四方牌楼状的木结构建筑,卷棚顶,将两个殿紧紧联系在一起,檐下挂满了咏颂后土娘娘母德的匾额。正殿为单檐悬山顶,建筑工艺精巧,建筑物上的悬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是祠内建筑的精华。正殿屋脊上的琉璃饰件光彩夺目,极为珍贵。
正殿大门楹联极有情致,刻的是:千秋共颂,神德千古,神恩千古;万众同尊,后土万荣,后世万荣。此联巧妙之处就在于“万荣”二字一语双关,令人叫绝!跨入正殿,祭献香供之中,供奉的便是肃穆沉稳的后土圣母像。圣母仪态端庄凝重、神态祥和,让人心中充满敬意与温暖。两个神采奕奕的童男童女侍立身旁,两旁分坐两尊女神,左边的怀中抱有一子,应为送子娘娘;右边的持钵拈丸,俗称送药娘娘。传说皆为圣母娘娘化身,替娘娘送子到人间、解除百姓疾苦、保佑世人平安。
后土娘娘这位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与皇天相对应,是古时的土地崇拜,是对大地母亲的尊称。在洪荒时代,人们最先认识和利用的就是土地,采摘农牧离不开土地,生活用具要用陶土烧制,房屋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甚至人死后也要入土为安……“人吃土一世,土吃人一口”,就反映了最真实的人和土地关系。他们祭拜土地,更崇拜能使民族生息繁衍的伟大女性。数千年来,后土祠屡毁屡建,也反映了历代先民对土地的认知、感恩、敬畏和崇拜,这种膜拜发自内心,且一代代流传至今。
主殿内的红漆木柱上还有一幅联:后配六合之天,至圣至尊,圣德自应崇代代;土为万物之母,资生资育,世人所以称娘娘。此联为藏头联,两联首字组合成“后土”,上联讲崇望,下联述恩德,通俗典雅,深蕴着人们对大地母亲的崇敬与爱戴。
出正殿东行,东北有一面萧墙碑,碑亭坐东向西,南北三间。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真宗亲祭后土时,还亲撰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此碑原立于行宫门外,宽大如屏,官员觐见皇帝,都要在碑前整理衣冠及思绪,故民间俗称为“萧墙碑”。此碑为著名的四绝碑:由宋真宗亲自撰文书丹,其为一绝;为二圣伯父赵匡胤和父亲赵光义彰功隆德、配飨于中华始祖后土圣母之祠,世代接受万民尊拜,此为二绝;以五通大碑串为一体,碑高2.52米,总宽7.14米,碑之高大实属罕见,此为三绝;大碑碑文共1365字,正文62行,阴刻单字近10厘米见方。文之长,字之大,历代帝王碑无出其右,此为四绝。萧墙碑字体为楷书,艺技超群,出类拔萃,是山西省及中国古代现存名碑之一,为后土祠镇祠至宝。
后土祠的最后是秋风楼,它位于正殿以北,因藏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的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秋风楼初创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秋风楼凭河而立,崇峻壮丽。楼身分三层,四周回廊。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高32.6米、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珍品。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扫地坛,正面门额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形象逼真。遗憾的是秋风楼大门紧闭,不得而入,也无法登高望远,一睹秋风辞碑真容了。秋风楼台基横跨张仪古道,东西贯通,其上各有一方转雕横额,东曰“瞻鲁”,西曰“望秦"。
站在楼前,遥想当年,汉武帝祭完后土,同群臣泛舟河汾,伫立于楼船之上,极目四望,秋风萧瑟,草木落黄,大雁南归。触景感怀,吟咏出流传千古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借景物起兴,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辞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是文学史上“悲秋”佳作。秋风楼因辞而得名,也因此名闻天下。
西望张仪古道,下峨嵋岭,穿秋风楼,蜿蜒不远处,就是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汾阴古渡。因为汾阴渡,这条古道也曾车水马龙,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万荣人张仪,当年即是由此过河,直奔长安,游说入秦,连横破纵,走向了人生的巅峰,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至于自汉及宋多位皇帝数十次亲临后土祠祭拜,有没有经此古渡古道,已无从考证。倒是当年王昭君奉命和亲,自汾阴东渡黄河北上,据县志记载,确是经张仪古道,拜别了皇天后土,从此远走塞外的;到了1937年,朱德、邓小平等率八路军三大主力东渡黄河,在庙前渡登陆,沿张仪古道穿秋风楼,北上太行,这里成为八路军踏入山西的第一站。也因为汾阴渡,古道曾一度被荒草荆棘淹没,成为狐兔出没的荒场。春花秋月,四季轮回,千百年的历史沧桑,都沿着这条古道汇入滔滔流水。多少人间兴衰,多少世事沧桑,都如这后土祠一般,沉淀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万荣后土祠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其深邃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日益彰显。1996年,万荣后土祠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内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挥别后土祖祠,不由心生一念,那就是祈愿后土圣母护佑中华神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赐福所有华夏儿女,家兴业旺,健康平安!
作 者 简 介
何敬民,网名日月星辰,山西运城人。喜好文学,作品散见于《经济日报》、《山西日报》、《学习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盐湖文学》、《今日盐湖》等报刊及《我在河之东》、《行参菩提》、《文学微刊》、《现代散文网》、《春夏秋冬》等微信公众平台。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