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吉宏丨书包印象(随笔)
单位门前修路,绕过后街的一所小学成了我每天早上上班的必经之路。每天在熙攘的学生流和家长流中穿过,满眼的一大片红白校服之中,背后的双肩书包成为区分学生的最大依据。皮革帆涤,材质各异,红黑蓝黄,色彩多样,在孩子们背上鼓鼓地向下坠着。偶尔看到几个由老人拖着的拉杆书包,转向轮与地面的摩擦声被淹没在家长的叮嘱声中。
我对书包的印象,自然是小时候刚上学时候背过的书包,出奇地大,那是父亲单位发的工具包,长方形的包身是乳白色的硬帆布,下面四个角包着一块棕色的皮革,书包背面长出来的帆布盖住半个包身,两个棕色皮革搭扣,搭扣中间印着行业标志。从我家住的大院里上学的小伙伴们人手一个,每天斜背在肩上,里面装着算数、语文两本书和算数、语文两个本子,在偌大的书包里面滑来滑去,书包则有节奏地在屁股和大腿上拍打着。后来里面多了一个铁皮铅笔盒,拍打的声音更响了。比起同学们的书包,我的大工具包不会把书本边磨掉或是卷起来。
那时候,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背着旧布料缝制的书包,那是真正的“手工”书包,父母用旧衣服手缝的居多,缝纫机扎的也有,书包带子长度是固定的,背到肩上书包基本都紧贴在腰部。只有一少部分是磨着父母向小商贩换来的,看到少有的“商业性质”书包,整齐的翻盖,光溜溜的布面,书包带子上面有调节长短的不锈钢环子,看着十分轻巧,同学们羡慕地抢过来挂在脖子上,整节课的老师变成了书包。慢慢地,同学们开始讨论哪条街上发现有商贩换卖花布书包的,大家打听得很详细: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家里的劳保白线手套、布票、粮票换,四双手套就能换一个书包。后来,有的同学家里从外地的大商场里捎回来书包,有涤纶和帆布两种面料的,款式照例是手工书包的升级版。
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军挎成为书包的代名词,学校里可以说是清一色的军挎,深绿、浅绿、黄绿,正宗不正宗,反正是满眼的绿。只是背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单肩挎着,把手插进裤兜,防止书包顺着胳膊滑下来。有的挎在脖子上挂在胸前,把解放的双手压在上面。有的套过脑袋斜背在身上,书包带长的贴在胯边上,短一点的,书包就卡在腰间。调皮的男生干脆把书包带子勒在脑门上,书包向后落在背上。军挎书包里,杂粮馒头变成了校门口用粮票换来的饼子。
在铺天盖地的军挎世界里,逐渐出现了一种“稀罕物”----双肩书包,尼龙布料里面刷着一层胶,硬硬的,书包背面固定着两根可调节长短的背带。经常能看到背着双肩书包的同学,得意地昂着头,双手抓在胸前两根背带上面,进校园后,专找最长的路线走,展示够了才进教室。后面跟着一大群军挎同学,大家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专业”的书包。双肩包走进校园,结束了书本卷边儿的时光,那时的双肩书包成为学生校园时尚的标志。
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双肩包在适合身体生长构造的赞扬声中蔓延着,功能也在不断增加,肩带里加垫了海绵一类的东西,背着更舒服。两边加出了侧兜,多了水壶,雨天多了雨衣和折叠伞。书包里的夹层越来越多,书、笔、本和学习资料都能分层放置。尽管一律都是双肩包,动画造型、图案前卫,款式越来越新颖,材料也越来越讲究,价格也从几十到几百、上千元不等,各类品牌书包琳琅满目。
书包的功能越来越多,书包里面的书本也越来越丰富,为了省劲儿,有了安着轮子可以拉着走的拉杆书包。从新闻里看到,目前国内部分中小学开始试用电子书包。伴随着书包的演变和进步,这一寄托着对学子希望和未来的工具,多少人面对自己曾经用过的书包,成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种印象。
作者简介:
史吉宏,男,1975年生,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职工,业余写作劳动者,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作品在《铁道文艺》、《青年文摘》和网络媒体刊登。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