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栋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深夜,从遥远的海边吹来浩荡的风,猎猎闪呼。阳台的窗户没有关紧,风挤进罅隙吱吱作响。我起床,把风堵在窗外。看着沂河灯影碎曳,听着隐隐的风声,睡意全无。

蓦然间想起一件要紧的事还没有做……

老家祖林的一篇谱碑碑文亟待解读。

此谱碑矗立在长平山下的皇姑岭北坡桃园之中(注:传说曾有一位皇姑落难至此,故名皇姑岭),碑高约一米半,坐南面北,遥对小金山,源于长平山的一条小河在谱碑西边不远处如玉带般蜿蜒环转,东流入梓河,然后入沂河流向大海。传说此处风水不错,碧水润玉,源远流长,寓意子孙远流幸福安康。或许是巧合吧,曾有族人志士解放后响应南下号召,远走江浙一带,其后人有的干到副省级。

大部分族人见过此碑,可大家忙于农事或客行他乡,无心细辨碑文所刻。它在族人的眼里已熟视无睹,亦似有似无。我小时候每每路过此地,身上总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好像有看不见的眼睛在阴森森地盯着我,又好像随时会有看不见的手拉住我。于是,赶紧一溜小跑离开此地。

先父生前曾用十多年的时间续修族谱,跟我讲过有关先祖的一些故事。那时老人身体硬朗,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啥事也不用我操心。我年少唯物,压根听不进那些古董旧事。去年底,先父患直肠癌不治而逝,他所了解的族史资料也随之隐遁于过往的景深之中。

冥冥中,我被命运推到了先父曾经走过的路口。前段时间,凝聚先父心血的新族谱发放下来,这是蒙阴宗族自1893年以来的首次续修,理清世系昭穆之序,感召敦宗睦族之情,是宗族百年之幸事。美中不足的是,大家发觉新族谱有一部分征名错误需要更正。为了告慰九泉之下的先父,也为了给老少爷们一个至诚宽慰,我主动承接勘误,开始有意关注宗族方面的一些史料。

清明节前,远在兰陵的启珍哥把先父的手誊碑文发给我。我这才知道先父已经留意过这个碑文,遗憾的是他老人家没有加注任何标点,只是依原文誊写。我担心先父誊写有误,好奇心驱使我渴望亲见谱碑并辨析其义。

清明节给先父扫墓,想起先父生前躬耕病榻、心系族谱的幕幕往事,禁不住泪眼盈盈,发愿要尽力把勘误之事做好。焚香祭拜完毕,路过谱碑驻足留眸,碑刻历世久远且经风霜剥蚀,字迹已隐然难辨。我用绵细如粉的齑土擦拭碑刻,酱红色的土粉一点点嵌入道道刻痕,碑文渐次燦若, 我如获至宝,异常欣喜,用手机小心翼翼地、仔细地把碑文录下来,以备日后赏析。

风吹万物催人思。今夜蓦然想起此事,睡意顿时全无。

爱人和孩子都已入睡,鼾声微起。我沏了一壶茶放在案边,拿起手机,伏案执笔,反复回放视频,再三斟酌辨析。夜过子时,终于通晓全文,加注标点。

碑文首句“尝思孝者,百行之源;谱者,祀事之本也”,简明扼要地写明我族人皆为思孝祖后裔。“思孝者”是谁?老家族人只知道有一位叫冯可成的先祖于万历18年(1590年)从青州迁居蒙阴,大家对“思孝者”却一无所知。思孝祖生前在哪干啥?其茔墓又在何方?思孝祖与可成祖之间世系相隔多远?可成祖身世如何?我猜想,先父当年一定是带着这些迷雾般的疑问去求贤问长遍访他乡的,虽沐风霜之苦却收效甚微,仅知“思孝祖迁居邳州”,具体详情仍不得而知。机缘巧合,先父在2009年通过网络认识了热衷宗族文化的兰陵启珍哥,由启珍哥引荐参加了2011年在枣庄举行的全国冯氏宗亲联谊会,意外获悉思孝祖茔墓就在江苏邳州授贤村。2012年,先父怀孝悌虔穆之心前往思孝祖茔墓祭祖。从探寻“思孝者”到异地祭祖,先父走了整整十二年,终于圆了寻根问祖之梦,也成了六百多年以来第一位祭拜思孝祖的蒙阴后裔。我猜想,在那焚香袅袅、虔诚恭穆的如仪大礼之中,先父所有的过往心酸都化作了那满怀的欣喜与宽慰。

近来翻阅先父遗留的考证笔记得知,思孝祖是元末明初万户侯才兴公之子,明洪武年间受任工部都水吏司主事,迁居邳州,掌管沂河、泗水、沭河水务,名播苏吴之地,后卒葬于江苏邳州授贤村。其茔冢高八米有余,成当地标志性景观,故授贤村又名大坟村。可成公是思孝祖三子岚公后裔,乃思孝祖九世孙。可成公的父亲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冯起震,可成公的三弟冯可宾与其父冯启震合著《石蒲斋诗集》闻名于世,四弟冯可宗是南京锦衣卫都督。可成公出身可谓是名门望族之家。

通读碑文,就感觉谱碑很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站在那里注视着后世子孙,他出身名门却虚怀若谷,他向后人述说着身世由来——“我高祖之自青郡迁居蒙冶西上崖屯”,述说着宗族繁衍——“迄今九世,碑载之祖考犹可追”,述说着立谱碑是为了防止“时移地易,而使后世不知其远”,述说着祖林之由来——“鬻本林中松杨树株,买林南林北之地七亩有余,四时致祭起见,非为族间入财利计也”,他担心后人离心疏远,叮嘱子孙要“各祖其祖,按誌而或凭之支分南北,按谱以稽”。他跨越百年守望着“同源星宿”,在百年的守望中祝福远行的游子“重本笃新,图有终于厥始”。他像港湾里的航标,指引迷途返航的船只;又像古老村落里守更的老人,护佑着族人的安宁;更像长平山下汩汩不息的那股甘冽泉源,荫懿万家,润泽八方。甚至,他是一位先知,能预见我“读斯谱也,油然而孝敬生,秩然而礼让接”,的确,读完此文,我顿觉“祖宗之灵爽顾予”,且与先祖之灵“感而相通”。

十年浩劫,篆刻于1893年的12座谱碑全部被毁,只有这座篆刻于1865年的谱碑幸免于难。唯一的幸存者,幸哉!幸哉!

突然想起,先父之茔就在谱碑北侧。刚正一生、寻根问祖的先父就像孩子一样回家了,回到不沾染任何世俗名利的净土村落,见到这位“感而相通”的圣贤老人,老人慈爱地揽他入怀,他在这无边的宁静与祥和之中获得了往生的安宁。

置笔起身,拨开窗帘,外面的风不知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停息了。橘黄色的路灯撑起一片柔柔的温暖,静默无声的沂河越过山野丛林,从我老家缓缓地流过来……

莫名的感动和释怀,我泪流满面……

附录:《冯氏思孝祖后裔可成公支系谱碑序》

尝思孝者,百行之源;谱者,祀事之本。为子孙者,所宜引之于勿替也。乃至分支众则昭穆不可不序,衍繁广则尊卑愈不可不明。况徙居者既多而失名者不少,数世以远或至靡所考镜焉。谱之作于蕃衍之日者诚急,而作于迁徙初者尤不容缓也。

我高祖之自青郡迁居蒙冶西上崖屯也。相传自前明始,迨我曾祖生我祖兄弟五人,迄今九世,碑载之祖考犹可追,余前祖之名讳寔不能述,犹可虑者。我曾祖自此迁葬于大寨山之阳。虽著旧谱,惟恐时移地易,将使后世不知其远,由于远而踈,由于亲也因。鬻本林中松杨树株,买林南林北之地七亩有余,四时致祭起见,非为族间分财利计也。今而后,子孙各祖其祖,按誌而或凭之支分南北,而按谱以稽,燦若列眉,譬诸黄河之水,千里九曲,过积石,穿龙门,以达于海,其始固同源星宿也。

读斯谱也,油然而孝敬生,秩然而礼让接,重本笃新,图有终于厥始,则祖宗之灵爽顾予。尝而一脉之精诚,感而相通,俱称盛世矣。以是敬孝之为义甚大,而谱之所係非浅也。

愿共勉旃,以昌百世,是为序。

始祖讳可成妣张氏自青州府南关迁于本邑卜葬于兹

二世祖讳顺字太和 妣王、公氏乾隆年间迁葬西林

五世裔孙运乾顿撰

大清同治四年岁次乙丑榴月上澣  榖旦

谱碑对联:

上联/祖宗位次合天地经纬同久远

下联/子姓班联与山河带砺共绵长

作 者 简 介

冯子栋,山东蒙阴人,现在临沂市一家银行工作,无文学参赛经历。此为我处子拙作,虚心向大家学习。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四川广元赵氏来自哪里?

    常回家看看 四川旺苍县高阳镇双伍村赵氏祠堂碑文 福禄岩赵氏祠堂碑文 赵氏乃显皇之裔弟臣,伯益之后也.越成周造父,以善主马政获赏,因赵城锡土姓,则赵之得氏基此矣.厥后晋卿豹变,宗得龙飞,忠臣辅孤孝子,告 ...

  • 新修青州核桃园《崔氏族谱》序

    盖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吾崔氏本齐太公苗裔,自周流于秦汉,代有伟人.后晋失其统,夷狄纷扰,吾辑祖自清河东迁,世居青齐,号"青州房".北朝魏齐之际,貂蝉相继,入为宰执,出为方牧,为 ...

  • 农村墓碑碑文范例

    篇一:父亲墓碑碑文 父亲墓碑碑文 一.抬头 先父生于一九四三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于一九九五年农历腊月初六病逝,享年五十三岁.早年扎根教坛培育桃李,后任百乐乡文化专干.先父心性平和,乐观开朗,宽厚让人, ...

  • 从王权家族族规看传统社会的祠堂和族规

    近日,我们在清末著名学者王权故里发现了一块王权在其父亲王汝揆祠堂建成后为族人撰写的一块族规,这块族规的发现,为研究王权学术和古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一.这块碑文中的内容 这块碑文的主要内容是四个 ...

  • 【文史探奥】冶源图题诗及注疏 | 冯子礼

    冶源,青州著名风景区.薰冶泉万泉齐涌,汇流成河,为冶水之源,故名冶源.据<冯氏世序> :元代,才兴祖因讨平玉泉寺孽僧叛乱,以功封万户侯,赐冶源竹林数十亩以为采地,故冶源视为青州冯氏发祥地( ...

  • 冯子栋丨留住欢喜(散文)

    我这人平时没其他爱好,就是喜欢书.这不,昨天下午在鸿儒图书市场发现了一套好书--<儿童文学光荣榜>,书中名家荟萃,选编的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毋庸置疑,这是孩子们的&q ...

  • 冯子栋丨我的言传身教(散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是一个人的脾性.品德从幼年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从而也说明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未来的活水之源,对孩子的一生有根本性的深远影响. 作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留意通 ...

  • 冯子栋丨父亲的书箱,儿时的画册(散文)

    前不久,市新华书店给我发了个奖,叫"卓越会员奖".不瞒您说,这个奖是花钱"买"来的. 我喜欢书店舒缓安静的气息,喜欢书店清新雅逸的书香.她那里有精神的高山.大海 ...

  • 冯子栋丨中山寺,阅尽千年沧桑(行走散文)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蒙阴县坦埠镇,地处沂蒙山区腹地.这儿的山不算高,约三五百米,山如民风,谦和平缓,山坡上的层层梯田如风吹湖水荡起的圈圈涟漪,向山下缓缓地扩散.村子都依山而建,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山脚.沟旁. ...

  • 冯子栋丨儿童节的礼物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浩然: ...

  • 冯子栋丨登小山记

    我这次出差,住的宾馆地处城市南外环,南面一路之隔是座小山,不高,估计有二百来米.满山的青葱翠绿,令我心向往之. 吃过早饭,只身独往. 马路上车来车往,刷刷刷刷,如潮汐般激荡出股股凉风.我足足等了五分钟 ...

  • 冯子栋丨老宅里的回忆

    在老家有一座老宅,是我们和爷爷奶奶共同居住过的地方.院子方方正正,三间堂屋,三间东屋.爷爷奶奶住堂屋,我们住两间东屋,南面隔壁是锅屋.一九八四年,我和弟弟随父母从这儿搬到了村东头的新宅子.自奶奶爷爷相 ...

  • 冯子栋丨萍水相逢

    周六晌午,开车带上五岁的儿子回老家. 到了半路,孩子开始哼哼唧唧,一会儿说恶心想吐,一会儿说肚子饿了,一会儿说要撒尿. 正好,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个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院子里有一幢城垛式的小楼,楼中间有一 ...

  • 冯子栋丨文章结集有感

    今天我收到了北京张栓固老师寄来的四十五本<行参菩提--2017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强>,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著名作家贾国勇先生主编并亲自作序,书中收录了包括我在内的二十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