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味道”散文有奖征文】“伯公树”的流年/赖运胜

“翻过一山又一山,山山都有伯公坛,伯公坛有伯公树,伯公树上写流年。”每当唱起这首九连山区客家人进山出山时经常唱的一首客家山歌时,不禁让缅怀家乡那已消失了的那棵“伯公树”。

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膜拜土地,对具有无限生殖力量的“地母”敬奉有加。因为,土地是人人都可以无限亲近的神明,也唯有土地神赐予了民间看得见、摸得着的丰收,以及国泰民安。而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祀“伯公树”的习俗,“伯公”信仰的最常见方式就是“伯公”祭祀。而有“伯公”的地方,大都有“伯公树”。“伯公树”在客家人心目中不仅是敬畏而知心的朋友,而且是人敬人仰的长辈一般。

记得打小会记事的时候,在家乡围屋的东南方,有一座山里有个“伯公坳”,“伯公坳”里有座“伯公坛”,“伯公坛”里有棵“伯公”古松树。其实它就是一棵拥有近千年树龄的古松树,因为村民继承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理念将古松树作为“伯公树”予以保护。每当村里有大事好事时,村民都要在伯公树下祭拜一番,供奉祭品,烧香烛,放鞭炮,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在我的记忆中,“伯公坳”的“伯公树”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在泥土中,另外还有多根粗壮的枝根裸露在外,状若龙爪,路人过此,无不赞叹。正如不记得其名的一位诗人描述得那样:“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这棵古老的“伯公”树,直径大,腰围粗,我们小孩子要七八个人手牵手才能把树干围住。伯公树也生长得很茂盛,浓密的叶子撑盖着整棵松的枝杆,密密麻麻的针叶和松果长满了枝头,远看宛如是一把绿色的巨伞。酷热的夏天,村里的人们无论是上山砍柴割草,小孩子上山放牛路过伯公树,都要作个短暂的停顿,到树阴下乘凉歇息,任由清风吹拂掉身心上的疲惫。有时有的顽皮不懂事的放牛娃爬上高大的伯公树枝上玩耍,必会招来坐在树下大人的一顿责骂声,小孩子只得乖乖地下来,规规矩矩地坐在大青石板上听大人讲土地伯公或伯公断案等神仙故事。有时小孩子会做起游戏,吟起童谣:“点指侬纽(耨),铜盆桷斗。桷子烧香,派人去走。”“荷树笠,笠过河;何先生,娶老婆;有钱娶只人家女,冇钱娶只半路婆”;“荷树开花桍柘桍,桍桍结子似荷花,花心出须有神眼,插根签子作荷车。荷车子,荷了荷,不敢笑人无老婆,再过两年风水转,牵手搭脚两公婆”;“月光光,四方方,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荷树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烙疤嘴,一赶赶到牛栏背。”有时会两人对弈搏杀一盘六子棋,有时会三五成群谈笑风生,使伯公松树下一时热闹非凡,成为一道短暂亮丽的风景线。后来,古老的“伯公树”被砍倒后做成大队榨油坊的榨油器具。再后来,随着机械榨油普及,人工榨油受到冷落,“伯公树”榨油器具也随之消失了。

虽然“伯公树”已经没有好多年了,树下的欢笑声和责骂声也听不到了。但时代在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回归变化,这“伯公”曾经默默守护村落和村民的潜在意识在人们的心中却没有消失,还在一代接一代的延续着。因为,人们都知道树木花草有着涵养水源、保育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类生存的最好朋友,也是地球村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而“伯公树”正是这些树木花草成员中的长者,应该得到人们爱戴和崇敬。其实,以现在的角度看,正是客家先民借助“神”的力量来保护村落和人们的生存环境,才使祖祖辈辈赖以休养生息,生存繁衍的村庄构田园,人类与自然构成的和谐交融,天人合一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才使人类悠然安逸,恬静安宁,择居而住,哺育繁衍。这也说明了客家先人高超的睿智聪慧,注重生态环境,讲究山清水秀的家居文化传承。因此,保护“伯公树”,构建以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为特色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选择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定位、方向与未来之路,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如何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天空更蓝,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以实际行动,实现“美丽的家园”、“美丽的梦”贡献力量。

当缅念那早已消失的“伯公树”时,人们总会反思自己,并站在现实的幽谷中,站在历史的瓦砾间,善思静想的工作生活,书写自己的美丽流年,让人羡慕,让人垂青,让人怀念!

作 者 简 介

赖运胜,男,广东河源和平人,曾任职于军旅、区(县)党政、市(地)直属工作部门。有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等50多万字,散见于国内外报纸杂志。著有散文集《青色漂染的眷恋》一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