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斋:《雨巷》有姑娘么?
3月7日女生节:收心斋祝小姑娘们节日快乐!点击阅读:每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雨巷》中真有姑娘么?《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也因此博得了一个“雨巷诗人”的雅号。“诗无达诂”,阐释者们对《雨巷》一直都有多样的解读,尤其是对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丁香般的”姑娘往往青眼有加,不少人还试图将其与诗人的真实恋情挂钩,这从个性化的赏析角度来说并无不可。然而,笔者觉得在一般性教辅资料的具体表述中,诸如“姑娘出现了”(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第9页),“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第13页)等提法似有不妥。谈及“姑娘出现”,仿佛实有其人,又说该诗属于“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更像板上钉钉。在此,笔者有一个疑问:《雨巷》中真有姑娘么?通过细读文本,反复吟诵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其实已经明确交代了一个基本事实:《雨巷》里没有真实的姑娘。试读首尾两节,便可一目了然。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首先,作者是一个人,他是“独自”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雨巷。其次,诗人两次强调,他是“希望”逢着、“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希望并不意味着实现,可见诗人并没有真的逢着一个姑娘,诗中并无一个真的姑娘。因此,这首诗歌只是一种忧伤情绪的宣泄,并非真实恋情的追怀,“邂逅”说显得有点牵强附会。诗人卞之琳曾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这就是一种比较合乎情理的看法,这就是一种相当敏锐的阅读印象的表达。反复阅读诗歌文本之后,笔者认为《雨巷》中并无一个真实的丁香姑娘,诗人所要表达的也不是一种实有的爱情经历,戴望舒的这首诗里流露出来的恰是一种“空结”的愁绪和微妙的诗情。笔者觉得,正是因为这种有意的虚写才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遐想空间,这首诗歌也因此具备了更多的含蓄味道和象征意义。甚至可以说,新诗界的这一朵奇葩,其实就是年轻的诗人在江南雨巷一次意淫的产物(编者按:“意淫”一词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醴曲演红楼梦》,警幻道:“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兴趣,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关于“意淫”的解释,警幻仙子又说:“‘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可见是一种境界,除了贾宝玉,再没有第二人可以当之无愧。警幻仙子早就说了:“吾之爱汝者,乃古今天下第一淫人也!”目前这个词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希望、憧憬、梦想、发呆、诡异的笑、心理犯罪、偷窥、臭美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虽然《雨巷》中确乎没有一个真实的姑娘,但是我们现在一看到雨巷,一想到雨巷,脑海中往往就会自然地呈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如同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又是为何?这恰恰就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功劳,正是因为诗人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创造出了一片动人的审美空间和一个难忘的艺术形象,才让我们享受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审美愉悦,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江南印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就是一个可能的意象。不妨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走进那烟雨蒙蒙的江南,脚步踏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邂逅一位丁香般的姑娘不是一种很有可能发生的事么?或许是在某条狭长的街道,或许是在某个商铺的门口,或许是在某一把油纸伞下,完全有可能遇见一个丁香姑娘,她气质高雅,如诗如画。朋友们,有机会去江浙一带走走吧,在那里不仅可能遇见丁香般的姑娘,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以下便是小编在浙江游学时完成的几篇小文:
2011年华师研究生报:《寻志摩》
2014年华中师大报:《梅里古镇过春节》
2013年桐乡新闻网:《日照乌镇行雨巷》
乌镇留影
乌镇西栅
海宁西山:徐志摩之墓
江南水乡的风光
嘉兴南湖:党旗升起的地方
江南各地,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