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山上,最美的风景是人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经诗仙李白这么一夸,武汉自古便有了江城的美誉,百湖之市,因水得名。同时,在长江之滨,南湖之畔,还有一座山,不容忽视,此山名桂子。
桂子山,遍植万千桂树,芳名由此以出;桂子山,汇聚天下折桂手,声望因人而彰。桂子山上,有四时美景,百花芬芳,有世纪名校,百年辉煌。四时美景,美在桂子山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世纪名校,名在华师大人的一言一行,一生一世。
关于美景,《评卷专刊》第二期头版头条已经刊发《桂子山记》,简言之:桂子山风景绝胜处在一木一亭一馆,木称桂,亭曰梅,馆唤新;《评卷专刊》第一期四版头条刊发《桂子山四忆》,曰:春忆花海,夏忆绿荫,秋忆桂香,冬忆鸟鸣。故,本文只谈桂子山之人。
一般而言,某地之人都自称主人,然桂子山上的人,却自称“桂子山之子”。曰主人,说来总有一点人定胜天的霸道之意,而称“桂子山之子”,听来就有了一股敬畏自然的谦虚之风。谦虚,恰是桂子山人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敬业,乐群,勤奋,谦虚”,这是导师余祖坤先生在桂子山上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里,谦虚摆在最后颇有深意。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谦虚不是体现在你的生命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而是当你有一些学识和成就之后,依然保持谦虚,才是真正的谦虚——人格的修养和人生的境界。
2018年6月11日,收心斋主人与导师余祖坤先生在华中师大九号楼前合影
导师余祖坤先生就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今年高考前不久,我给学生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时候,遇到了一篇余老师的文章《略谈古代文章评点》(摘自《光明日报》),于是就在余门微信群里说了这个消息,师弟师妹们得知后都感到很高兴,纷纷表示,“我一定要拿去给我的学生做,告诉他们,是我的导师写的”,但是余老师却十分谦虚地说,“小文,不值一提”。
尽管余老师在古代散文以及散文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实绩,而且此文也登上了《光明日报》,但是他向来不主张我们对他作过多的宣传。说到宣传,我记得2013年曾写过一篇题为《余祖坤:研究生期间读完图书馆全部古籍》的人物通讯,本来计划在媒体发表出来,结果余老师审核那一关没有通过。没有通过,不是作品没有新闻点,而是余老师主张谦虚低调。
余老师的谦虚不仅体现在治学上的高远追求和踏实进取,还展现在他与人交谈时的谦谦君子风度和温文尔雅形象。仍然清晰地记得,初见余师是在2011年的导师见面会上。选导师的时候,他没有多少言语,也不做自我介绍,只是安静地坐在我的斜对面,温和地笑。见面会之后,他并没有马上走,而是与我进行了一番长谈。就在教研室里,余师论治学之道,谈读书体会,说百态人生,问生活琐事,持续了两个小时。
在这两个小时里,我们从新识的师生变成了熟悉的朋友。一直到当天下午五点半,余师又带我去桂香园三楼吃饭,就我们两个人,他却点了一桌子的好菜,胜于过年,仿佛喜宴。我们边吃边聊,又说了很多,有文学的探讨,也有人生的指导,而氛围却如朋友般的闲聊,充满了欢笑。
桂香园一楼的鸡肉饭
桂香园一楼的热干面和豆皮
武汉的豆皮是米
桂香园二楼的烧鸭饭
毕业之后,我和导师虽然有一些电话联系,但因双方工作都忙,一直没有时间见面。借这次来华师评卷的机会,我们终于在桂苑宾馆见了一面。见面期间,他给我讲大学教育现状,我给他说中学教育问题,师生一聊又是两个小时。一别四年,如今再听导师讲学,舒服的感觉依然如春风拂面。
我想,这种感觉并非我的独特体验,而应该是所有余门弟子的基本共识。我知道,他对学生的论文要求虽然十分严格,但很少当众批评,对学生的业余生活虽然从不干涉,但对高雅爱好总会鼓励引导,所以前几天还有师弟在说,“余老师对我真好。”
2018年6月12日,古代文学教研室留影(师弟张起帆/摄)
沐三年南湖雨露,染一身桂子清香。七年前,有幸来华中师范大学读研,感受桂子山文学教育的熏陶,可以说是一次不虚此行的宝贵经历,也是一种永不后悔的正确选择。
在华中师大,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师生情谊,结识了一批难得的嘉友良朋。在文学院,我度过了三年的快乐时光,也找到了一生的兴趣所在。
感谢华师大,感谢文学院,让我在这里成长。
2018年6月12日,华师桂中路留影(师妹李旬/摄)
2018年6月10日,华师图书馆留影(学生谭秀露/摄)
作者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公众号《收心斋》主编(创办一年,粉丝九千,主要编发老师、学生、家长文章,阅读量几乎每篇破千,多篇破万),欢迎朋友们关注收心斋,我们一起探讨文学与教育。微信号:hubeishouxinzhai
点击播放视频:
华中师大2018最燃毕业MV
《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