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荣(浙江省)
废纸,在常人眼里一分不值,不屑一顾,可是我却对废纸怀有特殊的情愫,它如影随形,伴随我的生活,在困境中,像火炬点燃我的人生。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身体羸弱多病,父母怕我不能胜任重体力活,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让我读书。因为家贫如洗,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吃糠咽菜成为常态,根本没钱给我买纸笔,后来我捡到一个废弃的豆腐盒(用木头做的,长约六十公分,宽约四十公分),从锦溪里捞来一些细沙,过筛后装在豆腐盒里,抹平后在上面用柳树枝、小竹棒在上面练字、做数学题,美中不足的是,沙盆不能随身携带和移动。有一次我放学时,路过供销社废品收购站,看到回收的废纸里面,很多一面有字,一面空白,还有一些作业本有些没写过字,我想可以废物利用,可以拿来练字做作业。于是放学后就找负责废品收购的营业员老孙,和他套近乎,老孙年过五旬,须发均已花白,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嘴上经常叼着一个古铜色的烟斗,往烟斗上装满烟丝,点燃烟丝后抽上几口,吞云吐雾,怡然自得。当我提出把可以利用的废纸卖给我,遭到了老孙的断然拒绝,他说公家收购站只负责收废品,不能往外卖废品,后来我连续几天缠着老孙,帮他整理废品,还把老父亲的松阳烟丝拿来孝敬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他被我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他请示领导后,采取了变通办法,让我用废铜烂铁、旧电池,牙膏壳、蝉衣等废旧物品进行交换,于是我到处去搜集这些可用于置换的物品,用废旧物品换回一摞摞废纸和作业本,我把这些废纸整理好,装订成册,用于练字做作业,解决了学习用纸难的问题。上了初中以后,我看到同学们都有一本随身携带的字典,很是羡慕,可是家里拿不出钱给我买字典,于是我就萌生了抄字典的想法,抄字典需要纸,于是我到学校总务处,用春节期间攒下的红包把上年度考试卷买了下来,考试卷的背面是空白的,用裁纸刀一裁为二,装订成三大本。父亲的表哥余伯原来在黄埔军校担任过给养员,家里有一本《康熙字典》,视若珍宝,很少示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要拿出来翻晒的,我曾经偷偷翻看过,于是我恳求余伯借我抄一下,余伯起初不肯,怕我把字典弄坏,后来实在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把这本心爱的字典借给我抄录。于是我用一个暑假把《康熙字典》收录的字音标、字义、主要组词都抄了下来,后来这本手抄字典伴随我度过整个中学时期,有空就反复翻看,不敢说滚瓜烂熟,基本了然于心,读高中时同学有不认识的字都来问我,我都一一作出解答,同学们戏称我是“活字典” 。有了这本废纸制作的字典,我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后来担任了高中阶段的语文课代表。充分利用废纸的习惯,沿袭到参加工作以后,高中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到公社担任通讯员,主要工作是为领导写写讲话稿、制作大批判专栏,刻印“双夏简报”“工地战报”等,为县广播站、金华日报等新闻单位写写稿子。我平时把可以利用的废纸都收集起来,用于写稿子,一直坚持每天为新闻单位、报刊杂志写一篇稿子。有一次我为金华市群艺馆主编的杂志《艺术馆》投稿,就是用废纸写的。因背面忘记用红笔划过就寄出去了,时任副主编的史克老师收到稿子后即回信一封:“陈德荣作者:你的文章文笔流畅,清新脱俗,拟发表在《艺术馆》第四期上,但不知道为什么稿子要用废纸写?为鼓励你多投稿,今寄上三本稿纸,请查收。”这样一位久负盛名的编辑对一个初出茅庐写作者寄予关爱,令我十分感动,。一九八八年八月,为了追逐梦想,我毅然辞去公职,投身于法律服务工作。虽然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对废纸还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我先后担任了三家造纸企业的法律顾问,每家造纸企业都有一个废纸仓库,废纸仓库里有从各地回收的废纸,废书籍汇集在这里,进行打浆、脱墨、漂白、造纸,我每次到造纸企业现场办公之余,都要去废纸仓库转转,在废纸堆中淘“金”,这里有很多的旧书,甚至绝版书、纸装书都送到这里回炉。几年来,我在废纸仓库淘到了不少好书,有《鲁迅杂文集》《红与黑》《莎士比亚全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元刊梦溪笔谈》《张爱玲文集》等中外名著,还有一些文学、医学、哲学类的书籍。因为废纸仓库都是承包他人的,我付收购价一倍价钱买下旧书,承包的老板得到实惠,我得到心仪的旧书,一拍即合,互惠双赢。后来这些老板把他认为有价值的旧书用纸箱装好等着我去挑书,我现在书房里的有不少于五分之一的书籍来源于的造纸企业的废纸仓库。这些旧书充盈着我的书架,丰富了我的知识,改变了我的人生。为了圆我儿时的作家梦,近几年来,我充分利用业务时间为报刊杂志、新闻媒体撰写稿子。这些稿子几乎都是利用废纸写的,我在废纸的空白一面写好稿子,修改后交由女儿录入电脑后,再分门别类发送到投稿邮箱和用稿单位,四年来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学作品四十多万字,不少作品获得了各种奖项,并荣幸加入了衢州市作家协会、浙江省散文协会,去年结集出版了散文集《坐看云起》。很多人对我的做法不理解,说我“抠门”, 又不是缺钱的主,竟然用废纸写稿子,我却不以为然,废纸并不废,只要还有利用价值,就要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对于废纸利用,不少有识之士都提出独到的见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泰集团总裁李建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倡导:“废纸资源利用好了,可以大大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废纸再生,每年可以少砍一千万棵树。”听了李建华代表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废纸利用有这么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的用好废纸,在废纸上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自己像废纸一样发挥余热,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
作者简介
陈德荣,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现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喜欢阅读、旅游、写作,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章回小说》、《厦门文艺》、《浙江散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四十多万字。出版散文集《坐看云起》,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