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养生之要义:顺四时、节饮食、律起居、调情志!

一、顺四时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大自然有四季,四季呈四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因之构成了自然界及一切生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人的养生,同样要遵循这种规律。

顺四时之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顺势生、长。气温升高,夜短昼长,人体阳气不断生长、升发,气势正旺,当顺势而为,主调阳气,避免受到风、凉、生、冷等刺激而伤及阳气。

秋冬养阴,重在收、藏。气候渐凉,昼短夜长,人体阳气开始收敛、蛰伏,阴精潜藏,当顺势而收,主养阴精,避免纵欲过度、伤及阴气。

顺四时之二:乍暖乍寒,春捂秋冻

春暖花开,乍寒乍暖,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人体肌表开始舒张、疏泄,但抗寒能力相对较差,必须注意保暖御寒,防止感冒。

秋高气爽,由热转寒,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人体肌表疏泄与致密交替,阳气刚开始收藏,不宜一下子添衣过多,以免妨碍阳气的收藏。

顺四时之三:时令交替,慎避虚邪

人体在气候多变、时令交替之时,易感风寒、暑湿等外邪而发病,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点。一定要注意交节前后的自我调护。一是保存体力,不要熬夜,不可过劳;二是情绪乐观,平衡心态,不要冲动;三是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四是及时增减衣物,谨防外邪侵袭。

顺应四时之四:适应阴阳,应时作息

人在自然界中,起卧休息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例如,平旦之时阳气从阴始生,到日中之时,则阳气最盛,黄昏时分则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之时则阴气最为隆盛。人们应在白昼阳气隆盛之时从事日常活动,而到夜晚阳气衰微的时候,就要安卧休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样,才能够保持阴阳运动平衡协调。又如,一年之中,四季的阴阳消长,对人体的影响也很大,人的起居就应该顺应四时。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歩于庭”,以顺应春阳生发之气;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顺应夏季华秀之气;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应秋令收敛之气;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应冬日收藏之气。

二、节饮食

节饮食,是指饮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主要有和五味、有节制、保鲜洁、因人宜。

节饮食之一:和五味

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统称“五味”。五味对应五脏,五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各有不同。五味调和,营养得当,则有助于机体消化吸收,滋养脏腑、筋骨、气血,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

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食物的种类多而杂,所含营养成分各异,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使人的营养得到满足,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保证身体健康。早在二千多年前,《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节饮食之二:有节制

定量进食,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进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则脾胃足以承受。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便可及时得到营养供应,以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过饥或过饱,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定时进食,形成规律。有规律的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食物可在机体内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如果食无定时,或零食不离口,或忍饥不食,则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会使脾胃失调,消化能力减弱,食欲逐渐减退,有损健康。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这即进食适度的意思。

节饮食之三:保鲜洁

食材新鲜。食品新鲜而不变质,其营养成分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对人体有益无害。

食品清洁。避免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进入机体而发病,防止病从口入。

食物煮熟。大部分食物需经过烹调加热后变成熟食,方可食用,以使食物更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同时,也使食物在加工变热的过程中,得到清洁、消毒,除掉一些致病因素。

节饮食之四:因人宜

因时而宜。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因人而宜。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别予以调配,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胃酸偏多的人,宜适当多食碱性食物;而胃酸缺乏的人宜适当选择偏于酸性的食品,以保证食物的酸碱适度。体胖之人,多有痰湿,故饮食宜清淡,而肥甘油腻则不宜多食;体瘦之人,多阴虚内热,故在饮食上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而辛辣燥烈之品则不宜多食。

三、律起居

起居有常。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中。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从天体运行到人体生命活动,都有内在规律或称节律。现代医学已证实,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周期或节律而展开。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也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人体的重要生命指标、生化指数、物理参数、代谢水平,乃至情绪的变化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有节律的变动,其中包括昼夜变化的日节律,28日左右为周期的月节律,以及年节律等。人体存在着生物钟现象,其调控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甚至决定着人体的寿夭。因此,要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每日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排大便、定期洗澡等。

劳逸适度。劳逸应符合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不可过劳,也不可过逸。适度活动,可使气机通利,脏腑功能正常。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正如孙思邈所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环境愉悦。包括居住环境、居室结构、居室环境和气候等方面,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山青水绿,柳暗花明,环境优美,宁静安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草木茂盛,交通方便,设施齐全,远离污染,当然有利于人体健康。

四、调情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脏腑气血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中医养生,重视调情志。

情志不遂则伤及五脏、损伤脏腑精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所伤主要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所谓“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当代心身医学研究证实,一切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变化,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

因此,要避免过激情志。遇事镇定自如、冷静沉着;平时心态平和、积极乐观;胸怀要宽阔、豁达开朗;淡泊宁静,精神内守。

编辑:长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