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越多越好吗?启功:写对了,写准了,才有效
很多朋友都是这么临帖的:拿起一本字帖,顺着之前临写的位置,直接往下写。一个小时之后,抬头一看,写了不少,感觉收获不小,自己很满意。如果写高兴了,还会重复上面的步骤,再写上一个小时,甚至更多。
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喜欢类似上面的这种临帖方式呢?第一、大多数朋友认为,临帖就是写字,要想提高,就要多练,熟练度是关键。第二、自己不愿动脑筋,写到哪算哪,根本没怎么考虑过质量。第三、没有一个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不知道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哪,只好这么漫无目的地写下去。
这种临帖方式是否真的有效呢?或者说,书法临帖,越多越好吗?启功先生曾经说过:写对了,写准了,才有效。
启功说的'写对',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自小学汉字,怎么写,大家自然都知道。可是,书法中的'写对'和我们日常书写的'对'是两个概念。
用笔方法不对,怎么写也不会对。平时书写,我们都用硬笔。硬笔的书写,由于书写工具的特点,是不需要调峰的。而毛笔不一样,落笔之后,如果想要改变行笔方向的话,就需要有一个调峰过渡的动作。很多人练了很多年的书法,仍然在用硬笔的书写习惯去写软笔,效果可想而知了。
所以说,下笔临帖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下,古人写出来的这个点画,用到了哪些技术手段?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如果连方法都没考虑清楚,甚至说,没有认真去分析的话,试问,你下笔临写的时候,学的又是什么呢?
启功在分享自己的临帖经验的时候,介绍过一个'笨方法'。他在每次临帖的时候,都会选择一张比较好的,挂到墙上。等到下次临写的时候,他还会选择一张比较好的,挂到墙上。然后呢,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字帖比,直到找出自己的差距为止。这种方法,咱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写对了,是技术性的问题。写准了,是态度方面的问题。
有的朋友说,古人写字的时候也没考虑过那么多,让他再写一遍都不一定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要临得那么像呢?
举个例子,就说王羲之的《圣教序》吧。里面的字,如果你不沉下心去研究的话,也没有出奇之处。可是,如果带着放大镜逐个笔画去分析的话,你就会明白王羲之的独到之处。
这些独到处,王羲之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是不假思索的,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很多朋友,光记着一气呵成了,却忘了,自己根本没有人家王羲之的本事。
再者说,《圣教序》里面的那些结体安排,都是经过时间验证过了的,是完全符合书法的审美的。如果你连这个都看不到,都写不准的话,试问:你为什么还要学王羲之呢?
总而言之,书法临帖,光靠练习数量去打动自己,是行不通的。光想着靠熟练度去提升自己,效率是非常低的。多动手,勤动脑,找不足,补短处,这样才能一天更比一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