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读《万集乡下这些年》有感

余治平,男, 1965 年 11 月出生。江苏省洪泽县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学位。研究范围与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

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

——读《万集乡下这些年》有感

◎杜宝青

余治平老师是洪泽湖畔走出的哲学家。虽已是知名学者,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农村娃”。无论身在何方,“三农梦”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孜孜不倦科研人,上下求索出真知。他坚持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用真情、真心、真诚为“三农”问题“问诊把脉”。

2013年国庆刚过,我做好吃闭门羹的心理准备,一人来到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拜见余老师。事实证明,之前是我“想多了”。当我自报姓名和籍贯后,余老师满面微笑,立刻伸出热情的双手,连声说道:“老乡好,老乡好……”那一刻,我的心中倍感温暖。第一次见面,余老师送我一本由他执笔的《哲学慧眼识究竟》。此后,我与余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学习上、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常请他指点迷津。每次,他都不厌其烦,认真倾听,耐心讲解。

2014年9月2日中午,我又收到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万集乡下这些年》。能第一时间从作者手中接过作品,意义自然非凡。这本充满乡土气息和熟悉语言的作品,使我产生强烈共鸣。全书分为五部分,即“人”、“田”、“学”、“俗”、“闹”,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了城市化进程中苏北农村的形象,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我在淮安市淮阴区(原淮阴市淮阴县)的农村生活了15年。记忆中,这15年间,进城的总天数不超过15天。孩提时,有小伙伴为了炫耀自己“见多识广”或者家里有钱,咬紧牙、斜着眼睛、歪着小嘴巴说:“我还去过淮阴呢!”(这里的淮阴指淮阴县县城)可见,当时进城对乡下孩子是多么“奢侈”。15岁那年,我考上淮州中学(原淮阴县中学),才算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乡下。因为寒暑假还要回淮阴区西宋集镇王码村的老家。

洪泽县与淮阴区,相隔55公里,开车50分钟。这两地,方言、水土、风俗等几乎一样。15年的农村生活阅历,使我对《万集乡下这些年》一书充满了浓厚的感情。书中提到的很多人名、地名、企业名,以及一些方言,我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阅读时,勾勒出一种与作者促膝而谈的意境。总览全书,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良知,实事求是。引言中,他指出:“自暴家乡短长于天下,虽已对一些人一些事采用曲笔,或化其名,或易其主,或变其由,属辞隐晦,相随虚实,但也还可能因言而得罪于乡党亲朋。”是啊,自暴家乡短长于天下,需何等的勇气,搞不好就得罪了父老乡亲。余老师选取万集为考察对象,固然不是为了揭老乡的短,而是以此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以小见大。书中,余老师没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万集,而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点在第三部“村学灭”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消失了的“万集中学”、办不下去的村小、所引发的后续问题,这些笔墨重点对“撤点并校”存在的弊端及其潜在危机进行批评。“一份满意的答卷”,则总结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相比之下,现今有的学者习惯于批判某种现象或政策,横也不对,竖也不好,不是“左”了,就是“右”了,可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不左不右”。也有学者喜欢揣摩领导意图,经常“吹喇叭”“抬轿子”。例如,《法制周报》刊登的《禁送月饼的反腐意义》一文中出现了“管住一小块月饼,就是堵住了千里之堤的蚁穴,反腐意义不容小觑”的言论,这乃是当今官场夸夸其谈官腔套话的典型。而余老师坚持良知第一,实事求是,对家乡好的方面予以表扬,对不好的也敢于批评,并提出解决之策。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融合,有“血”有“肉”。余老师是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士后,理论功底毋庸置疑。几年来,他在读书、写书之余,屡屡回乡察访、调查研究,听乡亲们口述,听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讲解,查阅《洪泽县志》、《万集行志》等快被人们遗忘的史料,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为全书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万集乡下这些年》融统计学、社会学、历史学与哲学于一体。第一部分“乡无郎”,运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不是简单的摘抄和罗列,而是经过认真归纳、整理,最后得出如今余庄是“空心村”。书中还引用了哲学名言,出自《王阳明全集》、《春秋左传》、《管子》、《淮南子》等。“计生”洪泽1984、贝怀泽的婚姻危机、“信访”奇葩严厚芳等案例,将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一幅幅画面,对我而言,十分熟悉。类似的人与事,在我15年的农村生活中也曾遇到过。

三、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书中既有对农村存在问题现象的描述、原因的剖析,也有如何解决该问题的建议。例如第三部分“村学灭”,前面6节重点描写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过程、引发的后续问题、原因驱动与操作过失等,第7节“农村文化生态出现危机”中提出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对策。余老师指出,最高决策层应该有深谋远虑,应该形成全局一盘棋的战略思路,对农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应该有全新的理解和更加明确的定位。还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宏观指导思想提出破解之策。第五部分围绕信访展开,共9节。文后附有上海社科院“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问题系列研究项目”的结项报告。前9节的重点是“怎么看”,而研究报告的重点是“怎么办”。对一个问题进行现象描述、原因分析、是非评论,最终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的落脚点。在《完善群众诉求机制,保障公民权利救济》研究报告中,建议改革现行信访工作方法,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诉求机制。具体包括“取消地方信访排名,减轻地方政府信访压力”“点对点、一对一,改变进京非访的通报方式”“推行信访‘首办责任制’,切实提高案件办结率”“开辟网上信访渠道,拓宽信访申诉空间”等。

关于“信访”,我的感触很深,也很有共鸣。入职以来,我在上海市长宁区某局负责信访工作,每天都会接到大量信访件,有来自12345市民热线、区长信箱、群众来信、市局转办督办以及国家信访局转来的信访件。据观察和回访,群众对信访件办理的满意度还不算高,重复投诉屡见不鲜(有的是恶意投诉)。我也经常思考,如何解决群众对信访处理满意度不高的问题。研究报告建议推行信访“首办责任制”,这让我仿佛遇到了“知己”。希望该制度能引起高层决策者的重视,并予以实施。

四、宏、中、微“三观”结合,“观观”渗透。个案研究类作品,很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是脱离个案泛泛而谈,造成“假大空”,文中所述与考察对象几乎无关,只是偶尔出现考察对象的名字。二是过度围绕个案做文章,将搜集到的资料罗列、摘抄,缺乏高度和深度,造成“以偏概全”。《万集乡下这些年》做到了“三观”的巧妙结合。既有中央、江苏省宏观层面资料,也有淮阴市(现淮安市)、洪泽县中观层面的资料、还有万集镇、纪缪村、余庄乃至各家各户的资料,且各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央的精神对淮阴市产生什么影响,淮阴市的精神对洪泽县产生什么影响,洪泽县精神对万集产生什么影响,万集的精神对余庄村民产生什么影响,层层相扣、紧密相连。这点在第一部分“乡无郎”中得以充分展示。例如,“计划生育”国策推行后,因层层摊派任务、分配指标,最终酿成了余观芬、王定秀夫妇的家庭悲剧。“三观”渗透,符合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哲学道理。余老师是哲学教授,他的作品中除了引用哲学名言,也处处运用哲学方法,体现哲学道理。

五、语言朴实、行文规范,充满乡土气息。作为一名淮安人,我对这本书中的语言十分熟悉。“出礼”“一跐溜”“花头精”“年把”“落好”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方言瞬间引起了我很多回忆。运用方言,主要是为了保持一手资料的“原味”,更能直观、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农民的形象。为了让广大读者读懂文章,余老师在书中对方言作了注释,如“落好”,动宾结构,意为积德,得到安慰、益处、口碑等。对当地的风俗,也在注释中予以阐述。例如,谈到红白喜事出礼,按照当地习俗,丧事不请自到,闻讯就应该前往吊孝,而且宜早不宜迟;喜事则不请不到,免得突然光临给主人添加宴席麻烦。详实的注释,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方言的出现,更为全书增加了乡土气息。

“三农”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至关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余老师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脚踏实地、忧国忧民。作为才疏学浅,生活、工作阅历匮乏的读者,评论《万集乡这些年》,我深感不安,战战兢兢,生怕有误读误解之处。余老师对农村充满深厚感情,对家乡无比热爱。当年的农村娃,如今成长为著名学者,在他的身上和作品中,处处洋溢正义感、充满正能量。该书的问世,会再次提升受众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