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又必然是不可知的呢?

文|新知堂原创

老子在第四章中论述道的特性,通过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道的性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应该理解为虚无空洞。“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说道这个实体其形式虚无空洞,但使用起来却取用不尽。

道为什么是虚无空洞的呢?因为在老子的理论中,道虽然是一个实体,一种实在,但它却不具备可以被感知觉经验的形式。比如一个苹果,也是一种实体,一种实在,而且是独立于我们感觉和知觉机能而存在的。但我们却可以使用眼睛来观察它的颜色,察看它的形态,还可以用手触摸它的形体,用知觉官能知觉它的硬度和重量,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客观的实在的可被经验的实体。

这类实在的实体可以通过人类的感知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如颜色、形状、形态、硬度、质量等加以描述和定义。但是道作为一个实体,一种实在,却不能被人类的感知觉器官直接经验,我们不能看到它,不能听闻它,不能感知它。所以没有如颜色、形状、形态、硬度、质量等信息对它加以描述和定义。

通常在我们意识中,能够使用颜色、形状、形态、硬度、质量等信息加以描述和定义的实体定义为“有”,即意味着存在着可以被感知觉经验到的形式。它们能够被眼晴看到、耳朵听到、触觉感知到,我们就不能将它们判定为无。

但是,道这一实体却不具备被感知觉直接经验到的形式,我们看不到它,听不到它,也感知不到它,所以相对于可见可闻可感知的实体,道就被定义为“无”。原来,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和“无”都是用来描述和定义实体的,“有”用来定义可经验的实体,“无”用来定义不可被经验的实体。

既然定义的都是实体,那么“有”和“无”所描述的对象就都是实有。所以“有”和“无”是相对的概念,所谓的“有”就是指具有颜色、形状、形态、硬度、质量等可经验的形式,可以被感知觉经验到的事物。所谓的“无”就是指不可以被感知觉经验,没有颜色、形状、形态、硬度、密度等可经验的形式的事物。所以,可以被感知觉经验到的实体就是以“有”为形式的实有,不可以被感知觉官能经验到的实体就是以“无”为形式的实有。

另一方面,可以被经验到的实体我们命名为“实”,不能被经验到的实体我们命名为“虚”。道作为实体不能被我们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到,那么它就是“虚”和“无”了。

讲道是“虚”是指它不能被人类的感觉和知觉经验,讲道是“无”是因为它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被知觉,不具备颜色、形状、形态、硬度、质量等可经验的形式。这就是“以无为形的有”,也就经文所讲的“道冲”。道虽然不可被感觉和知觉,但它却是可以被感觉和知觉的万事万物的根据,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这就是经文所讲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翻译如下:道之为物其形虚无却取用不竭。宇宙之无限,万物之生生不息皆以其为根据,为源泉,可谓深远。折损了它的锐气,收敛了它的锋芒,消解了它的光辉,使用那最微不足道的特性,以虚无(空洞无物)的形式蕴含了万有的生机。道的形式虽然虚无空洞,但却是宇宙万有的原因和根据。所以它似无实有,似虚实实,可谓扑朔迷离。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看作是它的原因,所以就把它看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据和本源了。

虚无的道是万物实有的原因和根据。它生养万物、支持万物,所以它功于万物。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不居万物之上,不居万物之前。甘以虚无居万物实有之下居万物实有之后。但在实质上它却是万物的主宰,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实在。而且应当是最光辉的实在,最耀眼夺目的实在。偏偏它,收敛了锋芒,折屈了锐气,和解了光辉,将自己混同于最微最小事物,最终以虚无的形式卑微的存在着。这就是道的无为。

道是老子自然哲学的第一范畴。道无为,从而也就将无为确立为宇宙的第一法则了。

由于道不具备可以被感觉和知觉经验的形式,所以它是“虚”和“无”,但它又是自然万物之所以为是,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和根据,所以又是“实”和“有”。这就是道之所以扑朔迷离、若存若无的原因。

《道德经》讲道讲得神神秘秘,不清楚不明白的原因就在这里,它虽然被定义为实体,但又不具备可经验的形式。“信不足,故有不信焉”,正因为有不足信的证据,所以必然会有不信任的发生。

在老子《道德经》成书之前,“道”与真理是同义的,求道也就是追求宇宙万物终极原理的意思。只是在老子的学说中“道"才被用作某个实体的名称。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样看来,老子所说的“道”,的确是在指示宇宙中某个实在的实体,而不单纯代指道理。但他同时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外之意是说,这个被勉强命名为“道”的实体,同时又是不可被言说不可被命名的。这不明显就是个矛盾吗?他本来已经说了一大堆了,现在又反过说这个道不可被命名不可被言说。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老子的概念里,被命名为“道”的这个实体并不是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和知觉直接经验到的自然万物。这说明老子所说的“道”,与现实的可经验的自然万物不是同一回事。现实的自然万物可以被人类的感觉和知觉官能经验到,而“道”却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

然而,在人类的经验中,能够被人们的知觉和感觉经验到的事物永远都是时间和空间中的有限事物,而作为整体的宇宙却又像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存在。无限的宇宙必然需要一个无限的事物来作为它的原因,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事物又都是有限的,所以作为万物原因的实体必然是在人类经验的之外了。这是一切超验观念的根据,“道”也不例外。

“道”是一个实体,一种实在。宇宙中可以被人类感知觉经验的自然万物也都是实体和实在。所以,在老子的哲学学说中至少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实体和实在。一种实体是不可被经验的"道",另一种实体是可被经验的自然事物。这两者的区别还在于,道是无限的实体,而自然万物则是有限的实体。

这样一来,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建立和形成的所有语言和词汇都是用于描述和命名可经验的有限的自然事物的,它们都不能适用于对不可被经验的无限的“道”的描述和命名。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义。

老子在这两种实在之间,也就是在“道”与可经验的自然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道”被看作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原因 。可经验的自然万物都是宇宙时间和空间中的有限实在,但整体自然界却是无限的。

宇宙之所以无限,自然事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其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道”的支持。所以,“道”是自然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和根据。这就是道“可以为天下母”的原因。

“道”对于自然事物的支持具有无为性,“无为”被定义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如何理解“无为”的这一定义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德无为的概念。

德无为就是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却不将自身显示给人们。设想我们来到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那里生活的人们都过着有德的生活,所以当我们来到这个社会中时,我们便发现不了不德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我们也无法形成不德的知识和概念,这样没有不德的知识和概念,我们也将无法建立和形成德的知识和概念。

所以,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人们虽然都过上了有德的生活,但人们却没有德的知识和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德,甚至也不知道有德的存在。这就是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却又不将自身显示给社会,也就是“德无为”。

借助“德无为”的观念,我们就容易理解“道无为”了。道支持着自然事物,使万物存在,使万物生生不息,道又将自身隐于万物之下、之后,不争处万物之上之前,导致了自然万物无不受其恩泽却又不知道“道”存在。这就是“道无为”,也就是“道”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正因为道是“无为”的,所以也必然是“不可知”的。万物存在是道存在的唯一证据,而道永远都不能成为人们经验的对象。老子宣称道存在,却不能告诉我们道是什么,长什么样,因为按照道的定义,它注定是不可知的。所以我将老子的道学说称作“有道论”。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