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是个绿茶婊”,我坚持这样认为,直到某天撕掉了自恋的面纱
在没有认清自己的防御之前谈自我认知,其实是不科学的。
01 楔子
A曾是我很好的朋友,其实用“闺蜜”更为准确。但是为了不给闺蜜招黑,我还是用朋友吧。我们曾经很好,但最终却渐行渐远。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认为我和她"三观不合"。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用"绿茶婊"只是想说明A身上虚伪的特征,和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关联不大。
A的"事例"我可以随便举出两个。
一次,另一个朋友B的父亲去世了,我前去吊唁,回来的路上遇到了A,聊天的过程中,A得知了B父亲去世的消息,当即表示也要前去吊唁,因为她和B没有那么熟,所以,让我陪她一起去。
在B家吊唁完毕后,几个人坐在屋里寒暄,其中也包括B的表弟。A和B的表弟聊的火热,很快"刺探"出他是我们一个子公司的小领导的信息,于是A与B的表弟聊的更加热络,待我上厕所回来,刚好看见他们互加微信。
从B家出来,我火冒三丈。根据我对A一贯的了解,我断定她有"关系"囤积症,走到哪都不空手而归,总要结交几个"有用的"人才算罢。不过这一次也太过分了,毕竟是去吊唁,我看A没对B表露出太多的关心,反倒把吊唁场变成了交际场。
心里这么想,嘴上也没客气。我毫不犹豫的表达了对A的不满,两个人不欢而散。
说到A的关系囤积癖,最让我感觉夸张的是曾经有一次我们去花鸟市场,她连花店老板的微信都要来加上,我问她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有什么可加的,她却振振有词,回答我说:"万一以后有用呢?"
我对A的这个特点非常厌恶,她的类似行为被我暗暗鄙视,定义为"势力"、"有心计"等等。每每想到都颇不齿的样子。
A对我的不满心知肚明,但却始终"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一年过生日,连我自己都懒得庆祝了,她却执意坚持"生日要有仪式感",坚持把我约到她家,花了一下午时间做了一个蛋糕,还为我下了一碗葱油面。
总之,这就是我眼里的A,虚伪、世故、圆滑,有点狡猾,但是不得不承认,她一直对我还算不错。
02 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相的距离
都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颇有建树,我对于自己的"小"看的很清楚,自我批评时刀刀见血,字字见肉,从不藏着掖着。看别人也是如此,"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是大家公认的评价。
对于A,我内心是有点鄙视,尤其是对于她的"市侩",每次说起来都义愤填膺。现在想来,我内心的潜台词应该是这样的:我是"纯洁",又"不功利"的人,结交朋友从来不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和人交往全凭兴趣相投,不会利用他人。相比之下,A实在是虚伪、功利,目的性太强。我跟她三观不合。这种印象导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活在道德的优越感中不能自拔。我眼里的A不堪入目,而我自己则真实可爱。
托马斯·摩尔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相的距离。这句话随着对心理学研习的深入,我的理解的也越来越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和实践心理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看见自己的过程。这个"看见",是带着更多审视的"看见",是更接近真实的"看见",也是逐渐祛除心理滤镜的"看见"。不仅看见别人,更看见自己。
1. 自恋滤镜
自恋,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台阶,当跨上这层台阶,看世界的眼光也就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我所表达的"自恋",准确是说应该是"不健康的自恋",它是最常见的心理滤镜,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他将其称之为"优越感",与之相对的是"自卑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有多自卑,就有多自恋。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自恋,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因为自己的某项特长比如漂亮、才学、社会地位自傲的那种自恋不完全等同。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所以,自恋作为自我价值感和胜任感的一种体现,是人人都有一种需要。
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恋,但是,自恋会成为我们接近真实的阻碍。比如在我评判A的这件事上,我其实很需要保护自己道德方面的自恋,以评判A市侩、有心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中道德楷模的优越感。
但是如果破除了自恋的滤镜,我就可以看到这并不是事实的全貌。
第一,可能性。
我认为A去参加吊唁,还加了B表弟的微信,这说明她"无论走到哪都不忘了囤积人脉"。"囤积关系"这个标签是我为A的行为贴上的解释。那么除了这一种可能,还有其他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每个人在解读别人时,常常看似是在说别人,但其实经常是基于自己的视角和经验进行的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像A那样做,那我肯定是出于功利心和某种目的,所以我认定A也是如此。
而真相是,每个人都有ta自己的行为动机,这些动机可能与你相同,也可能与你不同,拿着自己认为的可能按在别人身上,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也就是"自恋"。
第二,标准。
世界上有无数的标准,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我的、你的、社会的。但我们常常自恋的把自己的标准当成普世的标准,拿着一把尺子衡量全天下所有的人。
比如我的尺子是"朋友之间必须不能涉及利益关系,否则就不是纯粹的友谊",我正是基于这把尺子的衡量才认定A是一个市侩狡猾的人。但是我的标准是普世的吗?如果朋友之间有了利益上的往来,就一定说明两人的关系不纯粹了吗?不纯粹就是不好的,应该扔掉的关系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的时候,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自己认定的标准常常是站不住脚的,它能代表自己,但绝不能代表绝对的正确。
第三,绝对化。
我认为A圆滑、世故,这些都是贬义词。然而,关于人的性格,真相是既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A的这个行为是圆滑还是热衷于和人交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实我只选择性的选择了其中一段,并贴上了负面的标签。
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我的自恋——因为我自己不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所以我会本能的丑化A与人交际的行为,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维护自己的"清高"的优越感。
打破自恋是为了接近真实,只有真实才是绝对的真理,这个"真实",不是我们带上心理的VR滤镜看到的真相,而是最接近客观的真实。
2. 投射
投射是常见的心理滤镜。在A这件事上,我的意识层面是对A不齿,认为A势力圆滑,但在我潜意识层面,A所能做到的,恰恰是我自己求而不得的。
投射的其中一种形式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比如一个暴躁的人常常认为外界对他怀有敌意,其实是他将自己的敌意投射给了外界,但是反过来却认为是外界对他怀有敌意。
我为什么那么看不惯A的圆滑和精明?其实是因为对于我来说,A的精明圆滑是我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部分,我的"超我"里有一个道德法官,它的标准里,"友谊不应该掺杂利益",所以当我看到A囤积关系并且从中渔利的时候,就会非常愤怒,在意识层面,我认为是她的做法触犯了我的道德标准,但本质上,愤怒是源于我自己想要突破这种这个内在的道德要求但又无力做到。
而为了保护我的自恋,我还会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否认自己是圆滑精明的人,并为自己镀上一层"厚道老实"的标签进行自欺。
投射还有一种形式是,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很多时候,和我们相处的好的人,反映了我们喜欢并且接纳自己的那些内在。而那些和我们相处得不好的人,往往也反映了我们内在不接受的一部分自我。
所以很多人的内心世界是"拧巴"的,我不接受自己也是圆滑精明的人,但是又渴望得到因圆滑精明带来的好处,所以,就会用种种防御机制进行转移、压抑和投射,以此来远离真相带来的痛苦。这本质上是一种分裂,也是无意识的精神内耗的一种。
一个人想要摆脱内耗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真实,让自己的内心处于统一的状态,只有统一,才有和谐,才有不拧巴的自己。
3. 合理化
合理化也是常见的防御机制。我们为了逃避真实的痛苦,会采用很多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合理化无疑就是其中的一种。
比如我潜意识里也渴望有更多的人际链接,但是因为我的种种问题导致我做不到,这时候我可能会滋生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是:我不屑于那么多无意义的人际关系。或者那些过多的人际关系会对我造成打扰。
比如我潜意识里也想在有困难的时候能找到能帮忙的"关系网",但我自己由于无法克服"求人帮忙"带来的羞耻感,所以可能会将自己的无能进行合理化:我是一个清高的、有道德的人,我不喜欢在人际关系中掺杂利用关系。
显然,这些合理化在我评价A的时候使用的很多。我给A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也为自己的行为贴上各种合理的标签,这样我的"无能"被掩饰了,"欲望"也被掩盖了,我成了自己和别人眼里那个厚道、纯粹的人,并因此沾沾自喜。
这样,我的自恋被完好无损的维护了,但是我却在很多年里生活在了自欺欺人的假相世界中。我的心智没有因为面见真实而得到发育和成长,内心始终住着一个拧巴的小孩。
4. 面对真实,才有能力接纳不同
也许有人会说,看了你对A的描述,我也认为A是一个精明圆滑的人,难道我的这种评价是错的吗?
当一旦涉及到"对错"的时候,就意味着远离了真实。因为"真实"是一个"存在"(being)状态,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理解这一点非常困难,但非常有意义。
我们接受了太多的标准,当这些标准被内化到头脑中以后,就产生了各种评判——好的坏的对的错的.....有了这些评判,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就割裂了,无法全面而客观的看待一个客观的存在。视野的狭窄,让我们无法真正的链接真相,活在自以为是的"小我"的世界中。
有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存在即合理。
抛弃道德层面的考量,仅从心理层面来说,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在其自身的系统里,都是合理的。一个人做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他的动机和需要。
所以,与其评判A到底是不是一个圆滑、世故的家伙,倒不如看一看她这种囤积关系的行为满足了她内心的什么需要?
A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她的父母皆有残疾,家境也很一般,她常对我说:"我不像你,我的家底薄",并不是所有父母残疾,家境一般的人都会自卑,而是她的父母给她带来了这样的人格。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A需要囤积大量的人际关系的原因,对于她的需要来说,囤积"万一用得着"的人际关系,其实是在无意识的填补她内心当中安全感的需要。
如果我们只是站在道德卫道士的角度去单纯的评判A的行为,而不能看到她背后的动机,就会忽视这种合理性,自然也就无法对A有任何的理解和接纳。
第二:"看不惯"的背后,可能是操控对方的欲望。
我们常常有很多"看不惯",而所有的看不惯,都来源于我们的不接纳。简单的说,我们不能接受和自己标准的不同。再往深里说,我们可能想要通过"看不惯"来表达愤怒的情绪,以此操控他人。
作为A的好友,我看不惯她的行为,这一点她心知肚明,我表达不满,冷落她,表面上看,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本质上是想借此对她进行操控,让她按照我的标准来,这样,我们就还能做朋友,否则,大家就只能渐行渐远。
一个内心不拧巴的人,很少有那么多的不接纳。很多时候是"我和你看法不同,但是我也不会视你为眼中钉",相比较死盯着那些"异","求同存异"可能是更成熟的选择。
说到这,我想起TVB电视剧《天与地》中的一段台词: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一番话,和谐是一百个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话之余,仍能互相尊重。
第三:标准是单一的,但是可能是无限的。
刚才提到过"标准"的问题,很多人的偏执,就在于只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肯听也不愿意看见除此之外其他的可能。
但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本来就是从天空到陆地再到海洋,有无数种和我们有巨大差异的生物和我们共存。人类世界也是一样,无限的可能和变化才是真实的世界,而"确定的标准"是非常小的存在。
A的行为是单一的,但是背后的可能是多样的,很多种动机都可能造就雷同的行为,而我们评判的标准又是单一的,所以结论自然也是"主观"的。
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主观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追求客观。感性重要,但是理性同样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更深的链接真实。
而唯有真实,才能矫正我们的滤镜,疗愈我们心灵的创伤。
【写在最后】
我与A相识十几年,期间恩怨远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涵盖的。有人说,学心理学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认为是认识自己。人在没有深入的认识自己之前,不要妄想去试图认识世界。
很多人自认为很了解自己,但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种种不自觉的防御机制,是谈不上深刻的认知自己的。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其实答案也很简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和"真实"的世界发生"真实"的链接。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能在完全没有创伤的环境下成长,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心灵的创伤当被认识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疗愈的开始。
一个人格越健全的人,越能够真实的活在世界上,体验到真正的幸福。那是一种平静、宽容、内心深处泛起淡淡喜悦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