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学习动力?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部编本上册教材预习单
请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预习单”即可

我家的孩子太没有学习动力了,每天写作业拖拖拉拉,总是说一下动一下,就是不能自觉拿起书复习,这是怎么回事啊?

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想法,这怎么办啊?

这一类的问题特别普遍,那么是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

我们会看到,小宝宝总是喜欢这里翻翻那里看看,他们喜欢问为什么,这说明他们对外界好奇,很想了解新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学习过程。

孩子为什么丧失了动力?

孩子天生有朝向自我实现的本能动力。观察幼小的孩子,你会惊奇的发现很多优秀的品质:

  • 不断挑战自我的极限;

  • 从不在乎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

  • 从多个角度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 知道寻求帮助;

  • 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

  • 主动与外界连结;

  • 仔细地观察…

但是这些优秀的品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大部分成年人的身上很难再见到这些品质的影子,当然,你也会发现那些保留了这些品质的人通常都很成功。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股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着他,这就是动机,动机有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简单来说,内部动机就是对要做的事情本身有兴趣,想要去做;而外部动机是受到了事情之外的刺激,而想要去做。

比如,孩子因为看书能获得新知识而喜欢看书,获得新知识就是内部动机,如果是因为老师给奖励而看书,奖励就是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一个特点,他们此消彼长,即我们越强化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就会越弱。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使这些好的品质一点一点的消失了呢?

当孩子挑战自己的时候,你急忙过去保护他,“危险!危险!”,你脸上的惊慌让孩子认为自己做错了,从此不再挑战;

孩子失败了,你帮他把原因推给外界,帮他做好补救,于是孩子习惯了将责任推给别人,然后等你来善后;

你总是骂他做的不好,即使做的好也从不肯定他,于是他失去了做的兴趣;

……

你的话语、你的表情、你的动作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你不被喜欢”,孩子找不到乐趣,成长的活力就这样丧失了。

如何帮孩子找回学习动力?

在学校里,很多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 学习环境不友善,不舒服;

  • 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

  • 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

  • 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没有得到成功感的激励;

  • ……

假如孩子的学习动力已经很差了,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01

要点1: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

我以前带学生去农村学农,看到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

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02

要点2:

承认差异 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

有些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

家长要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长处。人有差异性,要承认差异,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潜力,更有优势。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

03

要点3:

别把孩子当成装知识的“米袋子”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只有100分的是好孩子?
如果孩子为人很好,动手能力很强,常爱提问题,那也是好孩子。家长要寻找、激发孩子的优势项目,在这方面多鼓励孩子。

其实家长要想明白,你是要培养一个装知识的“米袋子”,还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识型的还是智慧型的?

如果是要培养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输,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问,你还要启发他问。提早认识ABCD不如让孩子多问一个为什么。

04

要点4: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比如小学背古诗就比大学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再学数学等学科会更容易。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倒过来了,小学学奥数,高中背外语,这就错过机会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

05

要点5:

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做范文读出来。

我为什么会喜欢数学?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从讲台上奔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比吃一颗糖还高兴?我说是的。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数学,认为自己数学行啊。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一点可以做,就是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6

要点6:

要为孩子解决具体问题

对家长来说,只有鼓励也不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刚进小学时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

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题的时间记录比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几道题。这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

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07

要点7:

用孩子喜欢的方法激发好奇心

保护和激发好孩子的好奇心对于激发学习动力也非常重要。
我记得小时候,生物老师教我们养小球藻,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上自来水,每天往水里吹气,慢慢水的颜色变绿了;还让我们把蚯蚓剪成若干段后埋入泥土里观察如何慢慢长成一条条蚯蚓来……我觉得像变魔术一样,因此就想长大了要做生物学家。

后来物理老师教我们做矿石收音机和晶体管收音机,自己装的收音机接受到广播那一刻真的很兴奋,我又想做无线电发明家。

其实这些动手的小实验也是家长可以带孩子做的,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探究习惯非常有用。

此外还有一些用游戏学数学的方法,比如小一点的孩子搭积木,从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长方形、园、半圆等图形概念和红、绿、黄等颜色概念,还能养成观察、记忆、想象、合作等习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扑克牌算24点,等等。

08

要点8:

家长做榜样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条途径:自我学习,同伴合作,专家引领。
自我学习和同伴合作刚才已经谈到了,“专家引领”的这个“专家”对小朋友来说,不仅包括老师,还包括家长。

最好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是跑去看电视、打麻将、跳舞,也不是站在门口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而是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学习。

现在流行一句话: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

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

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

孩子的学习动力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并在成长过程中与家人的互动中不断成形。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保护他的好奇心,教他学会正确看待挫折,保护他的专注力,多让他和外界接触,家长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爱他,用欣赏和包容的心对待他,以上这些都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动力,当然也是学习的动力。

很多父母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写错一点马上就指出来,“说了几遍了怎么还写错”,孩子玩了下橡皮马上就提醒,“快点快点,别磨蹭了”。然后看到,孩子的脑袋好像越来越不好使,本来都会的题目错得越来越多,家长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这个过程里我们体验到的是什么?除了挫败,还是挫败,“我总是做不好”。

帮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并不难,就是肯定孩子的表现,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的,无论你的孩子多少岁,即使是成年人,相信如果意识到这个问题,从现在做起,我们都有希望帮助他找回多姿多彩的生活。

▍文章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