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芳丨穿过那条盛开着香樟花的小巷,寻找曾经的青春和梦想
天蒙蒙亮,我悄悄下楼去散步。
穿过一条繁华的街道,来到一条幽静的小巷。晨风送爽,混着淡淡花香。这花香从何而来?走进小巷深处,更觉清爽。抬头看,一棵棵香樟树从小区的院墙里伸展出来,遮盖了小巷的天空。猛吸一口气,一股股浓香沁入肺腑,原来这香樟树也会开花,这花香就是从它们那儿散发出来的。伸手攀着树枝,便看到香樟花,素白如凝脂的五个小花瓣,黄黄的细碎的小花蕊,便构成了一朵朵花的精灵。
小巷的尽头,又是一段繁华的街道,穿过这条街道,便来到一所百年老校“信阳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年轻时,曾在这儿培训过、考试过。那时何等的兴盛,琅琅的读书声,流水淙淙般的钢琴声,青春少年灿烂的笑脸,便是校园美丽的风景。
跨进大门,路的南边是几排高大的杉树,蓊蔚洇润,遮天蔽日。路的北边,便是文具店、小吃店。穿过蜿蜒的回旋门,正式进入了校园,迎面一个小型的运动场,几家男女老少打网球,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声音在这寂静的早晨里尤其响亮,再细看这些运动健儿,个个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往东走,一排红色的平房格外引目。这是当年师范学校的大食堂。这个初夏的早晨,我没有见到叽叽喳喳小雀般就餐的少年男女。饭堂里,竟然是一群老人,他们大多年逾古稀。一个清瘦的高个子男人手拿指挥棒,面前摆着乐谱,不用说他在指挥老人大合唱。嘹亮的歌声传达出老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
大清早就这么喧闹,我有点不习惯。我折向北边的一条葡萄回廊,入口的大柱子上写着一幅陶行知先生的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字体遒劲有力,原来是书法家,光山籍刘宝光先生的墨迹。听当年的师范生说,刘宝光先生是最受他们爱戴的老师,我的一位同事,就师从他的教诲。每当看见我他俊逸遒劲的字体,就能感受到刘先生对他的深远影响。想起了诗人刘高贵,当年也在这儿求学讲学。学生时代,我在另一所师范学校,聆听过他的几次文学讲座。诗人气质的他,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如今,老师们一个个远去了,可他们对学子的影响将永远地留下了。想着这些,禁不住发出一声长叹。此时耳畔沙沙作响,一阵清风拂来,一条条长藤摇曳起来,抬头看,那些葡萄或牵有藤的,或有引蔓的,或有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这里实在是读书的好去处。
在回廊的前方,一个水池,水上有个亭子,四角翘起,金黄色的琉璃瓦,胭脂色的画柱,古色古香。由一个个石头搭就的小桥,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夹着桃杏。要是在春天,这儿定是绝妙佳境。
遥想当年,一个个妙龄少年,或在这回廊,或在这古亭,手捧书卷,倾心读书。佳人配佳境,该是多么绝美的画卷啊。
走过回廊,我看见两栋连体的红楼,红色的墙体,白色的栏杆,黄色的琉璃瓦。清晨的阳光洒在金黄色的房顶和赤红色的墙体上,熠熠生辉,心里顿感温暖。想着当年,学子们在这儿弹琴击鼓,欢快的旋律从这儿飘出,美丽的青春在这儿飞扬。可是如今,他们都去了哪儿,只留下寂寞紧闭的楼门,在翘首远望。
走过红楼,便看见一个四百米的塑胶操场。这儿汇集了来健身的老少男女,或散步,或跳舞,或甩鞭,或练嗓,形形色色。遥想当年,青春少年在晨曦中,上早操,他们或跑步,或做操,或跳高,这儿只有少年们轻盈的身姿。
在操场上走了几圈,我便折回了校园的正大门,此处的夹竹桃正在绽放,深绿色的叶子越发衬出粉色花瓣的艳丽。
站在正大门门口,回望校园,一股凄凉、心酸涌上心头。
记得十年前的暑假,我看见这儿,拉起了大条幅,条幅上写着“xx届同学二十年同学聚会”,如今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条幅了。细想,当年的莘莘学子于花季年华,在这儿生活、学习,彼此结下纯真的情谊。如今他们的母校,成了娱乐场所,青春的身影不见了,他们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前一段时间,看见一组微信朋友圈的图片,原来是朋友的二十年信师同学聚会。他们选取了离这儿四百多里地的商城县的黄柏山相聚。可怜他们的母校不见了,他们的老师远去了,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好选一处风景区,重温他们的花季岁月。
三十年前,二十年前,这儿汇集了初中毕业生的精英。年少的他们听从父母的安排,也是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来到这儿求学。毕业后他们陡然感觉,青春的翅膀被折断了,因为他们很难飞出家乡那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忽然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是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所中等师范学校无论过去怎样辉煌,因为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终究会逝去。想到这些,我似乎释怀了,可心底还念着,可惜了当年那些优秀的学子们,他们本应在读书的大好时光,过早地走向社会,当起了乡村的“孩子王”,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归来的途中,又经过了那条盛开着香樟花的小巷,攀着树枝,猛猛地吸了几口气,顿感心情舒畅。
生命的长河中,每一天都会有新事物出现,旧的事物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都会逝去。想到这些,我赶紧洗完衣服,往礼节路的图书馆去了。
2015年8月15日
作 者 简 介
赵思芳,河南信阳市第九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文学爱好者,所写散文散见于《大河报》、《华文选刊》、《核桃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