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辉丨由《父亲》到事亲——《父亲》为我答疑解惑

我一直很敬重张德建,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圣人云:“夫孝,德之本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德建可谓是名符其实也。德建兄弟在家中“尽孝敬亲”乡邻有口皆碑,这也是我由衷敬佩他的主要原因,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广东谋得一份待遇优厚、薪资不菲差事的他,当听到母亲患病的消息后,毅然决然毫不犹豫的辞职回乡,精心照料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在床前侍候通宵达旦,四处奔走求医问药,使母亲终于病痛日减沉疴渐愈,再现了二十一世纪新版二十四孝的“亲尝汤药”情景。

我经常疑惑:这个才华横溢仪表堂堂的年轻人,这种传统美德从何而来?甘愿抛弃优厚待遇,而回家尽孝的原动力是什么?但是说实话,我与张德建还没有发展到无话不谈的地步,这样的疑惑若直言相问,似乎也有失礼貌,但心底的小结却也常常令我有急于寻找答案的冲动。后来通过侧面了解,我知道了一些更多关于他的事。

今天,新媒体《行参菩提》发表了张德建的文章《父亲》(点击可阅读欣赏),一口气读下来,不仅为文章的故事深深感动,为他的文笔折服,也使多日萦绕于心的疑问拨云见日,找到了困扰我多日的问题答案。

张德建笔下的父亲,是一位意志坚强、宁折不弯、面对困难、毫不畏惧、面对压力、敢于斗争并战而胜之,为了家庭不顾一切的家中顶梁柱。但同时父亲也是一位刚愎自用、做事鲁莽、爱的方式简单并有家暴倾向的旧式家长。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对家庭无私奉献、对丈夫言听计从、保护子女奋不顾身的令人可敬的贤德妇女。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身上即承续了母亲的贤德善良,又兼具了父亲的刚毅性格。但由于父亲的家暴行径也使他对父亲产生了诸多怨愤。严格的讲,张德建的父亲的确非慈父,对家庭成员的动辄拳脚相加,理应受到谴责。特别是对于年仅初二的他就强行逼婚的行为,不仅“无理”而且更属“违法”。父子之间爆发的这场激烈家庭冲突,其父确不可归入正义的一方。作为年少但已受到基本教育的张德建来讲,与之斗争无疑是正确的。但斗争的硬碰硬方式值得商榷。我想,对于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讲,要求在这场家庭斗争中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置纠纷智慧,明显不切实际和强人所难。因此,应该说父子双方都没有做到理智实在是势之必然,可以理解。这场家庭大战的结果是,全家人在这场家庭战争中都成为了受害者。父亲的尊严受到了一次沉重打击,善良的母亲遍体鳞伤,年少的张德建承受了心灵巨痛-------。并最终导致了父亲辞世时弥留之际没能和这个这辈子最偏爱的小儿子见上最后一眼,给父子双方都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父亲》作者/张德建

平心静气下来,张德建回首父亲这些年的言行举止,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父亲对家庭的贡献无人能比,养育子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对家庭是无私的,虽然其爱的方式有些偏激、有些蛮横,但其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对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人来讲,用道德的准绳去苛责显然不合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小儿子的张德建生命中得到的父爱较家庭其他成员尤其多,相比之下,父亲逼婚也罢、重男轻女也罢、家暴行径也罢,都是瑕不掩瑜,功大于过的。也正是如此,少年的他在反思反省中对于父亲的怨,逐渐为爱所替代,并产生了愈来愈浓的自责与愧疚。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事亲”心理愈来愈强烈。然而命运如此捉弄人,“子欲养而父不待”,上天再也没有给张德建侍疾于床前为父亲尽孝道的机会。这个终身遗憾,成为了他一生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无法弥补的德行缺环。所以“心痛”进一步强化了他“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的原动力。

而善良贤淑的母亲则不同,她从一开始就是张德建心目中的女神,她用伟大母爱养育、抚育、保护他,为此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痛苦,在他心中,为了母亲可以不顾一切,情愿付出一切!当得知母亲患病时,回家“事亲”“病则致其忧”成为了张德建心中超越一切需求唯此唯大之事。这时,高薪、厚待焉能与为母亲侍疾相比,所以毅然决然、辞职返乡,侍母榻前。

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母亲不仅病情缓解,也充分享受到了“养则致其乐,居则致其敬”的孝亲之福。我想,母亲的病情能够得到好转,药物之效尚在其次,孝子之情当是最有效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偏方”!

有失偏颇的“父爱”造就出了孝顺的儿子张德建,使其生命的准星,从少年之时,就瞄准在传统孝子的标靶上。在理解张德建的同时,我也受到了一次孝道的教育和洗礼。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精髓就是孝道。《孝经》上说:“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显然,“事亲”是“立身”“报国”的基础,有了“事亲”的坚实基础,才能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在社会正风气,弘扬美德。而这正是当前社会道德大厦重建的基础。我觉得,孝子是民间的英雄,是众生的楷模,张德建就是这芸芸众生中一个我身边值得景仰、赞美和学习的榜样。而这篇《父亲》也可成为一本记述孝子成长心路历程的教科书。

作 者 简 介

纪晓辉(微名纪源),北京人,1962年出生,北京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原“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员、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会员,曾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等机构举办的“全国首届二十年会馆文化突出贡献人物评选”监察委员。现为《中国会馆》采编部主任、电视新闻评论员。三年来,在多种报刊传媒发表各类文章、诗词、评论、论文等约50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