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丨粉浆绿豆面

面条是河南人的一大主食,也随之衍生出许多种类,诸如汤面条、焖面、卤面、捞面、烩面、拉面、炒面、杂面……各地又时有不同口味推出,古都洛阳的浆面条和洛阳牡丹、洛阳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足见浆面条的魅力!也更显河南面条的良好口碑。

做浆面条关键是做面条的粉浆,以豌豆、绿豆最佳,先把豌豆或者绿豆用水浸泡,膨胀后用石磨磨成豆浆(豆浆机也行),用细布滤出豆渣,然后放置24小时左右,闻之浆水发酵变酸,浆水就做好了。做面条时,把浆水倒入锅里烧开,烧时要不停的搅动浆体,防止浆中淀粉沉淀糊锅底,最后下入面条,以粗粮杂面最好,接下来下入芹菜叶、花椒叶,喜欢藿香味道的加入藿香叶,面条烧好后,再加入事先腌制好已经入味的芹菜丁、红萝卜丁、熟黄豆粒,味儿美又营养。

对浆面条一直很喜欢,10年前的一件事让我对浆面条更是爱之切切。那时候,妻子刚刚怀孕,每天沉醉于准父亲身份的我,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好吃的有营养的美食,今天炖排骨,明天鲫鱼汤,后天做份儿香菇熬炒鸡,总之不重样,妻子也很给面子,看起来有了福相。可是第三个月开始,妻子的孕吐出现,并且非常剧烈,刚端起碗还没送到嘴边,就马上跑到卫生间猛吐,肚里没东西,只是干呕,看着妻子随呕吐一起一伏的身躯,说真的那滋味真不好受,心疼的不住祈祷:“让我替替她吧。”

带妻子去医院,大夫说,属于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回家的路上,经过市场上一家卖浆面条的摊点,妻子忽然有了想吃的欲望,马上叫老板盛上一碗,奇怪,妻子没有再吐,给老板付账时,相信老板都能感觉到我的激动。

以前在老家见过祖母、母亲做浆面条,便决定暂时就用浆面条帮助妻子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没有石磨,去买了豆浆机,记得祖母以前讲过,豌豆做酸浆比黄豆好喝,又采购了豌豆,买了绿豆挂面。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做浆面条时的尴尬,提前发酵好了豌豆酸浆,低头闻闻,气味纯正,倒入锅中开始烧,不知道浆水中的淀粉会沉淀,不一会儿就闻到了难闻的糊味,用勺子一推锅底,糊锅了,赶忙关火,把浆水倒入另一个锅中,发现锅底已成了黑色的糊底,赶紧舀上一小勺浆水,倒入口中仔细品品,没有糊味,真是万幸。就这样第一次做的浆面条妻子也喝得红光满面,直说好。

受到了表扬,再做时就更加用心,逐步向浆面条中加入更多我认为有营养的食材,比如食用菌类蘑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并把瘦肉剁成糜,兑入西红柿,加工成小份肉酱,作为搭配浆面条的配料,总之是营养越全面越好,毕竟妻子是两个人在吃饭。粉浆绿豆面伴随妻子熬过了孕吐最厉害的第三个月。

现在妻子还时不时会去市场上叫一碗粉浆面条,回味一下曾经的岁月,只是回来后总抱怨市场上卖的没有浆味,味道也不好,市场上卖的我也去喝过,第一浆水没发酵,还多用黄豆,告诉妻子,想喝咱还自己做,保险与以前的味道一样。

作 者 简 介

李青松,河南平顶山神马股份帘子布公司工人,中国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者,爱文字,爱摄影,偶有拙作发表,对文字一直痴心不改。





(0)

相关推荐

  • 家乡风物志(2篇)

    妙应寺白塔 张子涵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 ...

  • 洛阳小吃之浆面条

    在洛阳市区里走走,你会发现浆面条店随处可见,浆面条作为一种面食,在洛阳人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小吃,用的是绿豆发酵制作的面浆.因成本低,口味独特,也容易消化而流传至今. 点击加载图片 ...

  • 李青松丨迈开追赶春天的脚步

    妻子和岳父岳母约好了去新城区白龟湖湿地公园游玩,难得两位老人有如此兴致,我也欣然前往陪同. 虽然已是暮春时节,在早春盛放的桃花.梨花.樱花.牡丹等等已经和春天挥手告别.但是,紧随着春的脚步次第到来的蔷 ...

  • 李青松丨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到心里了

    说实话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思想上还是有纠结的,因为确实不知道这个题目是否适合这篇文章,因为我写的不是人,它是一只3岁的哈士奇狗狗. 哈士奇又名西伯利亚雪橇狗,属于中型工作犬,脚步轻快,动作优美,是目 ...

  • 李青松丨五彩梦飞扬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五彩的梦.梦想舞蹈炫出五彩:梦想画笔描出斑斓:梦想黑白键奏出亮彩人生--女儿舞校的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也一样拥有绚丽的五彩梦,要把梦飞扬在舞台上,用优雅的舞姿舞出少年时代的精彩. 接到要参 ...

  • 李青松 丨希望城堡(诗歌外一首)

    希望城堡 春风把暖阳铺满春天的每一处角落的时候 花草树木和着节拍奏响了<春之曲> 蚕宝宝揉揉惺忪的睡眼 伸伸懒腰 走出了妈妈离开之前留下的城堡 昂起头 开始找寻妈妈教过的可以疗治饥饿的桑叶 ...

  • 李青松丨幸福借不来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指标的时候,根生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看开了许多事,也就没有了更多的不切实际和盲目追求.但是从老家接来的老爹,一心二心想让儿子要二胎,根生是独子,没有哥哥弟弟,下面一个妹妹,老爷子不止 ...

  • 李青松丨心若晴天 阳光自来

    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好几年了,日常生活中,时常会被身边不经意间的一些温馨场景感动,每每忆起,总有颇多感慨:心若晴天,阳光自来. (1) 刚离开校园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餐厅打工,有一次,一大 ...

  • 李青松丨舞笛印象

    一笔一划写人生 于是,我就下意识的和作者加了微信好友,也许是机缘凑巧吧,几经交谈,原来舞笛老师同我的老家相毗邻,而且工作的单位又同属一个企业集团,更凭添了丝丝亲近感.约见过之后,发现舞笛老师低调而谦和 ...

  • 李青松丨爸爸妈妈我想自己走

    有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小岛,只是它们长途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岛上住着一个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夫妻俩非常开心,拿出自己在大海上精心打来的小鱼 ...

  • 李青松丨香囊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端午节印象深的就是煮鸡蛋.煮大蒜.喝雄黄酒,还有小孩子们喜欢的五彩线和香囊,独独对粽子没有印象.问过老爹,老爹说我们老家没有包粽子的习俗. 离开老家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才接触到了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