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榕丨南天之夜,静守佛国清宁



泉南佛国,佛家净地。游客来晋江东石镇,没去南天禅寺就意味着没有到过东石。要知道,一座史迹众多的古刹,便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象征,一座城镇文化的标志。而这一座有着太多传奇色彩的古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熠熠生辉。

南天禅寺,从这个泉南佛国的南天之门,便可一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当我再次来到岱峰山麓,恰逢寺里正在举办庆祝韦驮菩萨圣诞法会。寺里寺外人山人海,数百名义工和居士出出入入忙里忙外,住持理山法师让我不妨留下来,感受一下一年一度的法事盛况,也为创作积累一些素材。我确实喜欢这里的幽雅环境。记得上次拜谒南天禅寺后回去时已经晚上八九点了,信众们大多走了,做完晚课的师父们各自回僧舍去了。月朗星稀,夜鸟归林,殿外的石埕上几棵老树在清风中沙沙轻响,偶尔几声草虫啾啾,让寂静的寺院添了些动静……这样的氛围让我等停步流连。想想,若能够于这样的夜晚,靠在那棵种于一九六零年的香樟树下夜读,亦或是品茶论禅,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只无奈于男身不便留宿女众之寺。今儿,难得遇上这么一种机缘,与许多男女义工、居士一起留在寺里,护持寺院道场,也让我一探禅境夜色。

寺院殿宇辉煌,红墙覆地,石塔森然,诵经声在袅袅的香烟中回响,青灯于古老的石佛像旁荧荧闪烁,一派佛家圣地幽深的景象。烈日下,遒劲的古木张开繁密的枝叶,庇护着浓荫下的庭院,和浑身被汗水湿透了的义工们。明日便是农历六月初三,是佛教护法天神韦驮菩萨的圣诞日,南天禅寺将举行斋天祈福、拜千佛法会,以让四众弟子、十方善信同沾法喜、共沐佛光、培福增慧,共证无上菩提。为了这场连续三天的盛大法事,数百名义工没日没夜的在这里义务帮忙。

古老的自在佛殿里,韦驮菩萨像威武地立于三尊石佛像的右侧,以守护伽蓝。韦驮菩萨面如童子,表示对佛教怀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刚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辅正、除魔卫道。韦驮菩萨在许多寺院里都有供奉,但南天禅寺的这尊韦驮菩萨却更具有传奇的色彩。南天禅寺又名“石佛寺”,得名于寺里石佛像,这也是福建省内最大的一石三佛像。当年守净法师在雕刻完石佛像后,准备在岩壁的左右各雕刻两尊护法,却不料在雕韦驮胸部时竟有“血”从石头里流出来,工匠们因为害怕便不敢再雕了,于是将韦驮菩萨用泥雕于三尊石佛右侧。听闻每至农历六月韦驮菩萨圣诞日前后,神像身上便会流汗。我随着香客挤进自在佛殿里,木栅栏前果然有不少香客有序地排着队,买来扇子为韦陀菩萨摇风散热。据说,如此许愿非常灵验。对于石佛磁场的强大,让我深有体会,在我前两次前来拜谒时,均有种心血涌动、双眼酸胀欲落泪的感觉。而上次,与文友雅丽来时,一进入到木栅栏里,便见雅丽泪流满面,她说自己情不自禁,仿佛回到久别的家里见到亲人似的。

我想,南天禅寺的香火如此旺盛,与之有着必然的关系。

寺院香客多、供养丰富。但这里的师父却不被外物所扰,依旧淡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去过度宣传,以平常之心对花开花谢。或许受此熏陶,寺里帮忙的义工坦然开诚,心怀宁静,不计得失,发菩提心,行善助人,让人一见便有一种熟稔的平和亲切之感。在物质追求肆意张扬的今天,人们被功名利禄压抑的精神空间却越来越狭窄,倘若能够静下心来,听听佛法,感受世俗之外的几许宁静,让禅的哲理溢满心头,从而在尘世中求取一方净土滋养疲倦的灵魂,亦不失为一种古雅而庄严的方式。

这便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却让我不觉嘈杂的缘故吧!

人确实是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便有了敬畏;常怀敬畏之心,便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思想的标尺、没有了行动的准则。按我的理解,这与佛家提倡要注重“闻思修”,净化自己身心,约束自己不去“犯戒”之理是一样的道理。记得下午来时,向理山法师讨教修行的诀窍。她说,对于一个俗家弟子来讲,修行第一步是要止恶行善,学会去除内心的五欲妄念和负面的情绪,培养自己的“定力”;有了这样的定力,才能够静心,所谓“心静自然凉”便是这种道理!就如寺内石壁上有镌一“心”字,“心”中一点放下,颇富禅意,发人深省。

独自一人沿着寺院的小径走着,前方是一团蓊郁的树木,前任住持元仪法师舍利塔便在那片草坪后面,旁边有王十朋亲书的“泉南佛国”的摩崖石刻,我尤     其喜欢这里的清静,站在这里石壁前小亭子里,眼前一片开阔,心突然变得很清静。坐在小亭石椅上,凝神闭目,默默消化日间向理山法师请教的所得……到现在我才明白,那些喜欢拜谒佛祖,亲近寺院、静心清修的人们能够怀揣寂寞,搁浅尘世纷扰,长在这山灵水俊的佛光之地,必然会受到庇护的,久而久之之后身上或许沾上了些许灵气,精深境界自然可以达到我等凡夫俗子所无法达到的境地,唐代诗人常建在其《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远离红尘喧嚣的寺院里修行,淡然出红尘,佛经伴时光,汲取山中日月之精华,清兴盈然。

“步出津亭一水东,闲云断处见孤峰。白苹红蓼江天净,曲径丛林野寺通……”从明朝黄伯善的诗可见南天禅寺之美、之幽、之宁静,对复杂的现代生活略感厌倦的你我,在忙碌之余尝试一次宁静的寺院之旅,寻找心灵的平静,也不失是一种自我解压的方式。

当天色渐暗,岱山夕照的美景却没有出现,这使得我有些失落,好在明早还有日出可以期待着。此时,灯光瞬间亮起,将夜幕下的寺院照得灯火辉煌。晚风轻送,暮鼓声声,让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刹,显得古朴森然,充满神秘的禅境所在,等着我等细细去品悟。坐在阴凉的台阶上,静听寺内诵经的轻吟慢唱,我的心也从浮思中沉静下来。

作 者 简 介

杨新榕,笔名“烟波放钓”,1967年生,中国民盟盟员,泉州少林寺俗家弟子,号“宗榕”。现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华清风(中清廉)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中国著名行走散文联盟成员,丰泽区特聘校外辅导员、丰泽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14年当选为中国文化义工委员会副主席,2015年任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2015年8月16日,获选“中国品牌文化建设十佳文化义工”;2016年春当选“2015年度智善慈航爱心大使”。

2014年10月,散文《千年古刹,水头鹄岭白莲寺》获“第三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二等奖;2014年12月15日,散文《眼观,也是一种拥有》获2014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2015年10月,散文《洗尽铅华归正道》获“海丝茶.观音韵”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2016年1月9日,散文《头顶“花园”的女子》 入选2015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25名。散文、小说故事作品散见于《世界日报》、《散文选刊》、《青海湖》、《厦门文艺》等各级报刊,散文集《拾一枚紫叶的情怀》(大众出版社),散文集《拾一季岁月的风尘》已付编辑。



(0)

相关推荐

  • 不走冤枉路,普陀山礼佛最全攻略!吃住行一篇搞定

    千岛之城舟山,其中最绕不过的就是普陀山了.普陀山,一座香火萦绕的岛屿,海天一色,暮鼓晨钟. 这是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既有悠久的佛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被称为'南海圣境'.'人间第一清静境'. ...

  • 海天佛国普陀山||田荣

    海天佛国普陀山  安徽省望江县教育局   田荣 海天佛国普陀山是闻名天下的佛教圣地,地属浙东舟山群岛.这座海岛南北狭长,岛上风光秀丽雄伟.岛间岩洞密集,遍布古刹禅寺,为南海观音菩萨道场,古往今来香火兴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40,龙华寺

    2003年,我刚来上海上班时,在广中一村租房住,工作地点在人民广场,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好像是933路.上班时车上很挤,有几天特别挤,当时没意识到,后来听售票员嚷嚷:"到龙华寺烧香的大妈,先 ...

  • 晨之风散文《觉悟普陀山》

    辛丑年的暑假,我从中原之地,有幸来到海上仙山--普陀山,踏上这片神圣宝地,在香火缭绕里,实地感受了名副其实的佛国意蕴,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在这里,我的精神世界得到得到一次抚慰和陶冶,带来的觉悟是多方面 ...

  • 梧闽札记1:7:太姥娘娘 南太武

    <日照紫云>山石码  梧闽 <日照紫云>赏析 <厦门志>卷二记载"太武山,一名太姥山,图经上太武夫人坛前记谓'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qu ...

  • 海天佛国普陀山

    2011年10月,一家三口同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海天佛国"普陀山.10月2日,动车抵达宁波与当地朋友会合.10月3日,两家人一部车,共赴海上仙山.南海圣境. 舟山跨海大桥一路 ...

  • 陈杏珍散文—— 《海天佛国记游》

    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去普陀山旅游.海天佛国的美景令人迷恋,但毕竟随着岁月的逝去,美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渐渐淡去,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忘. 记得当时我攀到了山顶,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俯瞰山下的景色,海 ...

  • 杨新榕丨四面山漫笔

    云下,迷迷蒙蒙:云上,依旧阳光四射:白茫茫的云海之中,一座气势恢弘的寺院突兀于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上,却没有丝毫的张扬,没有丝毫的不羁,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谧与无争.这是重庆四面山中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美景,也 ...

  • 杨新榕丨许你一世古佛青灯

    尽管车外红天赤日头,坐在空调车内自是凉爽惬意.开车的师傅技术娴熟,飞快地穿梭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之间,却不觉眩晕.汽车拐进一条老旧的柏油公路,路旁阡陌田地,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润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偶尔三几只 ...

  • 杨新榕丨野白菊,盛开在金门北山上

    经过海峡的酝酿,暮春的风已经具备台风的狂野,它掠过山野,掠过丛林,掠过麦田,掠过断崖旁那片野白菊,将它们鼓得东倒西斜:大风过后,依旧高高昂着娇艳的脸,对着蓝天白云. 此时已经是万物葱茏.百香争艳的季节 ...

  • 杨新榕|《中华国粹·翰墨经典》当代著名书画家系列

    展览前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印记,更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历史底色.最骄傲的人文荣光.渊源流长,底蕴深厚,博大而精深. <中华国粹 翰墨经典>当代著名书画家系列,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日照西峰紫烟长/杨新榕

    湖洋的山水不缺旖旎,季节虽已进入腊月了,却依旧处处飞金缀翠.我特别喜欢这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云朵安静地挂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上,仿佛只为了装点天色.茂密的植被犹如一道屏障,将城市的喧嚣远远阻隔.这座西峰山 ...

  • 杨海标丨山城雨夜(外一题)

    山城雨夜 吃完晚饭,雨仍在不知疲倦地下着.我穿上凉鞋,打着雨伞,走进了潇潇的夜雨中. 因为下雨,街上行人极少,车子也比平时稀疏了许多.喧嚣的山城,一下子沉静了下来. 我沿着新大桥走向北岸.心底的涟漪, ...

  • 早读丨忘记年龄,静守灵魂深处的美好

    ◆ ◆ ◆  01  忘年 总有人问,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有人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春年华: 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老年 ...

  • 夜读丨遇事要静,决事要准,行事要稳

    文/民生周刊 遇事要静 "人这一生,不在静心中求稳,就会在浮躁中跌倒."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遇事越是着急,头脑就会越混乱,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 人生的很 ...

  • 杨新勋:《论语》解诂三则丨【斯文选刊】

    <论语>解诂三则 文/杨新勋 虽然<论语>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代注本汗牛充栋,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难有确解.笔者讲授<论语>十有余年,遂对其中三处地方加以考订,撰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