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伟丨我精神的栖息地——老家
序:《思乡归》
酿一壶老酒
坐在田间陇头
听麦子拔节
春之声渐渐远去
夏之曲姗姗来迟
母亲佝偻着腰
从春分走到芒种
一块地里留下了
一串串重叠的脚印
梦在麦花中悄悄加上色彩
夜色加浓
举杯邀明月
故乡的云
藏在百味酒里
我是一个离不开老家的人,老家的一草一木在我的日子里徘徊,思乡之情,越酿越浓。工作之余,我眼前总浮现老屋前母亲懒洋洋的坐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屋旁的桃树阳光下熠熠生辉,碧绿的菜地里小猫伸着懒腰……院内老泡桐树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风吹着泡桐树上铃铛似得种子,在我耳边响起。
每周五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一家人商量着又该回老家了,把这几天的工作学习劳累都抛到脑后,从量贩里买来了爷爷奶奶爱吃的水果,谋算着两天吃饭的菜谱,喜悦溢于言表。车子飞驰在路上,笑声冲向了老家的田野,夕阳余晖下一家人小院吃着小院菜地的菜叶,谈着儿女的学习,议着田里的庄稼,听着邻居李奶奶的故事,笑声洋溢在小院里。
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轻时是田里庄稼能手,几十年从未离开过土地,一生与土地接下不解之缘。母亲与邻里相处融洽,母亲性格耿直,处处时时总替别人着想。有一次,李奶奶孩子结婚,借用邻村的家具(盘子、碗、脸盆、勺子)。带过客人后,碎了一些勺子、碗。李奶奶家生活拮据,母亲知道情况后,把自家正用的勺子、碗、盘子送给了李奶奶,让她去邻村结账。我们家就孩子先吃饭,然后父母再吃饭,直到父亲从街上买来了勺子、碗才解决吃饭问题。
几年前,曾经接父母到了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孩子有父母照看,母亲也没有提起回老家,随着孙女、孙子长大了,母亲想老家、念老屋的情结更浓了,常常在我和妻的面前提起,母亲有时候精神恍惚喊侄儿的名字,我知道母亲担心老屋、担忧哥哥的小别墅没人照看、牵挂自留地里的几垅菜畦、念叨邻居李奶奶……
我与妻商议,送父母回老家。父母执意要住在旧院老屋,我们就在旧院盖了一排门面房,新房装修了一番,装上空调、电视、冰箱。老人不愿意住,他们觉得砖瓦起仐的老屋最舒服,又把老屋修葺了一番,不让装空调、不让批墙吊顶,只是保持本色的粉刷墙壁、斑驳的水泥地板、陈旧的檩条椽子屋顶。我知道这五间老屋里融入母亲的情感,更有青春艰辛的岁月在里面。
回到老家的母亲又恢复了精神,每天把老屋打扫干净,窗户都打开,让阳光和春风尽情的拥抱老屋的墙壁、斑驳的留有岁月痕迹的地板、檩条椽子的水印。父亲把小院收拾的恢复了生机,春天屋前的菜畦焕发了容颜:韭菜一垄垄精神矍铄,青翠碧绿,在春天阳光下熠熠生辉;蒜苗也支棱着,晶莹的露珠镶嵌在翠玉似的叶子上,顺着叶脉滑着滑梯,微风吹起青翠的丝带在风中舞动,粒粒露珠滚落在叶下的草叶里;旁边姹紫嫣红的桃花,也把春天的一抹嫣红洒在小院里,映在老屋的墙上、瓦上、父亲母亲的心田上。窗前的几棵牡丹也开了黄色、红色的花苞,把笑脸伸到了老屋的怀里,格格的笑着……蝴蝶、蜜蜂一会儿在桃花丛中忙碌着,一会儿落在菜叶观赏风景,一会儿钻到牡丹的大花蕊中吸食琼浆玉液,一会儿飞到老屋边的棚子下歇歇。米黄色的小猫也在父母的脚下跟着,一会儿钻进老屋,跳上跳下,躲到柜子角落静守;一会儿在菜地里躲在叶子下面偷瞄着飞舞的蝴蝶、蜜蜂。
我每次回到老家,老屋就热情地涌入我怀抱,看着儿时墙壁的涂鸦,在我的眼前跳跃,信手涂鸦的痕迹还散发着火光,烤得我精神焕发。火光中我看到了年少时床头粘贴发黄的学习计划,毛笔字涂写的誓言“志当存高远”;火光中我看到了家中那头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在草料屋时而低头咀嚼,时而抬头仰望让我添料的眼神;火光中我看到了母亲佝偻腰从春分走到芒种,一块地里留下了一串串重叠的脚印。
作 者 简 介
侯志伟,河南周口市西华人。自幼喜爱读书、写作、运动;对散文、诗歌、小小说、教育叙事写作特别喜爱。在《河南教育》、《大家教育周刊》、《当代校园》等发表小文多篇,书写春天故事,追求快乐人生。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