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丨邂逅桑葚
邂逅桑葚是一次偶然。
五年前的立夏边,和几位玩摄影的朋友一起去铜陵市的大通老街,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座村庄,无意中看见身边的一棵绿树,竟然发现绿叶中间隐蔽着许多红紫相间的果实,它们一团一团的,红的耀眼,紫的通体发亮,朋友说,这是桑葚,紫的表明已经熟透了,我摘下一棵放入嘴中轻嚼,有点酸,又很甜。朋友又介绍说,这就是桑树,桑叶就是蚕爱吃的叶子,桑葚是桑树的果实,也可以叫它桑果,桑泡儿。
蚕,虽未见过,但从小那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是熟读在心啊。于是,我便细细打量起桑树来,高约四五米左右,桑叶外形状如人的心脏。看来这一带养蚕的多,朋友感叹道。我却感到很惭愧,自己竟然在不惑之年才认识桑葚!那天回来,我带回了大把的桑葚。
再次遇见桑葚,是因为她们,是她们的盛情相邀。
她们是几位中学教师,青阳人,本土丰富的山水资源让她们乐此不疲。因写博客认识她们后,我们之间的走动更加频繁,爬山是我们经典的主题,因为她们,青阳大大小小的山峰,我们登顶了很多座。
这不,又一个五月的周末,本来相约去花台,看着窗外那狂泻不止的雨水,我叹了口气,无奈地准备午睡。映山红老师的电话来了:“今天不爬山,过来摘桑葚吧,又是一年桑葚成熟季,刚下完一场雨正是摘桑葚的好时候,不用洗就能直接吃呢!”桑葚!多么熟悉的字眼!一种久违的冲动促使我立即驱车前往青阳。
车子开到半路时,雨竟然停了,莫非老天爷也想尝尝这雨后甜甜的桑葚?
在映山红和一川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来到杨冲水库旁边,公路边的两侧住着稀疏几户人家,雨后的山谷里处处是新鲜的绿色,空气中弥漫着青青草的香味,过分潮湿而清凉的空气一股脑地直抢入肺腑,“无一处不熨帖,无一处不舒畅”,远处的山峦间,有白色的云朵飘荡,像是青山穿了一件碧绿的裙子却系了一根白色的腰带,偶尔能看见一株株的映山红,那么炫目地招摇,像是绿裙上点缀的鲜艳的刺绣般。路边都栽有桑树,浅绿的宽大的叶片,在风中轻摇着,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吗?近前一看,红紫,青紫,一串串的挂在那里,晶透,就如一珠珠的玛瑙,桑叶上还留有晶莹的水珠,我边摘边吃着,她们笑着说,小心变成乌嘴巴,乌牙齿,它含有过敏性物质,不能多吃!我一边吃一边点头,好几年不见它了,现在先吃它个痛快!
其实摘得并不多,路边的桑葚采的人很多,不在路边的,雨水过后的田埂很是泥泞,望着桑树下那丛生的青草,我不得不阻止的贪婪,不少了,已经有了一斤多了,吃一点,剩下的,给老爸泡点桑葚酒,这是朋友们教给我的。我安慰着自已,恋恋不舍地从桑树上那些一颗颗或红或紫的桑葚上移开目光。
晚餐时,两位老师得知我从来没见过蚕的模样,特地点了一道菜:蚕蛹。蚕蛹分三节看起来像纺锤,她们说,当蚕吐丝结束经过几天后,就会变成蛹,蛹经过12到15天后,就会变成蛾,它们完成交配后,蚕的生命就结束了,我听得颇有兴致。说笑之中不经意的抬起头,发现两位老师灿烂的笑容。是的,原来,美就在身边,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于我,是美味的桑葚,还有友情的芬芳。
作 者 简 介
王慧娟,外表文静内心活跃,喜爱文字、摄影、旅游。年少时曾经做过文学梦,却阴差阳错入了医学院校,如今仍在追梦,有文字发表于当地报刊。如果低到尘埃是一种美好,愿做尘埃里的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