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清代鼻烟壶鉴赏之乱源
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自明末清初,鼻烟从欧洲传入中国后,就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独具匠心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工艺美术史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鼻烟壶在收藏业的逐渐兴起,加上玉石的不断涨价,内画鼻烟壶再次走进大众视线。借此,一直作为保留工艺生存的内画鼻烟壶终于得以发展。也让内画鼻烟壶各派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
由于鼻烟壶用料广泛、器形繁多、图案丰富,工艺复杂,导致难以精确分类。但是一般来讲,最常用的便是根据材料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料器鼻烟壶、瓷器鼻烟壶、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宝石鼻烟壶、漆鼻烟壶、象牙雕鼻烟壶、竹雕、木雕鼻烟壶等。
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 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独特造型、种类繁多的选材用料、精美细致的制作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供人玩赏和显示身份地位的艺术佳品。在清代以后创制的鼻烟壶,是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诸多技艺于一身,运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鎏金、雕瓷、套料、巧作、外画、内画等娴熟的工艺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是中外文化艺术融合的典型器物。假如说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能在一项器物上得到集中的体现,那么一定非鼻烟壶莫属。
鼻烟壶小中见大,把清代能够涉及到的材质几乎都用到了,集清代各种材质、各种制作工艺于一身。其材质繁多,金、铜、银、瓷、玻璃、玉石、珊瑚、玛瑙、水晶、木、竹根、木变石、漆器、葫芦、果核等均可。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包括雕漆、套料、彩绘、珐琅彩绘、雕刻、内画等。造型除了基本的扁瓶式外,还有知了、象、狮、荷、花、钟、人物、鱼、鸡、灵芝、茄子、蜡烛等形状。丰富多彩的纹饰有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瑞禽珍兽、亭台楼榭,也有表示祥瑞的喜鹊报春、凤穿牡丹、马上平安、榴开百子、鲤鱼龙门、猫蝶连年,有的还饰以文字。
料器鼻烟壶制作中还有两种特殊工艺,叫做玻璃胎琅彩和玻璃胎粉彩,其工艺是将珐琅彩釉或粉彩釉绘在乳白料器上,以低温焙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