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为作家的思维成为作家
我感觉到用语音做笔记是比较愉快的事情。你可以阅读到了有需要记笔记的地方,第一时间就可以用手机记录下来。
所有工具的存在和进步,都是为了一件事情:更好的释放大脑的速度,张力和潜力。
我正在看的成为作家里,描述的也就是关于写作或者怎么样成为写作者的那些习惯。它讲的其中一点就是,随时随地需要打字机纸张或者笔,记录所有的灵感,谁知道头脑飘出来的什么想法。
用语音写作其实也是这么回事儿,按照过来人的说法,应该更多的照顾,大脑中无意识的部分,让它成为写作的主要角色,它可能不按逻辑出牌,但是它能够在你休息的时候,飞速的运转你的大脑。
而当你不写作的时候,你需要做一些重复的,远离文字的,有规律的,能够让潜意识或者无意识,还在继续工作的放松状态。
它说的这些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吧。
配合三胎政策的实践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养育的生活成本,所以教育和课外培训。被腰*斩也是正常的。如果捶胸顿足的俞敏洪能够提前想到这些对他来说损失就会减少。
好的小说家都能够提前想到开头或者结尾,中间再慢慢的填坑。这种感觉,和真的长的造句,还真是异曲同工呢,在现实生活中,你并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在小说的世界里,你就是所有角色的上帝,所以编织大纲,或者编织人物的个性特点,这些人物的性格之下,采取的行为行动思想,都是你可以谋划的。所谓谋篇布局是也。
而那些并不需要剧本也能够让角色鲜活起来,慢慢再演绎角色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习惯,也是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的培养起来的,或者说这种方式也可能是你性格决定的,你的思维习惯必然选择的方式。
也许从形式上到内容里慢慢的逼近一个写作者正常的状态,对写文字是有帮助的吧。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平时作文闲时观花,这可能是职业写作者的一种常态。就好像一般人认为的灵感写作,有灵感才能写出文字,在职业家那里,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训练有素,在任何详细的时刻,只要动笔,就不存在文思如泉涌的问题,这是他们历练而得。一种生活的习惯或者生活的本能吧。
看来我要锤炼的地方还挺多的,今天这样的文是没有任何灵感写下的,小朋友说,你不是六分钟一篇800字的吗?怎么今天就不灵了呢?
我只能呵呵呵呵的笑,她哪里知道,要憋一篇文字,对我来说的确很难,或者说很难见到这样的时刻,幸运的让她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