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的“三宝”指的是什么?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世人之勇是不避白刃,老子之勇是慈悲。世间有不避白刃的勇士,但以济世救人的慈悲情怀应世的圣人极为罕见。前面说“是以圣人犹难之”,慧可立雪断臂,为法忘躯,佛陀在因地饲虎,都是真正的勇。老子把圣人成为大丈夫,佛经把佛陀称为大雄,都是称叹其神勇无比。
经文:慈故能勇。老子宣说修道士是需要勇气的,只有无畏者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此句经文即使重宣慈悲的教理,又是宣说勇的重要。孟子说“仁者无敌”,老子说:“慈悲无敌”(大意),慈悲的力量更胜。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应为死而不已),不亦远乎?”这是仁者之勇,子路就是个儒家武士,后来死于卫国内乱。子路本来可以脱难,但为了保持儒家武士的气节,即使主人死了,依然战斗至死。但从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来说,真正的武士是慈悲者,舍身忘躯,践行慈悲的伟大教理,济世救人。
二十七章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以善法、妙法救人,使恶人逆转为善人。“慈故能勇”一句,更说明济世救人需要慈悲心,需要大丈夫的无畏精神,义无反顾,践行不息。
经文:俭故能广。广有广大无边之意,又特指前文的大国之广和江海之广,文意是前后相通的。注释家如果能够关注前后章的一致性,这样更清楚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理解经文。俭含有“损之又损”的精义,不奢费只是粗意。
经文:不敢为天下先。此句再申圣人内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起心动念都以道为准绳,不敢妄为。萧天石《道德经圣解》认为“敢”字衍,不知“不敢”所包含的圣人的自律。
“不敢为天下先”再次重宣《道德经》谦下不争的宗旨,对于假圣人是极大的呵斥。老子时代的齐国田和一族出了很多假圣人,外行仁义,内窥神器,二百年后,终于取代姜姓齐国,成为田氏齐国。
庄子在《胠箧篇》中呵斥了田氏这类假圣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指的田氏家族假仁义盗齐国的历史。“窃钩者死,窃国者为诸侯”,庄子可谓一针见血。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既是对圣人心法的宣说,又是对假圣人的棒喝。
经文:故能成器长。王弼注:“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第七章老子曾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章再次宣说“下之、后之”的谦下不争教理。老子前面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器长意义源出于此。但各家注释有较大分歧。什么是器?什么是器长?“朴散则为器”是指道下化,朴则散了,转化为低劣的器。如同精美的瓷器掉在地上变成碎片,器对于道而言就是一文不值的碎片。所以王弼的“失无入有”就是对“朴散则为器”的最好解读。
《易经》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在华人文化精英的语义中,器是对道而言,一者在天,一者在地,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里的器不是褒义,而是贬义。“圣人用之以为官长”就是圣人慈悲,把一文不值的碎片也废物利用,给个官长的差事,好悔过自新。
器长的用意是出于慈悲而用之,本来是不可用的,只有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才会废物利用。器长比器稍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太多。本来只是“朴散则为器”的一般碎片,现在却给予比一般碎片稍高的评价,但必须严守“不敢为天下先”的戒律。
一旦违反戒律,则再次沦落为一般的碎片。有的注释家一看到“官长、器长”就以为极为尊贵,那是错会老子的用词。
第四段经文: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严厉的呵斥来了。今天所见的人间“器长”,内无慈悲心,外为私利而逞勇;内无俭约心,外面却想扩大国土(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内无谦下之心,外面却要天下膜拜。
一句话:必死无疑。至此,前章“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经义完全开显,根本没有圣人“欲上之、先之”的目的心。这是《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带来的弊端,上下文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章,注释家就会按章解读,难免割裂原本完整的经义。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断章取义”。帛书没有分章,严遵分为七十二章,河上公、王弼分为八十一章。八十一章的分章确实有利于深入研读《道德经》,使学人减少了很多难度,这不应改变,但注释时应该注意到有几处分章是很勉强的,不能因为分章而割裂经义。